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和新材”)今天(2月20日)晚间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6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62%。泰和新材解释称,2018年,受益于间位芳纶、对位芳纶两大业务板块的增长,公司盈利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5 W' L" X7 m3 X3 {+ a5 [, C% ~
8 q r( _) c8 x! o+ Y
/ e$ g9 Y8 [) _( N- f* m5 |% W 泰和新材是老牌的氨纶生产企业,也是国内首家氨纶生产企业,纽士达®氨纶主要应用在纺织领域及医疗卫生领域,用于增加织物的弹性,被誉为纺织品中的“调味品”,产能居国内前五位。 后来公司开发高性能纤维——芳纶,逐渐成为一家以高性能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业从事氨纶、芳纶等高性能纤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导产品为纽士达®氨纶、泰美达®间位芳纶、泰普龙®对位芳纶。
$ I4 C) a5 N1 v3 E/ o* i; a0 R
间位芳纶方面,由于供应偏紧、需求增长,同时受到原料成本上涨的推动,芳纶销售价格持续上涨,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产量、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根据市场变化,公司及时调度生产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利润的大幅增加。
* E' W% B$ C; `8 W" E
对位芳纶方面,泰和新材多年来的市场培育取得成效,下游需求持续增加,销售价格不断上涨,产品继续满产满销,军用头盔、战术手套等军民融合项目相继落地,经济效益大幅增加。
; F% }5 |+ W* O
氨纶方面,受供应过剩、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市场持续低迷,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同时,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有的企业继续扩产,也有企业破产、减产或者停产。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实行烟台、宁夏双基地战略,在低成本地区收购氨纶项目,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巩固提升竞争实力,全年产量、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但由于新项目调试周期较长、调试成本较高;同时,氨纶原料价格高位运行,下游市场需求不旺,氨纶业务出现亏损,减少了公司业绩的增长幅度。 7 E7 Y* K, x( [( f" m- L# J: p
& J8 T4 F3 F; Q( L N8 x( H/ e
目前,泰和新材间位芳纶产能7000吨/年,对位芳纶产能1500吨/年,均位列全国第一,其中间位芳纶产能全球第二;另外,公司拥有氨纶产能7.5万吨/年(本部4.5万吨,宁夏越华3万吨)。% o/ L3 h* `) j; n
" N& n0 X9 \0 C' J9 S3 C$ V5 n
而在氨纶方面,泰和新材计划在未来五年推行双基地建设,投资30亿元形成合计9万吨氨纶产能。在低成本的宁夏地区计划投资20亿元,规划产能6万吨/年,目前一期3万吨已经建成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润总额2.6亿元。烟台新园区,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新建3万吨高附加值的差别化氨纶项目,而老厂区的4万吨项目将关停退出,预计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利润总额2亿元。宁夏煤电等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预计达产后氨纶吨成本比烟台本部低2000~3000元,而烟台新项目具有更好的产品附加值。通过产能转移和升级,泰和新材的氨纶业务有望改变目前氨纶业务大幅亏损的局面,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 [" ]7 O! c6 x) ^$ h- [ a; V
9 j/ D: v5 O" K3 l j"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