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储纱鼓是否转动,储纬器分为动鼓式储纬器和定鼓式储纬器两种。
3 r* ]4 c# `9 ?+ v3 `1.动鼓式储纬器
' ]/ Y0 H9 D' o2 _4 r$ G早期的储纬器大多为动鼓式,如图所示。储纱鼓6绕其轴线做回转运动,把纬纱卷绕在鼓上,完成动鼓式储纬器的纱线卷绕,纬纱的卷绕张力由进纱张力器3调节。采用这种绕纱方法的储纬器结构比较简单。
2 J8 Y. h8 j6 ]8 M _储纱鼓前方的阻尼环5用鬃毛或锦纶制成。阻尼环在对纬纱施加退绕张力的同时,又起到控制鼓面上纱圈的作用,使纱绕在储纱鼓上的卷绕运动正常进行。阻尼环还阻止了纬纱退绕时抛离储纱鼓形成气圈的可能性,防止纬纱缠结。在退绕终了时,阻尼环约束着鼓面上纬纱分离点,使纬纱不至过度送出。阻尼环有“S”向和“Z”向之分,适用于“S”捻或“Z”捻的纬纱。鬃毛或锦纶的毛丝直径也按纬纱的细度分为粗、细两种。
# R+ T, I$ N5 S2 k4 F5 H( n( o' m$ a( E, M. E
动鼓式储纬器3 B- \" \- f1 v. t8 ?" q
1—定子 2—转子 3—进纱张力器 4—检测装置
. I$ |; l/ A9 S Z$ n5—阻尼环 6—储纱鼓 7—出纱张力器 ! x! e e6 e4 m& r- ]
储纬量检测装置4用于控制储纱鼓上纬纱的储存量。当纱线储存到光电反射式检测装置所对准的位置时,反射镜面被遮盖,检测装置发出信号使储纱鼓停止转动。储存量的大小通过移动检测装置的位置来调节。储存量影响到储纱质量,储量过小会导致储纱鼓上纱线被拉空,储量过大则引起卷绕困难、纱线排列不匀或纱线相互重叠等不良现象。) {. J! C$ g+ e: G$ j, @
纬纱卷绕到储纱鼓上时,首先被卷绕在储纱鼓的圆锥部分,然后在张力的作用下滑入圆柱部分。圆锥面的锥顶角大小有一定要求,以便圆锥面上纱线在滑入圆柱部分的过程中,能推动圆柱面上的几圈纬纱向前移动,形成有规则的纱圈紧密排列。由于排纱工作不是依靠专门的排纱机构来完成的,因此这种排纱方式被称为消极式排纱方式。消极式排纱的效果和储纱鼓外形有密切的关系,理论研究证明:当储纱鼓的锥体部分的锥顶角为135°时排纱效果较佳。同时,进纱张力器对纬纱施加的张力也影响到储纱鼓的排纱效果,张力过大会导致圆柱面上纱圈向前移动的阻力增加,张力过小则使得圆锥面上的纱线对圆柱面上纱圈的推力不足。
- o" _- B0 w+ @- m, V! m储纱鼓的转速可以调节。为了尽量缩短鼓的停转时间,使筒子退绕过程几乎连续进行,储纱鼓的转速要调节得低一些,但应满足纬纱供给,最低的储纱鼓转速为:$ s* y; M# L$ {8 |' F& \7 \
nmin=(1+a)nLk /(πd )
5 j2 n& i: |3 [$ ^* H" H式中:nmin———储纱鼓的最小转速;$ W% ?# l& l9 y5 l x# b N5 F
n———织机转速;
; B# q; X% K* `- W7 ZLK———织机上机筘幅;4 b( u: ]; R$ s0 o) u1 ~
d———储纱鼓卷绕部分直径;
: H/ C& t! C- }a———考虑织边等因素的加放率,以百分数表示。
. U/ C* r5 d: C' r1 i8 _, s动鼓式储纬器的储纱鼓具有一定的转动惯量,转动惯量与鼓的直径平方成正比。转动惯量越大,对储纬过程中频繁的启动、制动越不利,因此鼓的直径不可过大。储纱鼓上储存的纱圈数与鼓的直径成反比,过小的直径会带来储存纱圈数增加的弊病,造成排纱困难、纱圈重叠。为此,鼓的直径要适当选择,一般为100mm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