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钟茂兰,范朴,PDF.pdf
(32.07 MB, 下载次数: 7)
' \1 L/ d; ]! x3 w! r( Y
7 {1 N9 ~* Q& q4 v; y
! Q0 m: a, r: Z
5 C, B( n$ ^* _; _
有详细的电子目录。彩色版。2006.; z( j4 Y2 B. v! H( l' r+ z5 v
0 h1 E; T$ K0 N
! d- u0 }" p& Q* p
本书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全书结合八百余幅图片,对我国55个少数民族服饰的历史与现状、外在特征与文化内涵进行了比较;对各民族的生态环境、民族心理、宗教信仰、风俗饰款式、服饰色彩、服饰纹样以及着装方式上的表现,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全书图文并地讲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读者从中不仅可以领悟到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而且可研究借鉴,从而创造更加灿烂的文化精品。/ B1 @0 E4 \: v( {" ~
第一章 少数民族服饰概论
+ u6 g* _3 \$ g第一节 人类服饰发展历程的活化石) t0 Z4 m+ l1 f
第二节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地域特征
7 a0 n: T2 `- F ^ ]- y6 S/ ~第三节 少数民族服饰的民俗特征( ^. b5 o& j' S. v
第二章 少数民族服饰的形制与种类
2 ~$ O( ?6 Z( o2 V- o, i% j" Q第一节 头服与头饰; Q5 U) U3 ^! [
第二节 衣与裳7 N# ]% @5 b2 I
第三节 服饰配件
8 {9 o, B% |2 ^+ A第三章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 a# W" u( i* B6 f' i2 F
第一节 满族服饰
2 ^- h1 I7 G( i y) i+ L第二节 朝鲜族服饰 s5 |! q' L0 V# e. e) E: W7 c2 p
第三节 赫哲族服饰! }* L5 a' h+ ~7 O
第四节 蒙古族服饰
6 o4 p- P3 F. J' {1 ]第五节 达斡尔族服饰( G; C% g# T N8 \" |$ r9 S
第六节 鄂伦春族服饰1 k1 k/ m, Y- _- B$ S) g
第七节 鄂温克族服饰
% P/ U/ _# h, \* v. ^, D第四节 西北少数民族服饰
4 n& U+ s9 F$ ?+ a Z$ y* Z9 y& i第一节 回族服饰2 k+ v7 V) M; J' D
第二节 东乡族服饰
0 _2 R A$ T. W5 x7 m5 O第三节 土族服饰
8 O' H! p! D) a, P$ Z. ~% i第四节 撒拉族服饰
8 p: L/ X+ e5 A/ z4 x* W9 I9 Y第五节 保安族服饰
8 a6 l- J) O$ t6 R第六节 裕固族服饰) b; P+ S, H- W" S" B u, b
第七节 维吾尔族服饰9 r( P6 C) h4 m, q( H6 @0 r; s2 F
第八节 哈萨克族服饰
+ U5 r p8 X5 g7 B, L5 P第九节 柯尔克孜族服饰/ v! x8 y7 D& ^$ a v# d6 o
第十节 锡伯族服饰6 O- c) M& v- m" J8 T
第十一节 塔合克族服饰
8 l: ?7 {: x& ]3 Z- n: J# _% p第十二节 乌孜别克族服饰( G% E; f; ~$ l! v
第十三节 塔塔尔族服饰. P& g0 U* q+ Z* ]6 z- Z9 U
第十四节 俄罗斯族服饰/ P B6 l3 H5 ?, x) U
第五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u: o9 S# D1 U9 P! |, B
第一节 藏族服饰
: |' a$ A. x& q/ V" ?" c* O第二节 门巴族服饰' e& o7 y q* H/ A P0 F; d. l+ M
第三节 珞巴族服饰$ `8 S& v8 Y. \
第四节 羌族服饰9 Z& V: v$ z" t7 h4 E( e x& E1 `
第五节 彝族服饰, v8 g5 r% M9 k& t1 y' u8 Q( x
第六节 白族服饰- D$ C1 w3 U( d5 O6 K
第七节 哈尼族服饰; ~' _9 r; M( n# F; w
第八节 傣族服饰
% s4 ]) p0 ?8 n3 ?/ I第九节 傈傈族服饰
! S5 v- V3 d6 u% q+ G2 ?第十节 佤族服饰
- @0 u& T5 J& d: f: h第十一节 拉祜族服饰
$ _1 B+ m$ V" O: h' L第十二节 纳西族服饰
* m9 _; i( z! x- J: K9 p! n4 R第十三节 景颇族服饰
- Y5 p0 D$ x0 v- V第十四节 布朗族服饰
7 i. E" W/ L8 U: O" C/ I: R) m. r第十五节 阿昌族服饰5 T7 }7 J9 ]( M. L4 i* c/ K
第十六节 普米族服饰* m5 i# {% Y, F8 g' ~/ ^8 l4 i% O
第十七节 怒族服饰
4 z0 c. P3 o* Z% m( J" K- g第十八节 德昂族服饰. d; f+ d! u$ h4 v
第十九节 独龙族服饰6 w d1 x9 u: @; C8 e f( ?
第二十节 基诺族服饰# H7 T+ t- g; O3 |, Q- h
第二十一节 苗族服饰
0 n" t+ [+ y) A3 R; N3 I8 e第二十五节 布依族服饰
) ~) k Z+ ? V; q) N; i) r第二十六节 侗族服饰. D: s% `7 c$ I% r& w( K! k$ E
第二十七节 水族服饰
/ s2 U- ~5 L& r9 y第二十八节 仡佬族服饰2 G% t& D" N# R0 o/ r$ X
第六章 中南及华东地区少量民族服饰
4 d K6 B" f2 W第一节 壮族服饰3 O8 T7 s" O( Y% b# W
第二节 瑶族服饰
1 |' g! }) W: j: Q# I第三节 仫佬族服饰
6 {5 A9 `9 K9 @' V z第四节 毛南族服饰
) w- D% ]. Q: j& a% l- z第五节 京族服饰5 M3 j5 I! _' a, \: P! o5 M
第六节 土家族服饰
; l( {( {( O+ {% H0 T8 ~第七节 黎族服饰
, Y) C* K* |) u' `3 y. n第八节 畲族服饰, W2 i) E9 F2 }2 j* z; {
第九节 高山族服饰
5 m. P! L. m$ u* A参考文献
' ]5 W8 c" w) ]' @7 k, b$ f% N0 T后记! d! } t5 P$ J+ W;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