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功能整理] 织物阻燃的机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0 22: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织物阻燃的机理
1.织物燃烧机理
3 p/ h0 [1 K2 |(1)燃烧现象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两种,前者是纤维热裂解时形成的气体or挥发性液体的燃烧,后者则是残渣(碳)的氧化。
0 L8 R* M) u9 a+ b(2)纤维的燃烧与其热裂解的产物有关,不同纤维的热裂解过程不同。 5 A  A8 U' P# z* \
2.阻燃机理 0 {8 d  p7 d# d, e0 s
(1)覆盖论:阻燃剂在>500℃时能在纤维表面形成有隔绝作用的覆盖层,除阻碍O2供应外,还阻止可燃气体向外扩散,从而达到阻燃目的,如硼砂-硼酸。
0 ?: P: x5 b- y; t" E  Y(2)气体论:一是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分解出不燃气体,将可燃性气体浓度冲淡到能产生火焰浓度以下;另一种是阻燃剂在加热条件下,能作为活泼性较高的游基转移体,从而阻止了游离基反应的进行。 7 C/ K, k5 Y6 R  @( ]' B0 j  t, g; X
(3)热论:一是阻燃剂在高温下发生吸热变化,如熔融和升华,从而阻止燃烧蔓延;另一种则是纤维迅速散热,使织物达不到燃烧温度。 # f' h5 m# d$ s4 h
(4)催化脱水论::主要指改变纤维的热裂解过程。由于阻燃剂能使纤维素分子链在断裂前发生迅速而大量的脱水,甚至发生某些交联作用,阻止左旋葡萄糖的生成,使有焰燃烧得到抑制。
$ @. H6 V* w* V; l4 A有机磷化合物的阻燃作用是由于它可与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形成酯,阻止左旋葡萄糖的形成,且进一步使纤维素脱水,生成不饱和双键,促进纤维素分子间形成交联,增加碳状物的形成,阻阴燃效果较好。只有当整理剂用量提高到10%后,才能有效阻止有焰燃烧。
) A5 f5 B) [+ \7 {!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7-3 15:4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