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9 R" `) b/ S+ ~5 B* v% p一、显微分析技术法 显微分析技术是采用透镜光学放大原理或探针等方式,直接观察纤维微观形态结构的方法,不同显微分析技术具有不同放大倍数和分辨距离,目前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显微分析方式: (1)光学显微镜,其放大倍数为1000倍左右,分辨距离约为0.2μm。 (2)电子显微镜,其放大倍数可达到100万倍以上,分辨距离可到0.1~0.2nm。 (3)原子力显微镜,其横向分辨距离为0.2nm,纵向分辨距离为0.1nm。 1.光学显微镜 由17世纪荷兰人AntonieVanLeeuwenhock发明,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细胞这种生命体。由于对操作环境条件要求较低,光学显微镜常被作为研究纤维形态结构的主要工具。光学显微镜是由目镜、物镜、试样台、光源系统组成,其放大作用主要是置于试样台上的被观察物体的反射或透射光线,经过透镜组中焦距很短的物镜和焦距较长的目镜的放大实现。 如果在显微镜中增加各种相应的附件,可以使显微镜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形成特种规格的显微镜,如偏振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干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红外显微镜、X射线显微镜等,在纤维结构测试中常用的为偏振光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的试样台上下分别增加一块起偏器和检偏器,利用偏振片只允许某一特定振动方向的光通过的特性,可以进行纤维(或高聚物)结晶形态(特别是球晶)、高聚物或复合材料的多相体系结构以及液晶相态结构观察研究,结合可加热的试样台,则可以进行高聚物结晶过程研究,也可以进行纤维双折射率的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