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美学史,蔡子谔,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 21: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服饰美学史,蔡子谔,PDF.jpg
中国服饰美学史,蔡子谔,PDF,扫描版,2000.有详细的电子目录。
7 h3 ]% Y" b# J, W6 m
内容提要
* W, H3 {/ n% p! K
本书从我国服饰美学的实际出发,十分强调服饰美学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在作者的笔下,中国服饰是人类文化乃至审美文化最早的物态化形式之一;是作为物质形式即物质文明,敏锐、全面而深刻地反映着诸如政治、经济、军事、宗教、道德、法律、文化等观念形态或曰精神文明的外在感性显现形式之一;也是人们心灵深处的审美文化心理、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等外化或曰直观化的审美形态之一。因此,它便有可能为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宗教学、法学、文化学、文学艺术等提供以中国服饰审美文化为独特研究视角的研究领域;完全有可能为从事古代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家们在历史与美学的文化背景下,认识诸多对立统一的辩证美学关系,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帮助。此外,其对于中国当代服饰审美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也具有指导意义。
) o$ E" G5 H+ R; X
目录

8 C; m8 Q2 ~" F: d# e+ ~) f% h3 e
绪论
/ d7 S% |+ r) L- C
一、中国服饰美学史的对象和任务
8 m$ D$ E! w. \4 T) X
二、中国服饰美学史的研究方法

3 _) |  ^' }; v5 Z, z( U0 E4 {" D
三、中国服饰审美文化的美学特征
+ D: Z# k; ~0 h) a  q$ B/ L
( W) {* x* O- h8 I! r
第一编 先秦时期(上)

( W, ]8 P, g1 _( f% s" \4 k6 _
第一章 人类物质生产劳动与服饰工具化的潜在审美文化特征
2 P5 E# t0 p. d" y
第一节 人类物质生产劳动与服饰缘起的劳动工具化
1 H0 L' T1 A7 k* v! s
第二节 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服饰审美意识萌芽与发展
; ?# T5 X6 N6 |' P1 J9 G  Z0 c
第三节 原始服饰文化的工具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9 S% l! C/ N, L: o0 X2 P: V, U9 l
第二章 祭服的“滥觞时期”和“图腾时期”

. W) V- a- I! |0 F
第一节 祭服“滥觞时期”的致用功利特征

' H2 D8 S6 |# a) C4 i9 J
第二节 祭服“图腾时期”的图符化审美特征及其祝融化“鸾”的图符演绎
  Q0 i9 l7 J1 {* V% N* _3 P$ ^
第三节 “龙”、“凤”图腾崇拜与伏羲氏、神农氏等人格神的图符化

9 @6 l9 ~9 s, a1 j( x1 x) Q
第四节 “宗彝”、“藻”等器物神的图符化

0 r+ r4 x: h( n' n7 F' j
第五节 祭服分期问题的几种形态的对应比较
; l: X% I; G5 p7 K$ P
第三章 祭服之“芾”:隐障和昭彰生殖器的遗制
3 E- n# g: X! s+ X4 k" B
第一节 关于祭服之“芾”及其“黼黻”纹饰的考释

7 I/ Z3 v( q" E% V8 ?
第二节 隐秘而神秘的榛狉世界:原始先民的生殖巫术和生殖崇拜
; i! C: T3 ~# B' C
第三节 冕服之“芾”与“黼黻”纹饰的崇拜生殖器(即生殖力)的遗制
( {- _' ~, i# r. P! P3 I( j  Z
第四章 图腾服饰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最古老的起源

7 h# y" k" ~, m; M) d
第一节 “羊人为美”:图腾服饰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最古老的起源

! ^; [# J3 ^* h6 k
第二节 从“羊人为美”到“羊大则美”所体现的服饰文化审美意识的历史嬗变

$ u* S$ A5 h" n  P7 R# K2 q2 I
第五章 古老审美意蕴在图腾崇拜的历史积淀中的同一

& v" ^& ^* N0 Y% ?1 \6 y/ A
第一节 殷墟白石雕像特殊美饰部位的特殊审美意蕴
" c0 [  h9 g% n  D9 m
第二节 “头饰”和“芾饰”的审美意蕴在图腾崇拜的历史积淀中归于同一
' z! q; [- h! y# E( k8 G4 Z7 |
第一编 先秦时期(中)

1 z5 N7 r" ]* m7 j2 g: P
第六章 冕服完备形制形成时代的历史概述
7 B, K! J: x5 c* X& I
第一节 毛公鼎铭文中的“虎冕练里”
0 ~- {  P* K, v
第二节 冕服完备形制的形成时代
0 r) N) F  a- v( x
第七章 冕服的具体形制及其等级差异和种类

3 @& T% W6 h- a9 |
第一节 冕服完备的具体形制

- k( c$ j% a8 z/ u  Y4 P; a
第二节 冕服形制的等级差异和种类
% I& D: D9 c# {! R
第八章 冕服是维护宗法制度“礼乐”文化的形象化身
+ A3 n' _1 X0 C3 T9 d% x) c9 o; h
第一节 “礼乐”文化与冕服文化的内在联系
4 l9 s" ^7 ^  N6 t4 l, j
第二节 冕服在祭礼中所体现的“天人关系”及其审美文化意义

# F6 Z  N, Q1 M3 e  W0 }" h% W
第九章 冕服审美文化体现的“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 `0 c7 S- ~3 x7 |7 {6 ?3 i9 R
第一节 冕服具有“绝地天通”的特殊功用

5 ]7 O  p( A  t% T
第二节 冕服是“天人感应”的“有用的对象形式”

3 S7 s7 T# W3 B7 q! P
第三节 冕服体现的“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的必然联系
( [- L# a6 ^! o7 T0 S4 x/ q
第十章 冕服文化的“比德时期”及其章纹的审美意蕴
+ V, K2 Z/ {# C- y
第一节 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比德”审美范畴
. n( @1 s6 _! _" V1 C
第二节 “衮冕”之“衮”的“比德”审美意蕴
4 Y- @& g2 X5 }, V( _: T( [
第三节 冕服上衣所绘“日、月、星辰”等的“比德”审美意蕴
6 c5 ~2 [$ i2 V4 z" T& o7 C
第四节 “藻”纹饰的“比德”审美形态和审美蕴涵
" P3 B! o! ^3 r0 e- h: }' M
第五节 冕服下裳所绣“粉米、黼、黻”等的“比德”审美意蕴
4 y. o1 P* [1 I& D
第十一章 冕的形制、纹饰及其佩饰的“比德”审美现象

9 z0 c2 p% O9 U' M# S) q
……

! [# a+ W& T$ [4 l, J3 Q
第一编 先秦时期(下)

5 I, ?" v- `5 ^- g: G8 o+ T5 ~' A
第二编 秦汉时期
9 u" c) h% P9 p+ ]/ g5 g" A' T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时期
/ X& ]& R7 p; \2 Y" @
第四编 隋唐五代时期
& K. B3 E4 T2 o/ Q
第五编 宋辽金元时期

+ n4 I3 h& {! ]5 @' o2 t, Q# V' K, Z
第六编 明清时期
后记- D% l% q+ o; \5 c

中国服饰美学史,蔡子谔,PDF_部分6.pdf

42.88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锦 -30

中国服饰美学史,蔡子谔,PDF_部分5.pdf

41.95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锦 -30

中国服饰美学史,蔡子谔,PDF_部分4.pdf

25.42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锦 -30

中国服饰美学史,蔡子谔,PDF_部分3.pdf

20.1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锦 -30

中国服饰美学史,蔡子谔,PDF_部分2.pdf

18.5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锦 -30

中国服饰美学史,蔡子谔,PDF_部分1.pdf

33.67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锦 -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4 17: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