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工艺学(纬编分册)贺庆玉,PDF。 , n; w+ @$ T- s1 L! R, ^
目录 # U, L9 i; ]8 e- Z& I
第一章 概述 1 5 A; i2 U4 \ v1 H- |
第一节 针织工业的发展概况 1 0 a9 e" w& P \! e1 i/ P
第二节 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及与梭织物的性能比较 6 . [, g! j$ A& M# b3 U
第三节 针织物的主要物理机械指标 9 $ G4 T" k& l X
第四节 纬编针织机的分类及一般结构 12
1 e8 m( f% e, U. Q 第五节 针织机的机号及其与加工纱线线密度的关系 14 ' e" s' z8 V5 S
第二章 纬编准备——络纱 20 % F4 e4 S& B6 Z* p- U
第一节 络纱的基本任务 20 0 v G: g" B/ W9 u" T3 R/ L; q2 W
第二节 筒子的卷装形式与卷绕 25
4 J- t, g4 s: t/ ]5 ` 第三节 槽筒式络纱机 27 % x! U6 ^9 y; ~! p4 p% x
第四节 松式络筒机 34 , P9 Z) v0 s( j% _& v: @1 ~1 C( S
第三章 纬编基本组织 38 ) Q, U. K: y" I% @4 M0 ?0 S
第一节 纬平针组织 38 # B& k4 k, i' Y6 X; u9 {& _0 E; R
第二节 罗纹组织 45
: i0 O1 `" P/ A5 }5 `; G8 ^4 K 第三节 双罗纹组织 48 8 P3 W4 r: v7 d
第四节 双反面组织 51
2 i: x8 g: Z8 u% P+ l第四章 普通单面纬编针织机 56 3 D' ~: ?0 c$ D% G( d, }
第一节 台车 56
5 H( f# A. C1 _ 第二节 多三角机 67
& ^8 q0 D1 U$ S h! D第五章 普通双面纬编针织机 82
( B% q/ Q! f: o/ Y. i 第一节 罗纹机 82 3 C1 a+ k9 @& t' H$ l& T
第二节 双罗纹机(棉毛机) 97
9 n7 Z3 [! o( j; C) [第六章 花色组织 126 5 v) t) S+ T; q' [
第一节 针织物组织结构的表示方法 126 9 y/ z7 w' _: \# ]
第二节 提花组织 130
' m: z3 G4 k, N- u 第三节 集圈组织 140 1 |6 A4 @3 y! R$ U" [
第四节 添纱组织 149
# d: B% G D) h* R# K 第五节 衬垫组织 153
& t* t. s+ O% @9 R! {: { 第六节 毛圈组织 164 , p; O: I! T) u: D2 ^; N
第七节 长毛绒组织 174 - B# E# O9 Z( s$ k+ ^ D* r/ K. U
第八节 衬经衬纬组织 176
- v7 c: n) A& n* s% z 第九节 菠萝组织 178
: s5 p* e. N8 E6 ~ 第十节 纱罗组织 181
0 t/ v' k" @8 v# P# b 第十一节 波纹组织 185
9 G6 {8 M, w; F 第十二节 复合组织 187 7 P$ a" i5 {* k0 z( Q
第七章 提花圆机的选针机构及花纹设计 200 0 P4 K5 }5 l' i8 C. ?
第一节 选针机构的分类及工艺要求 200 : p/ C$ e: g0 C6 v m
第二节 多针道变换三角式选针机构 201
% T) ~" p) W; K: Q% I 第三节 提花轮式选针机构 208
! }& H9 \) C0 T. ^0 ?' V4 c 第四节 插片式选针机构 224
# I/ u+ n! e' M" S 第五节 滚筒式选针机构 246
e8 T+ L# N. k& V, I! V( z 第六节 电子选针机构 253
5 f6 y8 k6 N% X 第七节 双面织物的反面组织设计 266
) ~! I7 n* C0 J2 t* d第八章 圆型针织机的特殊装置 273 v9 x. J4 O0 B T* V1 T
第一节 国外圆纬机的发展趋势 273
2 @$ {: p% m: V/ y! W/ o, W 第二节 四色调线装置 279 . p9 g7 `4 n1 ~ ~- p }# b$ M
第三节 吊线(绕经)装置及绕经织物的编织方法 282
( e; y" a, d8 D4 u4 ^+ y 第四节 双向运动沉降片 291
3 ~2 j9 |+ u- a 第五节 方形绷布架 296
, o. _, ~( }. g" j* o9 F W7 X9 V第九章 附录 300 1 E: p$ G, o1 T" R
第一节 操作基本职责和安全知识 300
* ?0 [$ X, T. F, H0 B( r 第二节 主要疵点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318 T( ]6 L/ R% e% o' r3 L- B
第三节 纬编织造的辅助工种 334
0 Y# L( \2 s$ ^; B' I! K P$ ? 第四节 纬编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 339 : b" w2 p: E$ B
主要参考文献 341 : @, s) a5 u+ r# o+ G9 |
8 k3 Q8 T# w! e6 A- W# { @& N/ u- G( j7 B. ]- K; P! S& S'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