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服装史,安毓英、金庚荣,PDF。1999年,156千字。
. m$ {. K z2 m* ^
中国现代服装史,安毓英、金庚荣.pdf
(2.93 MB, 下载次数: 2)
H9 \, R0 ^+ [
4 y+ U1 N" O8 u
- T7 g7 }, w l; m, k) H
7 G4 u, q+ r; l! g' n/ ]目录
5 L4 B. S V# T' j( \1 ?$ l第一章 绪 论# ~4 N7 a9 s9 S3 a1 z9 ?5 `, r
一、西方文化的输入和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 f% n! g1 e4 J* i 二、现代服饰文化的转折点; R! j! t( m4 h- _4 L9 S7 k% _2 a
三、中国现代服装的特点- B2 k6 J3 J/ `4 ^3 o
第二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服装变革* m1 Z( J8 T/ }1 w
一、“剪辫易服”3 d, q7 p. _/ C/ h* f
二、留学生与西服的传入
0 g( v8 L z- G: @5 _, O 三、民间服装的演变7 `/ a+ t" s# j z! _2 M p
第三章 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发展
! y' k/ }! F8 m& T9 j9 w 一、外国势力的入侵
$ p& {, g3 ]: D$ h6 z5 }0 k( [ 二、民间服装的发展
7 A4 O0 I6 a. B 第四章 半封建半殖民地对服装发展的影响7 a# i3 r# \2 I j7 g
一、封建服饰文化的解体* O, t2 O4 \7 n9 Z/ w
二、中西服饰文化的交流
1 P6 q2 U7 r& x$ M8 m4 D 第五章 中山装的创建/ }: z- x k* m1 y2 z- t2 ^
一、中山装的形成) Z& V2 |+ V4 X) ?- ~
二、中山装的特点
8 _, f6 F, O- J1 d 三、中山装的命名; K4 V+ U# |2 p
四、40年的变迁4 X$ m/ g( G% y) T
五、中山装的影响
( E5 ~/ E# H, R% q 第六章 旗袍的发展
. A5 K* p/ x0 F V" I# d, ? 一、旗袍的渊源; }! \- S# v# C9 {2 Y
二、旗袍的发展% |: m1 [, Y4 U
三、旗袍的改良
: Y+ Q) n0 T" v4 y" Q3 \ 四、20年代旗袍的发展
2 I7 |9 R0 P% s3 r8 l9 x1 `. q 五、旗袍和发型( L$ }& J4 V+ N' @
六、穿旗袍的新风尚/ i4 N4 N3 [* @- }3 {
七、旗袍的时装化) ?. \# u; C8 n6 s
八、高跟鞋与旗袍7 y8 n- ^" s% K$ Y% P
九、旗袍的消沉0 }% k8 m* Q4 x: |) ?# J" A1 p
十 旗袍的重新崛起
7 D5 `8 A6 }0 N* i 第七章 20年代服饰结构的变化5 q. \6 ]# l1 w; G5 i
一、20年代服饰结构的特点
( v+ t2 t; s, O 二、以家庭服饰为主的服饰结构
2 h. t1 _- J/ j9 R 三、大学的兴建与学生服的变迁 \8 z3 e' c3 A7 I5 i
四、机器染织衣料的发展与服装改革0 f' r( Q- f3 g& a$ e5 S
第八章 30年代的服饰穿着
! b( b4 j$ p" s+ o6 K" N 一、中西服装的交叉& x4 T0 C* y6 E# b ]
二、鞋帽的变革
! M3 C6 O: K2 V' Q. h# M, j 三、烫发技术的传入和新式发型- c. C% w# k5 @" d! k
四、编织服装的发展+ v) ], v: v8 g/ ]1 E5 i
第九章 从30年代到40年代服饰的变革$ t3 A- @& ^$ s0 j* `' ? \
一、30年代到40年代服装的特点
* [/ z E m; o3 N+ k 二、日本投降后的服装6 y0 d. d0 _2 {% H- c
三、社会结构对服饰发展的影响
Q. i/ O; _9 c3 R. c 第十章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服装的概况, ~" ~( p0 b( L
一、50年代初的干部服热
* c D9 O; h$ k9 y. j5 J 二、中山装的大发展和毛式服装的兴起$ S. ]: Z' j1 b' m0 e
三、传统服装与新型服装的交叉
' ^9 t! P4 P. G: W, x8 ^ 四、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前后服装的概况
( g6 j9 B7 U* U, x& u: z; p 五、“文化大革命”对服装的影响
3 r: m* J1 h( `2 q 六、70年代服装的变革
9 {0 u" b9 l* a. f3 o% t' D 第十一章 服装的发展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
+ _; Y1 ~" K& Q# r! w8 ?! r$ z 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给服装带来了生机
1 G, c+ J. @; D" F, }$ C, R0 h 二、现代服装的发展逐渐和国际接轨
% ]3 E5 ~$ b0 a, m& J 三、服装院校的建立- K' m, m0 n# ^9 Q
四、建设一支服装理论队伍; y3 g1 v: h9 B, P* G) S
参考书目
( L# L3 F; P/ U' m+ ^: K3 S: R 后记
6 E; W' L( k) y6 y z8 D
+ p, v* G9 n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