在苎麻长纤纺中,粗纱机的牵伸机构有针排式(CZ411型)、多罗拉轻质辊式(CZ421型)及双胶圈滑溜槽式[B465(FZ)型]三类。
相比之下,双胶圈滑溜槽牵伸装置对浮游纤维的控制区域较广,作用较为均匀、柔和,能使控制点更向前罗拉靠近,且摩擦力界分布基本符合理论要求。因此,控制纤维运动比较完善,能防止须条中纤维横向扩散,增加了对纤维控制的效果。由于双胶圈控制长度较长,且较靠近前罗拉,并采用了滑溜牵伸,故更能适应于纤维长度不匀率较大的苎麻纤维,因此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这类粗纱机。它的工艺设计要点与毛纺用的翼锭式粗纱机相同。
一、工艺参数设计
1.罗拉中心距
末道针梳机麻条中纤维平均长度一般在70~80mm,交叉长度一般约为240mm,还有少量超过240mm的超长纤维,且长度整齐度很差。因此,选择罗拉中心距很重要,对粗纱质量有较大影响。
在B465A(FZ)型粗纱机上,前、后罗拉的中心距应大于纤维的交叉长度,选用约270mm;而前、中罗拉的中心距应接近于苎麻纤维的主体长度,故选用约112mm为宜,并可缩小无控制区的距离。
2.滑溜槽深度
B465A(FZ)型粗纱机的牵伸是三罗拉双胶圈滑溜槽牵伸,滑溜槽深度影响到中间附加摩擦力界强度的大小,对控制牵伸区中纤维运动关系很大。纺细特纱时,滑溜槽深度一般采用1.2mm;纺中特纱时,一般选用1.5mm;纺粗特纱时,一般选用1.7m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