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织机生产] 纬纱织缩率的检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9 20: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试验目的与意义( I8 Y, d! k9 [5 E; m
(1)检测纬纱织缩率(www.cuzhiwang.com/thread-4999-1-1.html),为调整工艺设计提供依据。8 ?) j8 D, `) z, ?) \
(2)在工艺设计上,织物经纱密度(经纱根数/10cm)已确定的情况下,纬纱织缩率与每筘穿入经纱根数共同决定筘号(筘齿数/10cm)的选用:. B3 u0 _* m& E+ T: R) o0 |. A
公制筘号=经纱密度×(1-纬纱织缩率) /地组织每筘穿入经纱根数
(3)纬纱织缩率影响纬纱的用纱量,从而影响成本。5 j$ E) g8 c) r; [5 k

" n& }. p. x0 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0: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月天 于 2016-10-29 20:37 编辑
: R( h( x  M: ^8 X' l
* k# ?8 ^8 m3 H" O二、试验方法与计算
# p) H' y6 R0 S4 e1.筘幅法% _7 z# a% U7 u0 Z
(1)测量或计算织物的上机筘幅L0
* C/ @" x- T! {' I  g; ~8 g
织物的上机筘幅计算.png
(2)织物下机后,送至整理车间验布后,平衡24h,测量布面宽度L1
; ?5 j: {8 m3 h  _& A(3)纬纱织缩率的计算:- I  e1 ]( v* |
纬纱织缩率=(L0-L1)×100%/L0
式中:L0——筘幅,cm;
L1——下机布幅,cm。
+ q4 z* C1 i+ S1 S4 }- O2.拆布法3 M* r" C2 ?, r/ k
对于客户来样,通常采用拆布法。& M/ N0 f$ |. C
(1)用笔在布面纬向上划两个点,用钢板尺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L05 A. ?8 q6 I' q2 M' U5 ^
(2)用针将纬纱挑出、拉直,测量对应布面位置两点在纬纱拉直后的长度L1
. u, b" ?! {! S/ u: z(3)纬纱织缩率的计算:" B; ~2 ]. ^7 h5 h, Y
纬纱织缩率=(L1-L0)×100% /L1
(4)测量5次,取平均值。
; Z; P; v1 o9 W9 \9 m注:该方法误差较大,只适用于来样的初步估算,正式织造时须采用筘幅法修正。
% {' E: n7 Y. C: ?. V" U9 |/ p" L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20: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9 r3 L7 s2 _, \8 F  i$ X) X
三、影响纬纱织缩率的主要因素
8 ^: I+ [! Y3 v% s( A1.经纱密度与经纱线密度) a' u" B% K% R3 q( t) }$ y& C
(1)经纱密度越高,则纬纱交织越频繁,纬纱织缩率越高。
4 ?8 c. |, m% ~4 \0 W4 V& }(2)经纱线密度越大,则纬纱交织时的屈曲波高越大,纬纱织缩率越高。- z7 a9 _6 _5 J, L( j& N3 p
2.织物组织
* e/ {# G( p4 M: o( e& t! b基础组织内,纬纱与经纱交织点越多,则交织越频繁,则纬纱的织缩率越高,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纬纱织缩率大小的排序为:平纹>斜纹>缎纹。" ]: L% m; _% J; Q4 o, O
3.上机张力2 N+ P$ A5 Y" z
织造时的上机张力大,经纱伸直度高,纬纱屈曲波高,纬纱织缩率高。
1 A  w/ d3 x4 h4 j5 f4.织造车间的温湿度/ m  k& z8 g- x- |' W* y" S2 B
温湿度越高,纬纱越易收缩,纬纱织缩率越高。
3 z& V, ]/ v: V, d5.自然条件0 z; O# f) `+ n; _& n# \$ L( C2 v
织物经验布,并存放在整理车间一段时间后,由于经向张力的解除,纬纱伸长,由纬纱织缩率计算公式可知,纬纱织缩率较织机机上时小,布面变宽0.5%~1.2% (涤棉品种较低、纯棉品种较高),即下机纬纱缩率小于机上纬纱织缩率。
% c# }2 y3 |! k, g& d% P) C) t2 o6 R& A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8 19:5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