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组织与织物] 色织物的规格设计及上机计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4 08: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萧木 于 2015-10-4 08:44 编辑 : p: w- G; p1 L2 p  Q& g. Y+ Q

2 T5 k3 @. o$ C, P' }* F# @$ n一、色织物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 T4 W+ o; t6 Z! U' B8 v8 M4 C1.原料的选配
5 }% S0 s" l% i色织物采用的原料除了棉纤维外,还有涤纶、维纶、腈纶、丙纶、黏胶纤维等短纤及长丝,各种异形丝、差别化纤维等。
0 ~& s2 W2 H3 S, t* \, B7 s各种新型纤维的相继问世为色织的新品开发不断提供新的空间。Lycra、Tencel、Modal、Coolmax、天然彩色棉、蚕蛹蛋白丝、大豆蛋白质纤维等,均被用作色织面料的最新原料,并取得了优于传统原料的技术经济效果。同时随着原料使用的多元化,混纺纱将各种纤维的优点发挥到极致。纤维通过混纺、交织、交并等工艺使面料风格新颖化、多样化,在服用性能及外观效果等方面具有单一纤维织物无可比拟的特点。9 _8 r8 A6 a; t0 R& H7 E
2.纱线设计, h' \& ^. i% h# l% h9 Y
在色织物生产中,除了传统产品外,高端正装面料常采用低特(高支)高密设计,随着紧密纺、赛络纺等纺纱工艺和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低特(高支)纱品质不断提高,织物织纹清晰、细腻,光泽感更强,手感柔滑。为了扩大织物的应用范围,除使用单纱和股线外,还常常应用各种花式纱线,如合股花线、花式线、花色线等。使用花式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9 j0 G6 [+ O4 \* b$ K# }" {
① 单纱作芯的结子线因其强力较差,不宜作经纱,只能作纬纱。纬向不宜同时采用两种结子线,否则容易形成带纡纱。% z3 U" E5 Q9 K& X0 Q
② 素色平纹地织物用纬向结子线容易形成档疵,但对有格型或条型的织物就不明显,故设计时可在经向加几根结子嵌线,使结子纵横交错,可避免档疵。
6 K6 n" S9 a6 t! @③ 毛圈线与结子线不宜用于单纱织物,这是因为毛圈线或结子线一旦断裂,其末梢常纠缠于旁侧单纱上,造成断经不关车,开口不清,形成蛛网、跳花疵点。
6 {$ v, Z: j5 R④ 金银线用于平纹织物,外观平直美观,但在其组织中,易造成经缩、起毛圈、布面不平整等疵点。
6 ]6 N2 G5 y6 y2 u) Z% I4 O: ]3 }3.织物组织设计
4 M5 c( [7 ]' K- R3 l色织物中应用的组织很广泛,各种组织均可以采用。如平纹组织可使布面平坦、坚实、利于突出花型;缎纹组织可用于仿丝及仿毛织物,在缎条与缎格织物中应用也较普遍。除了传统的简单组织之外,多种组织结构联合使用以及各种复杂组织、多层组织的应用已成为新面料的趋势。各种组织结构以及配色技巧将赋予织物独特的视觉风格和不同的性能特点。4 [: d  R1 y+ O9 n
; x2 P2 d/ ]( O2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8: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8 ^& v2 v) g( q6 o$ F6 i
4.织物密度、紧度设计. ^! }- \" }5 S4 n" J, a/ X* d
色织物进行创新设计时,其织物的密度、紧度设计可使用紧度理论设计法、经验公式计算法和参照设计法等。仿样设计时,其织物的密度设计要保证花型、条格不变形,可采用仿制设计法进行。
1 }% f+ \1 o: A5.色彩与图案设计4 v: u; `8 Z* o
① 色彩配合:色织物配色总的原则是“调和对比,统一变化”八个字。配色规则为:确定基本色调,注意配套问题,注意用色比例,色相不宜过多,注意色彩的对比与统一。2 |: ?4 m  w# I, b& f6 o, ]
② 图案设计:色织物的图案不同于印花与丝绸图案,可在决定题材后如实描绘。色织物图案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T' G3 V, f: K( X( n5 Q4 I) P2 o* ?
a.几何图案:以经纬浮长起花或原组织起花等各种组合,在织物表面构成由线条或点连缀成的简单的各式几何图形。" ?6 L" q2 q; r5 j+ H4 x1 I" v
b.条格图案:由各种大小不同的方格和条子结合色彩和组织进行排列。/ x) y) h' c" ^! i+ r- e
c.朵花图案:采用写实为题材的朵花,一般需经艺术加工,浓缩成象形的似花非花,似物非物的图案。' [( V8 g: A" H2 a
6.产品的风格设计2 F5 \4 t* r; O
① 丝绸风格的色织产品:丝绸织物的特点是光滑、明亮、柔软,纬纱用化纤长丝能使色织产品的手感、外观进一步接近丝绸品种。闪色品种亦来自仿丝绸产品,一般是由两种对比色织制而得到的,色彩明度上以中深色效果为好,浅色品种闪色效应较差;地组织以平纹为好,经纬密度亦要配合得当,过稀会削弱闪色效应。8 `7 ?3 ^9 _8 T9 Z4 ^' x' f: t) J
② 仿麻风格的色织产品:要达到麻织物的外观,选用粗特纱为好,织物密度也不宜太大,但要使织物具有一定的身骨、透气性和弹性。织物组织以平纹为主,嵌以经重平、纬重平、变化重平等组织,还可适当用一些花式纱作点缀。粗、细特纱组合使用,以衬托出麻织物挺爽、朴实、粗犷的特点。色调多用低彩度的中浅色,不宜使用五颜六色,这样会冲淡麻的风格。
" Z9 l% x- U7 T2 ~9 ^: g7 X; L- f$ X③ 仿毛风格的色织产品:毛型感的仿制在于图案造型、织物组织及色彩配合。常用颜色有咖啡、灰、驼黄、姜黄、米色、蟹元、蟹灰、蟹青、草绿、翠绿等。色织物仿毛花呢的关键在于花线的应用,花线有两股异色花线、三股花线、不同线密度捻合的花线、不同捻度合成的各种花线等。
( Y! t+ D' |  r0 Y' L( X花线的色泽配合有明调配色加捻、暗调配色加捻、姊妹色配色加捻、近似色配色加捻和对比色配色加捻等。: W9 D4 m7 z. j! V. Z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8: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G2 }1 W  ~; J: j- U二、色织物的劈花与排花
, `7 F% |) ]3 b  q* I1.劈花4 n8 S- W% R2 ?" _+ @8 H; w& R
确定经纱配色循环起讫点的位置称作劈花。劈花以一花为单位。目的是保证产品在使用上达到拼幅与拼花的要求,同时利于浆纱排头、织造和整理加工。6 i# @2 r& C* l* ]- _% `
① 劈花的原则:0 |+ O) S1 I  m7 o
a.劈花一般选择在织物中色泽较浅、条型较宽的地组织部位,并力求织物两边在配色和花型方面保持对称,便于拼幅、拼花和节约用料。6 M0 ], Q. Z. T6 @4 ?
b.缎条府绸中的缎纹区、联合组织中的灯芯条部位、泡泡纱的起泡区、剪花织物的花区等松软织物,劈花时要距布边一定距离(2cm左右),以免织造时花型不清,大整理拉幅时布边被拉破、卷边等。
) x+ r- B, U5 S9 s) s3 ^2 zc.劈花时要注意整经时的加(减)头。: u1 P9 O# I1 u6 {" |% {" X9 d+ J
d.经向有花式线时,劈花应注意避开这些花式线。) f& j6 T! ^  [
e.劈花时要注意各组织穿筘的要求。' t- f  y% G# O8 Z3 i+ q
劈花举例:某织物的色经排列.png 2 n: b, ^# V. B: _: d7 U, F, k
上图中加注的,其组织为提花组织,其他为凸条组织。% F7 I  s. Y; I$ J/ k2 a" p/ o: L
根据上述资料,算出全幅花数为:(2648-38)÷180=14花+90根。因对产品拼花要求高,花数最好为整数。如果保持总经纱数及筘幅不变,可将每花根数适当改变。一般可在色经纱数较多的色条部分适当减少或增加少量经纱数。在上例色经排列中,可将左边30根经纱的红色凸条组织减去一个凸条(6根),即每花根数改为174根,这时全幅花数正好为15花。调整后的
) L2 D* C+ Q* t" T; @色经排列如下:& n1 T' F  R/ N3 U+ \6 N, L
色经排列.png . ?3 |  r$ K3 ]. _, F  D  Z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9: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2.排花
( D7 I0 R3 {. Z! u6 K* ?: G工艺设计时,为把总经根数和上机筘幅控制在规定的规格范围内,使产品达到劈花的各项要求和减少整经时的平绞及加(减)头,需对经纱排列方式进行调整,即排花。& r$ \8 n5 V* ^$ ~$ D+ g
① 平纹、2/2斜纹及平纹夹绉地等每筘穿入数相等的织物,调整时只要在条(格)型较宽的配色处减去或增加适当的排列根数,来改变一花是奇数的排列,并尽量调整为4的倍数,同时把整经时的加(减)头控制在20根以内。, _8 t1 i" l! a  F) E5 a" x) O
例 某色织物总经根数为2776根(包括边纱28根),原排列见下表,每花215根,全幅13花减头47根,织物左右两边不能达到拼幅要求,同时,其一花排列是奇数,产生平绞,不利整经,且穿综时不宜记忆。若把原排列改为212根,则全幅13花减头8根,如此调整后,一花排列为4的倍数,两边对称,有利整经、穿筘等。$ ~2 D1 f9 t  Y4 |: g2 [# A
某织物的色经排列" a( `% k! b1 K# d+ P
色经排列
  
  
  
  
  
  
  
  
  
  
  
  
  
  
  
  
  
  
  
  
  
  
  
  
  
  
  
  
加减头
  
  
每花总根数
  
  
原排列
  
  
31
  
  
41
  
  
  
  
18
  
  
  
  
  
  
12
  
  
  
  
  
  
18
  
  
  
  
41
  
  
22
  
  
减47
  
  
215
  
  
调整后
  
  
22
  
  
40
  
  
  
  
18
  
  
  
  
  
  
12
  
  
  
  
  
  
18
  
  
  
  
40
  
  
30
  
  
减8
  
  
212
[/tr]
② 各种花筘穿法的产品调整经纱排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W* t; r: P2 b. da.保持经纱一花总筘齿数不变,而对经纱一花排列根数作适当的调整。$ f2 A# T4 x' c0 J) h9 }+ i
b.保持经纱一花总的排列根数不变,而对一花总筘齿数适当变动。; E. `, a& B; n, N
c.对原样一花的排列经纱根数和筘齿数同时进行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9: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2 t5 x7 ^+ [
三、色织物的规格设计及上机计算3 X6 D$ x6 Z$ m; M; U
1.确定经纬织缩率
8 p# A% @3 |' `. G8 v2 y经纬纱织缩率的大小将影响用纱量、墨印长度、筘幅、筘号等的计算。经纬纱织缩率计算方法同白坯织物。
" R; `: @) k$ Q% A' j! q坯布经过整理后,纬向收缩程度称作幅缩率。5 g0 q+ V, W8 f& M+ z0 q; {1 ^
幅缩率=(坯布幅宽-成品幅宽)×100%/坯布幅宽* ?3 T. M# K: W" E
由于整理工艺不同,使产品有不同的幅缩率。整理工序多,幅缩率大。织物的密度和组织对幅缩率也有影响。如用同样粗细的纱线织成的织物,密度稀则幅缩率大。浮线长的织物松软,幅缩率比平纹组织的织物大。织物原料不同,幅缩率也不尽相同。! l* Z; c; x. q4 _3 I8 _
2.确定坯布幅宽
4 \) `: l5 T- G' i% w2 P$ d. r) {, u色织物有直接成品和间接成品之分。直接成品是指下机坯布不经任何处理或只经过简单的小整理(如冷轧、热轧)加工的产品,其坯布幅宽接近成品幅宽或比成品幅宽略大0.635~1.27cm。间接成品是指下机坯布还需经过拉绒、丝光、印染等大整理加工的产品。间接成品的产品幅缩率较大,坯布幅宽比成品幅宽要宽3.8~7.62cm。) T+ ^( m* {4 G! Y9 O/ P
坯布幅宽=成品幅宽/(1-幅缩率)= 成品幅宽/幅宽加工系数+ p9 T# W6 r9 {; f# k# k' e; m
3.初算总经根数- L/ q% K6 g# A; g  H/ _# |
各类本色棉布的总经根数,都有国家标准。但各类色织物的总经根数,现无国家标准,因此各厂可按生产实际自行决定。
+ d" H8 G( X0 [1 a& m总经根数=布身经纱数+布边经纱数=坯布幅宽×坯布经密+边经纱数×(1-布身每筘平均穿入数/布边每筘平均穿入数)
* [) u: ~  ]/ I3 D5 B, |总经根数、每花经纱根数、劈花、上机筘幅、筘号、每花穿筘数等项技术条件是彼此密切相关的,变动其中一项,则与之相关的某些项目将跟着变动,所以在设计中可能需要反复计算。一般对总经根数先进行初算,而确切的总经纱数宜待下述有关项目确定后再决定。初算总经根数公式如下:
2 o8 W1 o8 p+ n: n, X3 w$ b总经根数=坯布幅宽(cm)×坯布经密(根/cm)7 L3 C7 l7 D2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9: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c% q. d& M# {2 Z% H4.初算筘幅2 l4 H; P/ ?7 C5 n! n
织物上机筘幅,先按下式初步确定,待确定筘号后再修正。
$ z' |& o) V. |. u+ {- H4 W0 i初算筘幅= 坯布幅宽/(1-纬纱织缩率)" c+ @$ o1 C, c7 \
上式中的纬纱织缩率一般可参考类似品种确定。例如,涤/棉府绸规格为:13tex×13tex,440.5根/10cm×283根/10cm的纬纱织缩率为5%。' Q+ v1 s! V  Q1 ~4 w
5.每花经纱根数及全幅花数的确定
' }- l' W1 W9 j" y# ^每花经纱根数,即每花的配色循环。如果是本厂设计的样品可从设计人员处查得。对来样可由分析来样或先量出各色条经纱宽度,再乘以成品经密求得。5 P: l4 F( o; P8 X
各色条经纱根数=成品色条宽度(cm)×成品经密(根/cm)
  H$ X8 B' E; V. a, C或各色条经纱根数=成品色条宽度(cm)×坯布幅宽(cm)/成品幅宽(cm)×坯布经密(根/cm)% {' C' \+ n# @- C7 Q6 g  T  Y
如某色条成品宽为2.54cm,坯布幅宽99cm,成品幅宽91.4cm,坯布经密为393.5根/10cm,则:
$ v* W& ?  i& C8 ?& g3 b色条经纱根数=2.54× 99/91.4×39.35≈108(根)
3 k" q& q, I( X$ E4 l9 u4 |3 ^由上式算得的根数应根据组织循环经纱数、穿综、穿筘等要求作适当的修正。
- T3 b# i3 l0 _8 p8 q4 b同样,可用分析和计算的办法求得纬纱的分色纬数。在单面多梭箱织机上织造,应将算得的各色纬纱根数修正为偶数。
, }% d' X4 I- {: [总经根数除以每花根数等于全幅花数,遇多余或不足的经纱数时,可采用加减经纱数补足。
0 U' U) M: O0 P4 W(初算总经根数-边经根数)/每花经纱根数=全幅花数+多余经纱数(或减不足经纱数)
" ?4 j0 h1 u2 U(6)全幅筘齿数的确定:9 B$ ]$ l0 Q8 I! Z; K! _8 J8 o
① 当产品的全幅经纱每筘穿入数相同时:
  q4 q3 c# w& l/ H% P全幅筘齿数=布身经纱根数/每筘穿入数+边纱筘齿数4 C' ~% `0 {$ W9 ?. X/ d" I" p
② 当产品采用花筘穿法时:+ u6 R( p3 y. {, q8 y$ Y
全幅筘齿数=每花筘齿数×全幅花数+加头的筘齿数+边纱筘齿数
% r3 u" L( ]% L% L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9: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0 U( |( z% q* f7.筘号的计算
# s4 `' w# _. Q+ h可参考本色织物的筘号计算。计算后的筘号应修正为整数。据经验,当计算筘号与标准筘号相差±0.4号以内,可不必修改总经根数,只需修改筘幅或纬纱织缩率即可。一般筘幅相差在6mm以内可不修正。修正筘幅的计算公式为:: F* m  C1 B4 h9 E1 U
上机筘幅=全幅筘齿数/筘号×10: z( ]3 h- i6 V) U8 Z/ X
如已知某提花织物的坯布经密为346根/10cm,纬纱织缩率为4%,经纱平均穿入数为3.86根/齿。则:
' v7 j- i. a3 _2 [1 I: `) O筘号=346×(1-0.04)/ 3.86 ≈86
6 i9 [4 w" r7 _5 V' `$ k3 [又如已知某织物的总筘齿数为2134齿,筘幅为101.3cm,试算筘号为:
/ U+ U1 }0 u( {筘号=2134/101.3×10=210.64 G1 {- i; l0 k0 m9 V. `
筘号取整数为211#,因此修正筘幅为:
5 M4 E* _8 S" o2 {* D/ n2 M5 O筘幅=全幅筘齿数/筘号×10=2134/211×10=101.1(cm)/ B, b" E% g$ M% Q  _
其筘幅修正量为:101.3-101.1=0.2(cm)。因0.2cm<0.6cm,在筘幅的允许范围内,所以不需修正筘幅。) z/ J3 N  G: J  _8 G6 J3 e. h) n
8.核算经密
# g% T- o$ s) }8 U8 p3 A因为在确定筘号时,有可能要修正筘幅、总经根数、全幅筘齿数等数值,所以最后要核算其坯布经密。: `7 Z7 _9 N7 U! {
坯布经密=总经根数/坯幅宽
# y4 l! g/ W2 J- }* W本色棉布技术标准规定10cm的经密下偏差不超过1.5%。色织物一般控制在下偏差范围,以不超过4根/10cm为宜。如果由上式算得的经密与任务书中坯布经密的差异在规定范围内,则计算筘号前的各项计算可以成立,否则必须重新计算。
4 V6 Y, K2 b* W, C) b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9: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2 j) L6 M0 t3 O  f3 _7 [9.千米坯布经纱长度的确定:
! b$ r: S- P0 X: g. L① 计算千米经纱长度是为了确定墨印长度及计算用纱量:" G0 a1 K0 w: h6 c, @. d' N' E" n
千米经纱长度= 1000/(1-经纱织缩率)
2 G' l+ h2 {0 U9 ~/ ^9 t② 落布长度:
, N8 A# T3 h4 h0 x# U7 V# A7 T) x, j. _落布长度=坯布匹长×联匹数% l- ~5 f- U  J7 U& `$ I3 f
凡需经过大整理的产品,落布长度公差为+2m或-1m,不经大整理的直接产品,落布长度只允许有上偏差。落布长度还可按下式计算:  H4 m( {8 b: a0 F9 D) X
坯布落布长度=成品匹长×联匹数/(1+后整理伸长率)
! c$ r* \# b5 {* S  v* s+ R% I或坯布落布长度=成品匹长×联匹数/(1-后整理缩短率)
& M$ g. Z2 d5 ]3 b3 W9 m9 d式中后整理伸长率(缩短率)是指后整理的伸长量(缩短量)对加工前原长的百分比。: F, z- |3 S. i) Z  M2 R
③ 浆纱墨印长度:
5 k7 p( G  m  {" J* W浆纱墨印长度=千米经长/1000 ×坯布落布长度=千米经长/1000 ×成品匹长×联匹数/(1+后整理伸长率)
/ S; U) F6 q0 r或浆纱墨印长度=千米经长/1000 ×成品匹长×联匹数/(1-后整理缩短率)% k5 {- K+ q4 n7 `8 C7 I8 i' Q( e
(10)色织物用纱量计算:色织物的用纱量计算,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 W! K* {8 ^, @6 A5 D7 s+ |8 X6 {① 按色织坯布用纱量计算:凡是大整理产品,按色织坯布用纱量计算,并且可以不必考虑自然缩率。- R/ l2 v8 i1 z+ R& W
② 按色织成品用纱量计算:凡小整理产品,拉绒或不经任何处理直接以成品出厂的产品,均按此类计算,计算时要考虑自然缩率、小整理缩率或伸长率。
7 |3 k( ?$ U0 P* Y* z3 k3 M③ 按白坯布用纱量计算:凡纬纱全部用本白纱的产品,计算纬纱用纱量时,它的伸长率、回丝率需按本白纱的规定计算。- H. A* _" d$ g8 w$ R1 B3 r1 ^* ~
用纱量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结合生产任务制定分色用纱量,供填写发染单时用。用纱量的计算,各地区、各厂不太一致,但基本计算公式是一致的,色织坯布用纱量计算公式如下:
' d7 o2 [2 S7 Y! L, w7 s* Q色织坯布经纱用纱量(kg/km) = 总经根数×千米织物经长(m)×Tt/{1000(1-染纱缩率) (1+准备伸长率) (1-回丝率) (1-捻缩率)}
9 a9 }) s$ j" X1 g. q3 ]% Z/ ]色织坯布纬纱用纱量(kg/km) = 坯布纬密(根/10cm)×筘幅(m)×Tt/{100(1-染纱缩率) (1+准备伸长率) (1-回丝率) (1-捻缩率)}" U$ a2 Q4 F4 A1 h: R( W) @: u
色织成品布用纱量计算公式如下:8 Q; y, M0 _- H& D9 E
色织成品布经纱(或纬纱)用量(kg/km)=坯布经纱(或纬纱)用纱量(kg/km)×(1+自然缩率)/(1+后整理伸长率)
5 @, T* f% O' r/ A4 g4 G9 s) H或 色织成品布经纱(或纬纱)用量(kg/km)=坯布经纱(或纬纱)用纱量(kg/km)×(1+自然缩率)/(1-后整理缩短率)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8 19:5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