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服饰史(第二版),袁杰英,PDF。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q7 S' C, [( D
( o" f- Q- l# X+ v% Z& `! [3 C% B$ x
内容提要
! c+ _, a* c3 z) T6 e% Q本书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共同组织编写的服装专业系列教材之一。该书于1994年第一次出版,2005年对原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本书共有十二章,内容包括衣饰起源、服饰材料、刺绣画缋、图案纹饰、古代制衣官吏和组织机构服饰演变、古代面饰、发髻与饰品、冠制、履制及风俗篇等。《中国历代服饰史》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资料丰富、图文并茂,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进行了综合详尽的介绍与分析,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教材。+ r1 n8 J# { n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作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的参考读物,还是一本服装设计人员及服装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服饰由的良好的知识性读物。0 t+ ?! e) i; b' w% ]' F* e# |
, z3 h0 n5 T# W, k目录" e2 {2 O. Q; V4 c) e7 | [" J
第一章 衣饰的起源
: c( s$ d2 Q1 O" Z第一节 人类的出现及演化历程
" y; ?2 K: } G+ K: u5 D! [: t3 {& ^一、人体围披穴居生存——旧石器时代
0 L# x4 y7 m8 G3 h. v0 j6 X二、纺轮、骨针出现——新石器时代; ~$ v; r6 Y( O6 c- @2 d0 e) g
第二节 中国衣服之源
! i$ f6 C% k1 p: U0 X: b一、象形文字中与衣相关的字迹& l1 ]8 B) f+ G) r. z* r8 _* v
二、原始先民首创“贯头衣”& {5 C+ q3 B4 [
第三节 原始服饰艺术* }$ V: Q7 {3 b* ^6 J
一、原始时期装饰品出现
`2 O# T$ I& @! k1 c( A$ \二、衣服纹饰的前身——人体描绘( [" m j8 v/ f6 K1 O- g5 y
三、色彩与纹饰完整了原始衣服的形象* b/ h& u; i1 { O4 h0 U! s
第二章 古代服饰原料的出现与发展& j1 K- j: M/ N2 ]$ H3 N% t0 |
第一节 蚕的出现 丝的诞生
5 e9 P1 T, Q9 S2 D2 f: [: b- ~- ^第二节 丝绸原料的品种类别
* C" _/ ? ^' `1 [. S! h. c! h第三节 中国丝绸对国外产生的影响
2 C7 J; N; N& t5 D: W" k/ N! W& e第四节 难得的苎麻材料——“中国草”
& m/ x( `6 N+ [% `- F第五节 贵重质高的皮革原料
W h }! ?3 O$ `3 Z- s. I3 O第六节 潜力无穷——棉的引进
/ Q3 i7 C; r" \2 z$ c* B( B8 i第七节 外来织物——毛纺材料
/ z# v& T8 ^% X3 `3 e( p第三章 古代的刺绣与画缋
* W2 j$ h: {; g+ Q第一节 “画”和“绣”的出现及绘绣的应用
/ J1 P% W i5 o( G1 ~第二节 刺绣为织物锦上添花
- b7 T5 O6 u' _) L# ~6 Z0 n/ p# `$ M第三节 染缬极大地丰富了织物的艺术效果& N( r- a0 s$ W7 ? I4 B' R$ E
第四章 图案纹饰——古代服饰的点睛之笔# H" B$ `( E7 O8 X2 |. d
第一节 历代服饰图案丰富多彩
$ e8 O c5 T" Z& h& G第二节 经典的图案纹样! @$ ]( k, f9 N" y0 x+ R& P! M
第五章 古代的章服制度( r9 v! G9 j) M6 |9 P: B
第一节 冕服的形制) l# K# P3 z! q' J
第二节 十二种图案纹饰的形成. v( ^' ^: Y& b' C5 Q- A4 K
第三节 冕服的演变
d& [* Y4 Q; l8 C* C第六章 古代的制衣官吏和组织机构
; z( t# w. C2 D& a' a0 h第一节 西周时期4 m% d4 r2 q. R& k
第二节 秦汉时期
5 k" p! r/ m2 \; I第三节 唐朝时期
4 A. r8 G: j" m9 M% V& x- o% P* u" _第四节 元朝时期# a5 z2 ^( K# \) y ^
第五节 清朝时期
+ Z4 V! d+ E Z) c第七章 历代服饰的演变- { R: n5 T1 K
第一节 综合服饰文化背景
. _% C& n8 M+ v2 \4 e' ~1 e一、夏商
* o4 B7 B: u" d" n$ R' ]' m8 ?# @9 z% e二、西周, J2 x7 q* N6 J5 `1 Q$ u# l
三、东周
+ V' _% \0 ]7 O, B: g' P% r9 C- Z四、秦3 f2 u' L; j- y7 b- m
五、西汉
5 n4 T. F( G" ~9 @9 k4 w六、东汉
. c1 J4 A1 }) f4 e# _' o: i七、三国# Y0 b1 ^2 J4 Z/ d, t R8 `
八、西晋8 }) {% t% W) M; O# z7 j( ?* p
九、东晋( r' w: |: |( m
十、南北朝
* p6 H, R1 t+ g. b5 E& m十一、隋4 G6 u8 I5 i- e) R w( U V2 q
十二、唐
) ]8 S, l& ~% G3 P% a十三、五代十国4 K4 a5 ^4 P2 u% f' i% _
十四、北宋
( J! P( Q+ m1 b% u十五、南宋
" N7 P0 f0 q% e) C& g* \3 J十六、元2 A% A6 {8 P& h& k+ z( N
十七、明, x: L/ @. Q# Z$ s e: z
十八、清2 p% T, S/ P7 ]3 C6 ]; k \
第二节 服饰演变与哲学观念' o: h; p9 k8 c3 g7 K9 z# q5 E8 A
第三节 服饰变革与外来影响' x, T8 P: m; L5 z
第四节 皇室精细的衣妆 i5 S. p, t, a a
一、汉室挥霍无度" A. Z' v0 x# X# ^
二、唐宫骄奢极欲
# [% `7 _/ W5 K$ p* _; ?三、明宫荣华富贵- R) y* d$ g4 M4 A/ J# Y( S. i
四、清室繁复荣华
( B# V7 b. T. {; K第五节 古代的军服3 @8 J" a$ y# J7 y& M8 ^6 `6 _2 @
第六节 历代服饰的区别与特征* U+ u9 U8 c1 ^
一、古代服饰专业用语注释
( }8 R8 D% U ~/ N8 E6 j5 ^5 d8 T. o, S二、历代服饰的形成" s% m6 w7 O; v
(一)最早的着装形象和殷商服制的初步形成
1 x% I$ q/ s( @3 l f- D' e(二)西周的服饰形制1 g; z0 a! g+ Q1 b! Y; J& {
(三)东周服饰创新: t, b3 k+ s+ v. a6 q( T
(四)古朴的秦汉服饰
, Y$ ^9 M/ G( B' D5 T( N1 {+ s4 v" B A(五)娟秀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服饰1 _6 c0 X$ ~6 }& I: ~
(六)富丽的隋、唐、五代服装& G$ [& ?$ c; h! A: n- ~
(七)高雅的宋装
]" T7 Z2 f$ J b @; v5 P0 R(八)异族风情——元装- T8 l! ^; s7 w8 [, p
(九)堂皇的明装' H% T5 |$ q. D. X, E
(十)华贵的清装
. J& L8 ^5 O g) `/ f l! g(十一)清装之后的变革
0 A3 U: @& }2 r% E: e' Z1 M第八章 古代的面饰
/ b8 m0 w5 Z; Y! A1 A D) N第一节 面饰的发展
. U0 S" f7 b4 }- K, p v第二节 古代中、西方面饰比较
+ s7 e9 @6 _2 g/ u2 _第九章 历代妇女发髻与饰品
" ]( {: [$ U( e* W1 _# R第一节 饰物的出现与发展
" }" f& s, H" Q! Z+ M/ h+ a; V1 `第二节 历代发髻形式的演变; l& I) p9 R1 `' L/ g1 B
第三节 遗风发式变形( L: t; e$ ]* L5 l) n
第十章 古代男子冠制+ C, {$ g1 F5 ~6 _ k
第一节 冕、弁和幞头% ~7 n3 P7 d# O5 K% f/ U0 e, F
第二节 历代冠制及其他帽式( b n0 I3 r) x& B4 T! H) A0 W
第十一章 历代的履制
+ p/ k- j# _! ]第十二章 历代风俗篇
% l4 T: O4 e3 _$ Y第一节 汉代习俗
7 G5 i6 f# F6 N4 T第二节 三国魏晋南北朝习俗
4 b+ E/ K7 P5 @/ s' w; L第三节 唐代习俗
; Z$ g$ P2 R# c/ U9 S/ W( p第四节 宋代习俗
9 ~8 x1 @6 f3 W$ i) R第五节 辽、金、元代习俗
, L; ~ V0 B) A. } F& l; z第六节 明代习俗
3 i( P& t- T' g# z第七节 清代习俗
+ }/ S5 g) r/ Z$ _附录 中国历代服饰演变图例
9 r3 ^+ A* \' T0 v. J0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