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6 Y2 L% g/ ^; I Z罗拉梳理机锡林负荷及分布
0 m. J( H$ T6 d- z7 R' z
( v$ X( @$ l% Y0 J! s @- E6 R. l一、锡林针面负荷
# [9 s+ i# @( i2 `3 X$ o) t罗拉梳理机,特别是包有弹性针布的罗拉梳理机,大锡林上各种负荷的形成比较复杂。首先考察运转正常,即罗拉梳理机单位时间内喂入量与输出量相等时大锡林上各种负荷的生成情况。
7 o) |) K" m) Z9 Y设原料经运输辊T喂入大锡林C(图)后,依次通过各工作辊W1、W2、W3和W4的工作区时,一部分纤维将分别被各工作辊抓取,形成交工作辊负荷β。同时各剥取辊S1、S2、S3、S4又将工作辊上的纤维剥下后交还锡林,未被最后一只工作辊抓取的锡林表面剩余纤维,经过风轮F和清洁辊f1、f2,由锡林带向道夫D处,又分配给道夫一部分,而仍留在锡林上的部分纤维形成返回负荷αb。这就是锡林与工作辊、道夫间的分配现象。当大锡林带着返回负荷αb再次通过由它与运输辊T组成的工作区时,与新喂入的原料叠合,再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 W/ i# n& c8 U①喂入负荷:原料由喂入罗拉进入梳理机后,经若干辊筒达到大锡林上,分布在锡林上每平方米的纤维量称为大锡林的喂入负荷,以αf表示,单位为g/m2。 ; V" D3 W Z+ k7 W+ K. O' i4 V
②交工作辊负荷与剥取负荷:在正常运转时,锡林每平方米针面交给工作辊的纤维量叫做交工作辊负荷,以β表示,单位为g/m2。工作辊上的纤维转移给剥取辊后又交回大锡林每平方米的纤维量称为剥取负荷,其值也等于β。
+ n. j" m, ]7 i: Z7 H③返回负荷与出机负荷:返回负荷是大锡林所特有的,形成的原因是锡林与道夫间针面的作用实质上为分梳作用。纤维分配给道夫一部分后,锡林针面上仍留有纤维。这部分纤维分布在大锡林上,其每平方米针面上的纤维量叫做返回负荷,以αb表示,单位为g/m2。而锡林每平方米针面分配给道夫的纤维量则叫作出机负荷,以α0表示,其在数值上与喂入负荷αf相同。 $ L/ N% d% n' q2 J ~) f
返回负荷αb和出机负荷α0的组成相同,都是由若干次喂入负荷的部分纤维组成的,这是喂入原料在梳理机内的运动方式决定的。由此可见,返回负荷对纤维的混和与出机负荷的均匀有很大影响。 ④抄针层负荷:在采用弹性针布的锡林上,由于钢针的倾斜度小于“自制”的下限,在梳理力的作用下,纤维向针根移动,加上针隙深而大,纤维易进入深处,失去了参与梳理的能力,经较长时间的积累,便形成了抄针层负荷αs。因为抄针层占据了一定的针隙,妨碍钢针对纤维的握持和分梳作用,影响输出纤维网的质量,故在运转一定时间后要进行停车抄针,清除抄针层。
/ i% i( L$ U& L"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