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整、浆、穿] 酯化淀粉的变性原理和上浆性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4 21: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变性原理2 K$ C  m( I) W6 T/ t
淀粉大分子中的羟基被化学活泼性较强的酯化剂(有机酸或无机酸)酯化后形成的产物叫酯化淀粉。用于经纱上浆的主要有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氨基甲酸酯淀粉(尿素淀粉)和其他酯化淀粉。, C% J3 Y" \7 w' m% @9 V" K
酯化淀粉的酯化程度以取代度(缩写成DS)表示,取代度是指淀粉大分子中每个葡萄糖基环上羟基的氢被取代的平均数,取代度的数值在0~3之间。
' [1 `; A) I" y&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_5 }& a; `9 t; g: p5 I
2.上浆性能# e2 m* I0 ]8 }7 v* X4 n! m% y8 S
淀粉大分子中带有疏水性酯基后,对疏水性合成纤维的粘附性、亲和力加强。因此从原理上说,这类浆料对聚酯纤维混纺或纯纺纱有较好的上浆效果。与磷酸酯淀粉相比,醋酸酯淀粉和聚酯纤维的溶度参数比较接近,因此上浆效果比磷酸酯淀粉为好,也较为实用。酯化淀粉的浆液黏度稳定,流动性好,不易凝胶,浆膜也较柔韧,可用于棉、毛、粘胶纤维纱、涤棉混纺纱上浆。用于毛纱及粘胶纤维纱上浆时,为防止高温对这类纤维的损伤而采取的较低温上浆,正是利用了该浆液凝胶倾向弱的特点。
: |3 A) m! r, |1 ^# x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4 06:5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