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一循环的3个成圈系统A、B和C的走针轨迹。在地纱系统A,五档高度不同的三角均为成圈三角,0~4号织针都被选中,垫入地纱成圈。在绕经系统B,最低档的三角为成圈三角,其余各档为不编织三角,因此0号织针被选中垫入绕经纱成圈,而1~4号织针未被选中不编织。在辅助系统C,最低档的三角为不编织三角,其余各档为成圈三角,因此0号织针未被选中不编织,而1~4号织针被选中垫入地纱成圈。这样经过三个系统一个循环,编织了两个横列。如绕经纱采用与地纱不同的颜色,则可以形成彩色纵条纹。除此之外,也可根据结构和花型的要求,按一定规律配置变换三角,使0~4号织针在三个系统中进行成圈、集圈或不编织。
0 K( [0 w( M( ?) m9 t4 F
6 G' x# c: ~) d' B* b' n( J$ X- I
4 n: v, k3 x* Z! A; _; c- p- v
6 M9 @- p: d1 c4 E8 P; f: K 绕经组织用圆纬机一组成圈系统的走针轨迹8 R& A6 w$ m. d6 L
. A0 Y9 R E# R# N. W- q& N2 O1 L
绕经组织的每一花型宽度包括绕经区和地纱区。绕经区取决于一个绕经导纱器所能垫纱的最大针数。地纱区由两个绕经导纱器或两个绕经区之间的针数决定。绕经区和地纱区的总针数不变,如果绕经区针数减少,则地纱区针数相应增加。如对于机号E28的圆纬机来说,花宽为24针,其中绕经纱垫纱的最大宽度为12针。
% P8 {: }% Q, A6 {
+ p- f2 T8 Z5 e m7 k# z* w: ]
绕经装置既可以安装在多针道变换三角圆纬机上单独使用,还能与四色调线装置、其他选针机构相结合,生产出花型多样的织物。
4 }" t$ {8 p' X8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