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加捻的基本知识 1、加捻的条件 # X2 Q7 X4 _' e4 n0 ~' o4 z; Z
纱条一端握持,另一端绕自身轴线回转,则回转一周,纱条上便得到一个捻回。这就是加捻的基本条件。
! I A' P" K {2 M" j2、粗纱加捻的目的 0 T8 ^9 x/ G5 p5 i3 J
由于粗纱机牵伸后的粗纱定量较小,须条截面纤维根数少,伸直平行度好,故强力较低,所以需加上一定的捻度来提高粗纱强力,以避免卷绕和退绕时的意外伸长,但粗纱的捻度不能太大,否则细纱机牵伸不开。! f, _: u3 M) S" L; x) ^
3、粗纱机的加捻过程
5 i! f% q, G+ ~. h$ a& y在粗纱机上,纱条自前罗拉输出,并被前钳口握持,穿过锭翼顶孔,从侧孔引出,通过空心臂、压掌,再绕在筒管上。当锭翼回转时,侧孔以下的纱条只绕筒管做公转,不绕本身轴线自转,不起加捻作用,而顶孔至侧孔的一段纱条,则随着锭翼的回转绕本身轴线自转,锭翼回转一周便加上一个捻回,完成加捻作用。这段纱条加捻时产生的扭矩向上传递,使捻回分布到锭翼至前罗拉间的一段纱条上。前罗拉连续输出,锭翼不停地回转,因而纺出具有一定捻度和强力的粗纱。
$ a' J/ b9 s8 h9 m5 @5 u0 T4、加捻程度的度量 p1 t+ s- v/ R+ L2 {9 G" \
(1)捻度纱条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称为捻度,捻回数愈多则捻度愈大。纺出粗纱的计算捻度T是由前罗拉表面速度v和锭子转速n计算得出的,即:T=n/v 。
6 g5 [1 N, e6 ~) h6 `生产上改变粗纱捻度是通过改变捻度变换齿轮来调整前罗拉的输出速度而实现的,因此捻度的变化影响产量,捻度大,产量低。所以在调整捻度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w# m3 ?" b% R1 c, I+ o/ r$ I. U4 d
随单位长度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几种捻度:3 B1 Z- m# ]$ g8 y! B; r
①特数制捻度(Tt):纱条10cm长度上的捻回数。9 A e- ~3 A7 ?& F$ i
②公制捻度(Tm):纱条1m长度上的捻回数。* V' q6 A% `* v6 [+ `; N. y [
③英制捻度(Te):纱条1 英寸长度上的捻回数。% X6 @ d- c1 k2 M
现在,较多使用特数制捻度(Tt)和公制捻度(Tm),英制捻度(Te)很少使用。4 a# v6 s& h( @- L
捻度只能衡量相同粗细的纱条的加捻程度,即:粗细相同的纱条,捻度越大,加捻程度越大。5 w$ a) y* y: _5 n
(2)捻回角粗纱加捻前,纤维的排列基本上平行于纱条的轴线,加捻后在加捻力矩的作用下,纱条横断面间产生角位移,使原来平行于纱轴的纤维倾斜成螺旋线,纱的表面纤维对纱轴的倾角β称为捻回角,如图所示。在一定的加捻力矩下,捻回角越大,纤维所受的张力越大,产生的向心压力越大,纱条的加捻程度也越大,纺出纱条的结构越紧密,因此捻回角的大小,反映了纱条的加捻程度。
* N8 W( M0 y1 A3 j6 Y7 C+ ~* C粗细不同的纱线,捻回角β越大,则扭矩越大,对纱线的加捻程度越大,不同粗细的纱线虽具有相同的捻度,但加捻程度并不相同。所以,捻回角β能衡量相同粗细或不同粗细的纱条的加捻程度。+ T. k2 a* j. a! a
(3)捻系数虽然捻回角能够反映纱条的加捻程度,但捻回角在测量和运算上很不方便,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这样就引入了一个表示加捻程度的参数,即捻系数α。同捻度一样,捻系数也有三种:特数制捻系数(αt)、公制捻系数(αm)、英制捻系数(αe)。现在,常用特数制捻系数(αt)与公制捻系数(αm)。捻系数αt与捻回角β的关系是:
- r S o( `; g1 Z+ I+ v: V5 jαt=C×tanβ; }1 t& `9 k/ l& C- k6 q% T. N7 d
当纱线的体积质量为一常量时,C为一常数,则αt只随tanβ 的增减而增减,因此采用αt表示纱条的加捻程度和采用捻回角β具有同等意义。当αt确定后,可以用下式计算出不同粗细纱线的捻度Tt 。& d; S/ x, j5 \# i
Tt=αt/√Tt
: d d6 W8 m: m" x" F式中:Tt— 纱线特数(tex)。
2 G9 V6 [ X, }5、捻向/ Y( E& p0 f$ Q; J3 c( V" j0 t9 X
纱线捻回的方向由螺旋线的方向决定,有Z 捻和S捻之分,从握持点向下看,纱线绕自身轴线顺时针旋转,纱条表面的纤维与字母Z 的中部同一方向倾斜,即为Z捻,俗称反手捻;纱线绕自身轴线逆时针旋转,纱条表面的纤维与字母S 的中部同一方向倾斜,即为S 捻,俗称顺手捻。9 f3 x, o% a/ w1 M4 O; f+ W
$ r8 C+ n, {2 f+ d9 N- E/ X/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