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饰文化] 云缕心衣: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潘健华,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 19: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v% Q& z- ^1 Y* O+ W
& D+ E/ i$ Z0 d' M
云缕心衣: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潘健华,PDF.pdf (44.56 MB, 下载次数: 0)
8 y9 h( i5 q' m" U, C- S0 s! |
8 @, Y( K9 |$ j4 M( P 云缕心衣: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潘健华,PDF.jpg
潘健华,2005,扫描版,PDF,彩色。有详细的电子目录。
; ]/ g' Z0 l8 N0 N7 }1 E
内容提要

% w! x4 t' s9 b# H: |& _
本书跳开以往服饰史研究的樊篱,以极其独特的研究路径,在对中国古代内衣进行简要的纵向时段性历史梳理之后,着力对中国古代内衣进行了横向多元性点面剖析,其研究视域聚焦于中国古代内衣的文化、形制、赋彩、图腾、技艺和材质,对中国古代内衣的命名与称谓、传承脉象、文化特质、效能、设计、技法、制式、纹饰、色彩、审美、收藏、民俗等门类进行了专题的精当论述。该书运用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符号学、服饰学、艺术设计理论等多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将自春秋以来的中国古代内衣历史文化及设计艺术铺陈得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彰显出完全不同。
/ G7 r6 r/ v9 S% }. m* c; F* F! `
该书突破以往服饰史研究的樊篱,以极其独特的研究路径,在对中国古代内衣进行简要的纵向时段性历史梳理之后,着力对中国古代内衣进行了横向多元性点面剖析,其研究视域聚焦于中国古代内衣的文化、形制、赋彩、图腾、技艺和材质,对中国古代内衣的命名与称谓、传承脉象、文化特质、效能、设计、技法、制式、纹饰、色彩、审美、收藏、民俗等门类进行了专题的精当论述。

2 J/ b& n7 u  {% i& o2 K% k
该书运用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符号学、服饰学、艺术设计理论等多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将自春秋以来的中国古代内衣历史文化及设计艺术铺陈得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彰显出完全不同于中国古代外衣严谨服制的一种浪漫隐秘图像。
" I. Y' w  l# K8 n7 q5 ]
此外,更吸引学界与艺术界眼球的是,该书汇集了大量作者与欧迪芬集团多年来收集的中国古代内衣文物图片,极其珍贵,基本都为首次面世。中国古代内衣历史文化及设计艺术作为长期被学界与艺术界所忽略的一个研究盲点,该书的出版具有重大的筚路蓝缕开创之功,其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文物图片,必将引起学界与艺术界的震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改写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书中所涉的诸多中国古代内衣的历史文化因子与穿越时光而不老旧的鲜活设计元素对中国服装界乃至艺术界保持其民族性与世界性,也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9 W- x/ J, h4 ^3 I. c; T/ a/ F

1 q0 D6 \; x7 v& U
目录

8 j% j" \  Z+ L9 T  d0 |+ _- P

/ o( v0 G. H) g: W3 s
  前言

- k  z7 i+ r) y7 z3 u5 v# e" A4 N$ m
  第一部分·绪论
+ O* I: T# P3 E4 c- k5 I# Z. j, a6 Y
  一、命名与称谓
/ `+ ~1 H9 `8 p  K; ^; ~
  二、传承脉象

# b) ~% n; u3 d
  三、文化特质
) Q+ O7 [6 l6 U; L5 @/ [/ X
  第二部分·形制篇

6 {7 h& s) _4 e
  一、方寸巧分制

' L! S4 K4 k( F$ I2 g: `" S, |
  二、束带显体征
2 c: q- E1 o" D$ j) v+ O
  三、细节见精神
: V5 g$ Y$ t9 |) F+ {- k
  四、形态结构法则

' [( c7 G5 i5 J3 Q  w
  五、服用制式

" P4 K1 ~0 W3 }1 N0 J3 k1 k- u
  第三部分·赋彩幅

3 u) s  L: t, x9 Z: Z
  一、丰富的色系

5 e  o# M: s8 t9 P: s4 L* B
  二、鲜明的地域
! b- l- H3 M1 t, I. u
  三、金银的巧用

# o5 d; `, J2 {0 c2 e7 A# U
  四、多色的统一

" k( T! a# j) \3 y
  五、次序中的显情韵

1 g# Y# q8 r" [7 @5 m
  六、色彩设定的价值取向

: ?; v" W& d2 M' h" s1 e! h* J
  七、色彩创意设计方法

1 ^, ]; F6 I8 q) d
  第四部分·图腾篇

( S7 X/ ], {; X2 C) j4 s1 v& B6 d6 V
  一、寄寓与意象

2 @. L; O9 q7 Q2 p. p: V- ?
  二、字符与假借

8 M" B5 \# u! Z& ^
  三、经营意匠
8 g' G  p2 m. @- G& s% i
  第五部分·技艺与材质篇
8 E, P0 _8 u8 R! A/ E2 [
  一、技艺综述

: q0 ^8 @" I: R6 a, e% w6 u/ d1 D
  二、彩锈技艺
- |& }% `8 F! t6 D. |$ O. o
  三、成衣技艺

2 y$ c) P2 G- c( H- i: V1 t3 l- a
  四、材质运用
$ `0 g# Q3 V+ O1 t9 u$ a! u' |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7 S# K/ Y4 P- c9 f2 O9 y

8 C0 i- p2 v# {3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4 15: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