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组织与织物] 纹板图、提综图(pattern card)的画法(表示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6 15: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纹板图pattern card
8 r& g2 ]: T; |/ d* G/ Q机织物上机图(http://www.cuzhiwang.com/thread-5439-1-1.html)的组成部分。表示织物织制时控制综片运动规律的图解。常以方格图表示。在方格内记有符号,表示相应的综片在按序引纬时被提起。在多臂机提综时,可按纹板图进行轧孔或植纹钉。在凸轮开口提综时,按纹板图调整凸轮位置及吊综。
: g$ ?* I9 O  [6 z& H6 u( Y0 ~- S+ {
纹板图画法.png
纹板图的画法(表示方法)
1 }$ h  f! t! x;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09: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纹板图,也叫做提综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在有梭织机中,它是多臂开口机构植纹钉的依据。在设有踏盘开口装置的织机上,是设计踏盘外形的依据。它在上机图中的位置有两种,因而绘图方法也有两种。
2 P& n$ G! u- W% O+ K(1)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如图1所示。
; d/ u" W0 C0 W) d& l$ u此种方法绘图方便、校对简捷,所以工厂(尤其是色织厂)一般采用此法。此法也适用于各种新型织机。
5 z$ n9 m8 q; T: ]在图1的上机图的纹板图中,每一纵行表示对应的一页(列)综片,在踏盘开口织机上,每一纵行代表一页踏盘所控制的综片的升降规律。其顺序是自左向右,其纵行数等于综页(列)数。每一横行表示一块纹板(单动式多臂织机)或一排纹钉孔(复动式多臂织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中,图1(a)中穿综图是采用顺穿法。因此描绘的纹板图与组织图完全一致。由此可知,采用此种上机图的配置法,当穿综图为顺穿法时,其纹板图等于组织图。这既便于绘图又便于检查核对。
; O8 x. {) L6 `+ j) C) O5 J图1(b)的穿综图为照图穿法,R=8,Z=4,故纹板图的纵行为4行。从穿综图上看,经纱1、2、3、4是顺穿,5、6、8、7经纱又分别重复1、2、3、4经纱上组织点浮沉的规律,所以将组织图中1、2、3、4经纱的组织点浮沉规律依次填入纹板图中1、2、3、4纵行上,即为此种组织的纹板图。
8 A3 [" y( m% o
纹板图画法.jpg
纹板图画法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09: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3 L3 m& `1 L2 R  |
在复动式多臂龙头上,弯轴每回转两次转过一块纹板,因此,一块纹板上有两排纹钉孔眼,每排各有十六个孔眼。每排孔眼所钉植的纹钉控制一次经纱开口,纳入一根纬纱,如图2所示。
3 c% \- j, H) ~, J' I图2所示为右手车左龙头纹板的钉植法,从下方第一块纹板的第一排孔眼为纹板图中第一根纬纱沉浮规律钉植纹钉之处。第一块纹板的第二排孔眼则是按纹板图中第二根纬纱沉浮规律钉植纹钉之处。第二块纹板则是第三、第四纬钉植纹钉之处,以此类推即可。
! e# q9 `5 A6 L6 C图2是图1(a)组织的纹板图。当织第一纬时,在纹板图中是1、4经纱提起,因在第一纬的1、4方格中是经组织点。因而在第一块纹板的第一排孔眼上,从左向右数第1、第4孔眼应相应地钉植纹钉,以符号●表示。而第一纬浮于2、3经纱之上,是纬组织点,则纹板上第一排孔眼上的2、3孔眼处就不再钉植纹钉,以符号○表示。
0 b0 S. T1 }" V在钉植纹钉时,考虑减少经纱开口张力及操作方便,应使用机前部分的纹钉。由于多臂龙头挂置纹板时花筒只有八个槽,所以花筒所挂纹板数至少应为八块,不够时应使nRw是大于16的偶数。
5 g* I: j' Q+ S' \  u* `. f
左手车右龙头纹板钉植法.jpg
图2   左手车右龙头纹板钉植法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17: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 y. C( q9 R) U- I' m" d8 z% F' Q
对于左手车右龙头,由于龙头在织机上位置不同,花筒的回转方向也与右手车不同。因而钉植纹钉的起始方向应与右手车相反即可。图3是与图2同用一张纹板图钉植的左手车纹板。7 u8 k8 N* T$ r( i- a
左手车右龙头纹板钉植法.jpg
左手车右龙头纹板钉植法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17: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 M6 `8 r$ X  ~(2)纹板图位于穿综图的右侧或左侧:图4(a)的纹板图在穿综图右侧,适用于左手车右龙头。图4(b)的纹板图在穿综图左侧,适用于右手车左龙头。+ `+ G* X3 O, s6 u; C4 {5 w- o& `
上机示意图.jpg
图4   上机示意图
此种表示方法在纹板图中,横行数表示所控制的综页数,因而与穿综图中综片页数相等。其纵行表示织入相应一根纬纱的纹钉孔,其顺序自内向外。纹板图的绘法是:组织图中各根经纱,对应其所穿入的综页数,按顺时针方向(左手车)或逆时针方向(右手车)转90°后,将其组织点浮沉情况填于纹板图的横行各方格内。经纱提起以符号或表示,经纱下沉以空格表示。
! B1 W3 U- n0 f1 @' Y5 n也可按下述方法填绘:当织第一纬时,1、4经纱应提起,1、4经纱分别穿入1、4综框中,则应在纹板图的第1纵行上第1、第4方格内填入符号。在织第二纬时,1、2经纱提起,1、2经纱穿入1、2综框中,则应在纹板图的第2纵行的1、2方格中填以符号。依此类推,即可描绘出所需的纹板图来。
& B; }6 o- {! W, h* ]- D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17: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6 T8 j  p" c- g+ S, z5 E图4(b)的纹板图是用于右手车左龙头的。其绘法是在转向时与左手车图4(a)相反即得。工厂在使用此种上机图时,也往往只采用穿综图和纹板图,不画组织图。图1-18纹板图的钉植法如图5所示。图5(a)是图4(a)纹板图的钉植法,图5(b)是图4(b)纹板图的钉植法。2 }# b/ J% w; z+ U) E" N
纹板钉植法.jpg
纹板钉植法
目前,我国许多生产厂家对织机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引进了各种新型织机,可配备各种开口装置。积极式踏盘开口装置最多可带12片综框。采用电子多臂开口装置,最多可带32片综框。例如,开口采用电子多臂机或大提花装置,提综规律可由电脑根据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穿综方法自动生成。织机上的电脑控制柜,实现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多色任意选纬等功能。汉字液晶显示,可方便地了解各种织造信息,通过键盘设定和更改工艺参数。电脑控制系统使得驾驭织机更省力,不仅可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而且有利于增加面料的舒适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7-4-20 1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GB/T 29256.1-2012 纺织品 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 第1部分:织物组织图与穿综、穿筘及提综图的表示方法Textiles—Woven fabrics—Construction—Methods of analysis—Part 1:Method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a weave diagram and plans for drafting,denting and lifting,PDF ( U5 A2 F" H9 u4 y$ e
www.cuzhiwang.com/thread-12147-1-1.html0 f  a: \: }6 U- X6 W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5 22: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5 h( r3 b3 n1 K$ }) f, j5 w
纹板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多臂织机上的纹板有纹钉式、纹珠式、纹板纸式、电子数字式等几种,它是多臂机开口机构植纹钉的依据。纹板图在上机图中的位置有两种,因而绘图方法也有两种。如图所示,其纹板图位于组织图的右侧,这种方法绘图方便,核对简捷,所以工厂一般都采用此法。纹板图中每一纵行表示对应的一页综片,其顺序自左向右,其纵行数等于综页数:每一横行表示织人相应一根纬丝的纹钉,控制1 根纬丝,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的纬丝数。" C4 S8 D" G  [2 O: A
纹板图绘图方法.jpg

; b% H7 z: |9 X! A6 V$ {' H. v' R
纹板图绘图方法
( `, t- f2 j& X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5 22: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2 |8 O; H& @5 _) N, `; N
纹板图位于穿综图的右侧或左侧,图 (a) 的纹板图在穿综图左侧,适用于右手车左龙头(b) 的纹板图在穿综图右侧,适用于左手车右龙头。此种表示方法在纹板图中,横行数表示所控制的综页数,因而与穿综图中综页数相等。
: V7 ]0 g/ d5 j$ L) H# s; J4 x
纹板图绘图方法比较.jpg
纹板图绘图方法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31 13:4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