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牵伸分配的确定
1 V0 i: Q( |( N目前并条机虽牵伸形式不同,但大都为双区牵伸,所以牵伸分配主要指后区和前区(主牵伸区)牵伸倍数的分配问题。由于主牵伸区的摩擦力界较后区布置的更合理,所以牵伸倍数主要靠主牵伸区承担。一方面,后牵伸区的摩擦力界分布特点不适宜进行大倍数牵伸,这是因为后区牵伸一般为简单罗拉牵伸,故牵伸倍数要小,其只是为前区牵伸做好准备的辅助作用,一般头道并条的后区牵伸为1.6~2.1倍,二道并条的后区牵伸倍数为1.06~1.15倍;另一方面,由于喂入后区的纤维排列十分紊乱,棉条内在结构较差,也不适宜进行大倍数牵伸。另外,后区采用小倍数牵伸,则牵伸后进入前区的须条,不至于严重扩散,须条中纤维抱合紧密,有利于前区牵伸的进行。 W' ]' ?2 M- h! m' {2 v
由于后区牵伸倍数的合理确定对输出品的质量影响非常关键,因此,目前有的机型设置了并条机后牵伸自动优选检测装置。该机对喂入棉条作时限为1min的运行测试,并条机中罗拉单独传动,根据传动电机消耗功率,可测出后牵伸区牵伸力的大小,在保持纺出定量达到设定值时,测出最大牵伸力时的后牵伸为设定优选值。
" d* v, i0 i, j/ @3 m①主牵伸区:主牵伸区具体牵伸倍数配置应主要考虑摩擦力界布置、纤维伸直状态、加压等因素。4 X* }& V; h# O, v
②张力牵伸:前张力牵伸应考虑加工的纤维品种、出条速度及相对湿度等因素,且一般控制在0.99~1.03倍。出条速度高、相对湿度高时牵伸倍数宜大。纺纯棉时前张力牵伸倍数宜小,一般应在1倍以内。化学纤维的回弹性较大,混纺时由于两种纤维弹性伸长不同,前张力牵伸倍数应略大于1倍。后张力牵伸与棉条喂入形式有关,主要应使喂入条子不起毛,避免意外牵伸。
/ P3 ^! J% T* Y, X4 j) R+ y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