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q, D0 g4 ~- r8 o
古代丝绸品种的结构和发展 3 a" x: S: n/ V4 {2 V/ b% w
5 `$ d3 F, Q, H; _: u5 J4 C! \2 ~7 K
中国丝绸的品种确实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结构,最有代表性的是锦、纱、罗、绫、缎、绸、绒、缂丝。 ) o1 @! t' b0 Q# `1 `% |( h
锦
& E* h4 N' s5 U: X9 P什么是锦?中国古代所说的锦,有时是泛指具有多种彩色和花纹的丝织物;但是更多的是指用联合组织或复杂组织织造的重经或重纬的多彩丝织物。这种重经或重纬的织物织起来难度比较大,是古代最贵重的织品。所以古代又有这样的说法:“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把它看成和黄金等价。 ( Q3 _' \) O# f4 I( D+ G0 {; s
这种织物有经起花和纬起花两种,分别叫经锦和纬锦。经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同一组纬线交织。经线多是两色或三色,一色一根作为一副;如果需要更多的颜色,也可以使用牵色条的方法。纬线有明纬和夹纬;用夹纬把每副中的表经和底经分隔开,用织物正面的经浮点显花。1959年在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发现的东汉“万年如意锦”,使用绛、白、绛紫、淡蓝、油绿五色,通幅分成十二个色条,就是汉代典型的经锦。纬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同一组经线交织。经线有交织经和夹经;用织物正面的纬浮点显花。1969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唐代锦袜,在大红色地上起各种禽鸟花朵和行云的图案,就属于这一种锦。经锦和纬锦具有不同的织造效果。经锦的纬密比较低,只用一把梭子,生产效率比较高。纬锦织造费时,但是可以使用两把以上的梭子,容易变换色彩,丰富色彩的内容。这两种锦在中国出现时间都比较早。但是南北朝时期以前织造的,似乎以经起花的为主;隋唐以后织造的,似乎以纬起花的为主。因此有些外国的研究者竟认为中国纬锦的织造法是从外国引进的。这种推测过于片面,中国的纬锦也是中国自己的创造。前些年在前苏联的巴泽雷克发现一批中国战国时期的丝绸,就有用红绿二色纬线织造的纬斜纹起花的纬锦。 8 l& [8 ?# V2 t7 s) G4 }
纱罗
0 h/ i+ R" |& J9 O" C中国古代的纱,从组织来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同现在的冷布相似的平纹稀经密的织物,唐代以前叫方孔纱;一种是和罗同属于纱罗组织的、把经线分为地经和绞经互绞、但是密度比较小的织物,有两经相绞的,有三经相绞的。南北朝时期以前都是素织,从唐代起间有花织,使用提花设备提花。 5 x+ J3 C* b, c. o4 ^
中国古代的罗和现代的罗不同,多半用四根经线为一组织造的。两根绞经,两根地经,一比一排列,隔一梭起绞一次,两两互绞;四根纬线是一个循环,每行都有纱孔。如果要提花,不用提花装置,另外加挂不定量的综桄。 $ ~" C+ t& K8 P5 n6 r7 e5 s9 R
现代的罗大概是在明代开始出现的,都是先织三到七梭平纹,再起绞一次,纱孔是分段出现的。
. F3 |; B$ c( G古代的罗比较疏朗,现在的罗比较结实,各有优点。
R$ s8 l2 v- b4 W U/ N7 Q绫、缎
! X$ R5 N( x) ~/ s. J N绫是属于斜纹组织的织物。斜纹组织的特点是使织物的经纬浮点呈现连续斜向的纹路。绫也有斜向的纹路,但是又和一般的斜纹不同,实际上是现代纺织学上所说的“变化斜纹组织”,多半呈现山形斜纹或正反斜纹。据我国古书《释名》说:“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冰的纹理呈∧形,具备摇曳的光泽,绫的特点正是这样。 1 c+ r2 g( I- q' q
缎属于缎纹组织。缎纹组织是在斜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没有明显的斜路。它的织造特点是织物的各个单独浮点比较远,并且被它两旁的经纬纱的长浮点遮蔽;不仅使整个幅面具有平滑光泽和强烈的立体感的特色,而且可以防止出现底色混浊的现象,最适宜于织造多种复杂颜色的纹样。中国的这类织物大概是在宋代出现的。最初叫纻丝,后来才改称作缎。
& y7 N3 a% d" K% ~, R绒 - E4 } O- I; n5 C+ j8 k
绒是属于起毛组织的织物。中国古代的绒都是经起绒,把经线分做地经和绒经两部分:地经专织地子;绒经起绒。每织三四梭地子才起一梭绒经,并且把预先备下的篾丝或金属丝插入梭口,使绒经呈现凸起的圆圈,然后用刀割开,就可以形成丝绒。中国织造起绒织物的历史也非常长远。过去有人说中国的起绒技术是在明代从日本输入的,并且把起绒织物叫作倭缎,其实是错误的。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批汉初的丝织物里就有没有开毛的起绒织物。这说明从汉代到明代,中国始终都曾经织造过这个品种。明代以后织造的绒,以福建漳州的最著名,有漳绒、漳缎和天鹅绒几种。漳绒是素绒;漳缎和天鹅绒是花绒,但是漳缎是用提花装置在缎地上起花的,天鹅绒不用提花装置起花,也不是缎地。漳绒和漳缎的绒都是在织机上边织边割,天鹅绒的绒是在下机以后在素地上钩画花纹,再用刀在图案范围里开割。过去有人论述漳绒历史的时候,常把天鹅绒和漳绒混在一起,是不大正确的。
) P( p. M' }& @: \. ^绸 3 {" D5 @8 O( e8 G6 d& t
绸是中国丝织物中出现最早的一个品种,属于平纹组织,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组成一个循环,各用一根交错织成。原来写作“?”,后来才改写成“绸”。最初大概都是素织,专用短断的废丝纺的纺丝作原料。宋代以后往往也有用精丝在平纹地上起本色花的,叫暗花绸,并且把所有的细薄的单色丝织物都叫作绸,而把用纺丝织的,专叫纺绸。 3 P9 d: O8 c; h% O. g6 ~ l9 j; k
缂丝 缂丝可能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大花纹织物。唐代以前叫织成,后来有许多不同称呼——刻丝、克丝、缂丝、刻丝作、刻色作。缂丝也属于平纹组织,但是只经线和一般的平纹织物相同,纬线并不完全相同,不是只用一把梭子通投到底,而是根据花纹的不同色彩,把每梭纬线分成几段的断纬,用若干小梭分织。据宋代庄绰的《鸡肋篇》说:“定州织刻丝,……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之上,随所欲作花鸟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虽作百花,使不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所谓“纬线非通梭所织”,就是指断纬说的。缂丝的组织从织造的角度看,是比较简易的,但是因为是断纬,却可以随心所欲地织造,可以织出十分细致的图案。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中国绘画艺术的进一步成熟,还发展成和画卷几乎没有分别的缂丝画,常常把许多非常精彩的绘画完整无缺不爽毫厘地织进去,成为中国驰名世界的工艺品。
/ I2 _, c- q; T% \5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