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h$ Q8 @: G. Y6 Z+ {/ F/ l深色棉针织物对棉纤维的要求 $ R) V: G6 R. `8 d1 p
深色针织纱对棉花的成熟要求很高,成熟度是控制深色针织物产生横条和染色不匀的决定性指标。 : }) j" P1 Q6 }+ ^0 { w3 [
与棉花成熟有关的指标有马克隆值(Mic),成熟度(Mat)、未成熟纤维含量(IFC)和未成熟纤维百分比含量的极差等。 ' o$ _4 Z% O( Q" T1 k) f
马克隆是英文Micronaire的音译,马克隆值是指定量棉纤维在规定条件下的透气性的度量,是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以马克隆刻度表示。马克隆值越大,表明棉花纤维越粗或成熟度越好。2007年新修订的《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将马克隆值分为三级五档(见表)。
9 G. [ r Z# E C棉纤维成熟度,实际上指棉纤维胞壁的加厚程度,胞壁越厚,成熟度越好,它直接反映了纤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纤维素在次生胞壁上的加厚程度。棉纤维的染色主要是对纤维素进行染色,成熟度高的纤维纤维素含量高,着色率高;未成熟的死棉因纤维素含量低,着色率差。另外,成熟好的棉纤维色泽光亮,而成熟差的纤维色泽偏向萎暗。棉纤维成熟度用成熟系数来表示,成熟系数为棉纤维腔宽与壁厚的比值。
9 y$ x- Q1 b" S0 [未成熟纤维含量是指一批棉花中或成熟系数低于0.5的这部分纤维含量占整批棉花的百分比。混配棉中未成熟纤维的含量越小,所纺棉纱织成布染色越均匀;混配棉中未成熟纤维含量越大。所纺棉纱织布染色越易出现染色不匀和横档。
- |& { o# y7 T7 m! M- Y未成熟纤维百分比含量的极差是指参加混配棉的各包棉花中,未成熟纤维含量(IFC)最小者与最大者的差值。不同棉花未成熟纤维含量的极差越小,所织布染色越均匀;反之,所纺棉纱织布染色易出现染色不匀和横档。 4 A. F `7 {9 m- h
在原棉的选配时,要对上述指标进行重点控制。以下是本人调研、总结出的经验数据,供参考。
7 p' ?) h) O% z* R9 \对于手摘棉,染深色针织纱要求马克隆值大于3.7(马克隆值在3.7~3.5之间做实验确定,马克隆值小于3.5时不能染深色针织纱),未成熟纤维含量(IFC) 小于10%(一般品种应控制在14%以内),未成熟纤维百分比含量的极差小于5%。 & Y: s2 n7 v8 e( ^' o, ^
机采棉由于成熟度差异性较大,染深色针织纱一般需做实验确定。
+ k! m: {& G# I9 i/ O5 C在调查中发现,有些纺织厂控制纤维的细度或使马克隆值接近一致,但不注意配棉中各混棉成分的成熟度差异,这种方法对使用同一品种原棉配棉的纺织厂来说是实用的,但如果使用的原棉品种不同、产地来源差异大,这种控制方法就不够准确。 p0 J- i. h- W8 D/ R e0 @
另外,在纺纱混配棉中需对棉花产地、成熟期、品种、采摘期等严格区分、细化,这有利对染色不匀和横档疵点的控制。 此外,深色针织纱对异性(色)纤维的含量要求也很高,因为异性的染色性能与棉纤维不同,例如白色丙纶丝染黑、红、黄等色时仍为白色。
9 S; c6 K$ z1 I4 i: A4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