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27日,第十四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会议以“新质学术、责任创新、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生物基纤维材料高端高值化应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丝绸材料及低碳制造、纺织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现代纺织加工技术、纺织前沿科学与技术、智能健康纺织及可穿戴技术、纤维新材料与纺织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染整技术、纺织品时尚设计与绿色制造、高科技服装、纺织与材料交叉前沿科技、纺织未来技术、车用先进纤维材料与纺织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C# s" r3 ~6 i- a: e
+ t( A" \: w0 `4 Z
2 t4 Y Y* z7 r& Y) S8 U2 B
会议颁发了2024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发布了第25届陈维稷论文卓越行动计划以及2024年纺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卓越行动计划遴选结果等。
7 ]# @# R8 d& \& c& t) O; n+ s( e: O. X中国纺联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党委书记李陵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已经进入新一轮的“改革时间”,作为纺织科技工作者,我们应当始终心怀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紧迫感,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把握机遇,勇于担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这是新时期行业科技的中心内涵。
7 F, G4 l$ n" [4 S$ ?. z7 J为此,李陵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聚焦基于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创新产业链,创建新质生产力。二是优化科技教育人才创新性配置,实现关键共性技术革命性突破。三是构建高水平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打造产业技术基础的强基工程。
; e" [2 G$ T9 h @; h
4 f; z5 K3 Z& G D7 U& Z
+ X9 c( [0 Y! r! o6 M; y; [# k* y! e: ^9 K7 @; b
2024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开展了科技论文卓越行动计划遴选工作,包含3个子项目:分别是纺织博士学位论文、纺织硕士学位论文、陈维稷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共有54篇论文入选或入围,其中博士学位论文8篇,硕士学位论文16篇,第25届陈维稷论文30篇。会议为入围和入选的论文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 w- Y# Y) M6 L4 G0 _/ L7 M$ ^: S/ m
在颁奖环节,学会颁发2024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包括纺织科学成就奖、纺织科技创新奖、“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此外,今年还首次颁发了纺织前沿科学奖(Frontiers of Textile Science Award),该奖项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下设立的国际化奖项,目的是激励在纺织前沿科学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突出成绩和做出重大贡献的海内外科技工作者,凝聚海外人才助力纺织科技强国建设。 3 y2 B/ h" {) v5 p6 P* t' Q$ x
2024纺织科学成就奖
, {1 o2 V% S/ V青岛大学教授 房宽峻 东华大学教授 孟 婥
- ?. {6 z' ] j; J* R' V# O& T2024纺织科技创新奖 4 H# E: |* z L7 ?( k, N8 ?
西安工程大学教授 樊 威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李新荣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刘 莉 东华大学教授级高工 王富军 东华大学研究员 王先锋 东华大学研究员 相恒学 东华大学研究员 张世超
! Q6 }9 T d4 b3 f4 g6 x, n
, g y7 ?4 _! L! E0 e/ o4 M首届纺织前沿科学奖 : A. Y6 \9 \% k- i w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 陶肖明+ W# H, u0 C0 b; Y0 f, d
Q4 N* K" k F# ]) b1 x( ~: v
2024“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 5 }5 D0 `4 k# N( d$ w8 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邱志成 东华大学研究员 王黎明8 Q, L3 i" r5 v( _
江南大学研究员 张典堂 5 [5 d' Q! T% F+ Z7 f+ V+ E
8 U/ e; @* _: o( C3 V( R
. n0 R) z4 I; w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以“新质学术、责任创新、科学发展”为主题进行演讲。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的时代纺织科技创新的方法与路径。 首先,他以大量的数据和实例阐述了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行业加快技术转轨和质态跃升,新的生产要素、产业关联、价值模式加速形成。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方面,孙瑞哲强调,要以科技创新破除内卷格局,要以科技创新突破要素束缚,要以科技创新构筑安全屏障。
7 w1 b9 e8 g* L) F2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呈现新的特征趋势,孙瑞哲认为,出现了新的内容范畴、新的组织形态、新的工具范式、新的价值标准。对行业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要求。要把握科技创新的趋势特征,深化规律性认识,推进创新更高质量发展。对于科技创新,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发展实效,按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推动行业科技创新。要把牢价值取向,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纺织强国的伟大事业,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