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W- y8 u' E# W( ~: g% O) V精梳毛纺织引进设备值车工作法,李景云,PDF。29M。
4 v7 c$ l# |' g# L* \7 q内容提要
. b- U1 ?! p! h/ U/ l/ P本书分生产基础知识和值车工作法两部分。生产基础知识概括介绍了毛精纺原料及工艺流程情况,毛纺织各道生产指标、定额、工艺参数、工艺部件及温湿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常见疵点及预防。值车工作法按工序分应知、应会两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知部分主要讲述各工序的任务、目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应会部分讲述了操作、巡回、清洁、防疵捉疵、交接班及测定计分等内容。
. E m+ s3 Q# f, m本书可供毛精纺行业新型纺织机运转操作技术管理人员、操作员、值车工学习,也可作为毛纺织厂规范操作、组织培训的参考书籍。 ( J; t+ b8 T2 M
参加编写人员:王国良 孔繁明 左希玉 孙宗明 李景云 赵之野 董茂芳 韩振海。 ( w9 x- A- U9 n. j2 I+ q1 j, }
目录 # |3 B* a* _' g. U& R" C1 M: ]
第一章 生产基础知识 + t, r; t9 Q1 b) v' |$ p
第一节 名词术语
9 S5 i1 P- e1 F' w8 Y' }8 d- J第二节 精纺织物生产工艺流程 . Z, I# I$ ^4 l% }$ Q) [# T9 C+ }
第三节 几种纤维的基本性能
; e- Q5 O& p! A p8 M W. O第四节 毛织品品号、纱批编号办法 9 y1 W. L& ]7 o+ s- O9 j
第五节 各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
$ a, c- O+ n- `一、前纺生产指标和定额 " Q0 R6 O: O. X% ~ `4 y, I* j
二、细纱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
' G/ i, x v7 \/ l三、络筒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 : S& }4 R c7 f% x1 q
四、并线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
- D3 n9 h7 b9 R8 C. \4 E" D# Q* ~$ \$ h五、倍捻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 ?2 Y- N5 E' U7 j
六、整经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
1 T- S+ ~% _ |" \9 a7 a& W( N- y七、织造工序生产指标和定额 3 q! S8 q, @9 S v5 ]) p: `5 z
第六节 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 { D" |/ L1 P: q" ^
一、前纺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k! Q2 b4 S0 W
二、细纱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j3 d5 v0 c! Z. J; n" z三、络筒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8 o5 N; ?# Z; B& U, V( t% ^7 {4 f
四、并线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 [: p& d! U! i. z7 Z
五、倍捻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0 V4 O/ t3 Q2 ~" d; l六、整经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7 e3 L: T# V4 J
七、织物组织规格和织造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 r3 V/ I' p! L0 K& V第七节 各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U: E \1 q8 y3 ?. s: _一、前纺各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O7 Y9 G$ M2 ~/ v
二、细纱各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6 |. A) }/ V6 _* ]
三、络筒各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A7 \7 l- B& f3 L6 A
四、并线各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 B6 z# q8 A2 |五、倍捻各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t0 J( Y- f* c, t( T六、整经各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z9 w+ f7 G# Y+ W; Z七、织造各主要工艺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7 O) `4 v* U2 X4 Y" f9 o; d9 V
第八节 常见疵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 R# u! r3 m$ q5 l" _1 r/ M一、前纺常见疵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 u+ n+ c" y; c5 a
二、细纱常见疵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 q( h1 _2 `. Q. B1 s& j! ^
三、络筒常见疵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 v! g( r; ?( q2 U# k( H6 B0 E% U B四、并线常见疵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 g0 J- j0 S4 Z7 }( b五、倍捻常见疵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 Y; H0 Y5 ?. T
六、整经常见疵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2 h& o& u0 @- K+ i七、织造常见疵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 B2 [8 v! A4 L/ R第九节 温湿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 ?: V0 `) {* \7 d$ t' u' F. t第十节 安全操作规程、文明生产 ( j6 {$ D9 @& Z& [# b
7 f& K2 V2 p2 d: z第二章 HM-6型混条机值车工作法
# @$ e9 j$ E1 o; v* h5 l第一节 应知部分
2 U4 V, w0 m5 m一、混条机的任务及目的
) g$ o7 [, v/ S二、混条机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 h. ^$ a( w! A* q1 S2 p
三、电控箱面板及塔灯说明 $ U! y$ G9 }: P$ ~+ \
第二节 应会部分 * f. q. {4 _0 M/ o
一、开关车操作 6 O: [( O! g: E
二、单项操作 + `( t$ Q" z0 s! d1 u$ x
三、清洁工作 8 R7 S* @3 Y7 L/ b- ?( I
四、巡回工作
, R2 L* F& i' Z! v( ]6 x. Y五、防疵、捉疵 ' ]2 l6 h, _% \7 N
六、交接班工作
. S3 ?2 }% d2 l: d; h3 h七、操作测定及计分标准
% z6 p' O- ?" v( y- b9 n第三章 HLE-6型、HG-6型针梳机值车工做法
D; y/ f' j; O9 _9 x第一节 应知部分 ) F) ^# s" c- f3 K0 Y; w, e
一、针梳机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 n* `: h; g6 R+ o( i二、针梳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 o- s+ ?& ~: P" Y/ e7 o. D9 i三、电控箱上面板及塔灯的说明
- L2 K" T# w3 ^& z9 l第二节 应会部分
) B* Y+ j' H0 I4 W2 x3 `& s一、开关车操作 # T" B. y5 c* }! l( S) W$ O8 q8 b
二、单项操作
& P* P2 J: q: Y& o5 [三、清洁工作 5 K5 C. R9 d! n
四、巡回工作 4 l4 t- G' N! Q$ O6 o9 l' c
五、防疵、捉疵 ; X; t, y( W9 i: n2 Q
六、交接班工作
& P4 d; m* @3 H; Q+ H七、操作测定及计分标准 ( q8 q0 }( U# @ i7 {
第四章 HF-5型粗纱机值车工作法
- J3 Y5 k3 Y k% q" J第一节 应知部分 / m- m' |3 @$ @0 y& E/ A2 i2 B a
一、粗纱机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 `! c8 Y: C9 o+ G
二、粗纱机的主要机构及作用 - s- v( S x8 D8 w% }
三、车头部分面板及塔灯说明 ; @3 @" F* y2 s. y K
第二节 应会部分
; y: x" H7 U1 Y# U: u7 a一、开关车操作
0 z! d+ A# {; a" R, j; S二、单项操作
1 [( F0 F4 G- x& c' b4 h2 s三、清洁工作
; d( a' J8 k I/ r2 F四、巡回工作
4 m0 y/ }4 l: ?* |五、防疵、捉疵 5 W/ j2 g N9 _6 G
六、交接班工作 : K+ f/ E& t( P/ K6 b
七、常见问题的处理 # e+ N+ W7 G+ C
八、操作测定及计分标准
! P& B4 b+ L6 g% ]: `6 t% c第五章 421E型细纱机值车工做法 0 H% t5 \/ g# j. O) }8 E/ J( H% j
第一节 应知部分 5 c0 x1 z0 m4 z6 e
一、细纱机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 F8 v$ T+ j1 A' R二、细纱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9 l% s& G+ z$ w5 \8 B% v三、车头部分面板说明 $ j# X k, \5 d! {+ j
第二节 应会部分 ! n0 x6 Z% q! {& N! T
一、开关车操作 8 j3 O; b1 z5 X. D1 o) W
二、单项操作
+ O6 n7 D" d6 P; \0 u三、清洁工作 & H. k; k& K& ^ E) Q9 O4 |
四、巡回工作
$ Z4 Q% f% Q% Z! \+ n, c# h$ X五、防疵、捉疵
& C( F+ D; C5 y) f' n# {5 W2 _2 V六、交接班工作
" Z" m" R+ t+ I: J七、工作计划性 . T1 ?* ?* s) @ G1 A* H. W
八、操作测定及计分标准 * H' c$ j, t; ]4 @1 A
第六章 No.7-Ⅱ型络筒机值车工作法 ' S) g5 e3 \) Q* d+ H0 p* m7 k( k
第一节 应知部分
- j+ p Q2 ^6 T0 K2 a$ }一、络筒机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1 J$ i6 Q R+ w: C二、络筒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3 F9 L" V l6 G# H. [
三、车头面板说明
' E" _4 l+ A$ w/ J) D6 y1 u% E8 l第二节 应会部分
! C" X+ K# H1 s2 j一、开关车操作
; F, S+ H2 S! v4 I. {二、单项操作
8 D6 M9 _! s% l, {, g三、清洁工作
7 N2 u# U2 S8 X( O# t四、巡回工作 3 |! ?; B7 n8 ]
五、防疵、捉疵
3 ~# I: _3 o& Z) i: N* S. M六、交接班工作
. V0 I; {3 W4 b g5 Y$ d七、常见问题的处理 . g0 m4 ]. d# \9 m2 D$ z+ x/ e
八、操作测定及计分标准 , V0 x5 K7 O. Q9 b/ q/ C* c, G% g
第七章 No.23型高速并线机值车工作法
% ~9 \& ]: Z, y) v* ?第一节 应知部分 3 J3 f) m1 ~9 G
一、并线机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3 U; K3 v2 Z* O4 ^2 m u
二、并线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 [6 g' I* y4 r) N+ P7 x
第二节 应会部分 6 g$ U/ @4 i l3 w
一、开关车操作
5 p$ x* q2 f# w8 Q二、单项操作
6 a4 G- w2 R; @/ F三、清洁工作
7 A/ a2 ] v. r0 H! `四、巡回工作 ; i& N" f1 T! I3 ~: v! O I
五、防疵、捉疵 + x7 ]1 N0 S- ]3 n" N8 V5 x
六、交接班工作 2 k2 B/ C; K3 R0 B, b
七、常见问题的处理
" Y( G9 g, d! D+ Q5 s八、操作测定及计分标准
0 s1 ]$ M/ S# {1 q第八章 No.368型倍捻机值车工做法
' @; r5 |# m; f" ~. T. ^第一节 应知部分
' `+ ?6 y. l7 v! X* L一、倍捻机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 Q; c9 h. \, i) J3 k
二、倍捻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 I0 A6 z& E9 V5 F, P9 N7 V
三、车头部分面板说明
; `5 L9 n' N; S, i$ @2 O/ T9 h5 d* c; M第二节 应会部分 \+ s4 X9 @* U, K# L
一、开关车操作
& t$ w) C7 K. f8 A- n7 O. b二、单项操作 # m3 G9 R- o: [3 ~
三、清洁工作 7 S: m/ ]' V; q& ~) N/ Q; c% O# m
四、巡回工作 - @/ ^' @; B9 j; e3 K
五、防疵、捉疵 4 s2 T9 Q# J6 J# ]- t
六、交接班工作 , D6 K* ?; X6 w3 ~0 _, [) h5 m) O
七、操作测定及计分标准 # e# E; Y( b5 V
第九章 M2000F型分调整经机值车工做法
# O$ `2 @6 Z; a' p第一节 应知部分
- d: F1 \1 Y* S# d4 L/ g一、分条整经机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3 S. U6 P6 ^: g' O7 w' e二、分条整经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 \5 h+ g" S* R1 R$ i, v% v& x
三、车头部分操作面板说明 4 n( |% ?: I1 ^5 w2 G2 Z2 g3 r
第二节 应会部分
T( b% n: K/ Z" l) P一、开关车操作
% d# \) N1 J: W二、单项操作
' F# D/ G$ h+ D+ o& g1 W* W三、清洁工作
5 _/ |1 u4 n0 C$ X, j# Y- K/ [四、防疵、捉疵
+ p( k0 H! I( \( ?3 O& o% M# d五、交接班工作
& j" D% |! K: @- V4 q; n9 C/ k六、操作测定及计分标准 # d4 l0 i8 |0 c; f' v
第十章 GTM-AS型剑杆织机值车工做法
# Y0 U6 m* o6 z9 W% B+ R, V第一节 应知部分 6 ^% R2 w1 e1 G/ U Q2 g
一、织机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C; ?2 _; [$ H8 r' Y4 f/ }3 ~二、织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 S: P7 C$ h6 i0 i# T) T4 a# w) ]三、车头面板部分及塔灯说明 5 R% y4 C2 ^- z, e
第二节 应会部分
( P6 S' G& k) ?9 W% r5 ]一、开关车操作
# U# k+ E7 O' S$ G% Z7 j6 \) t二、单项操作
; c O* U% o2 x) ]& ?/ J三、清洁工作
+ T0 T* x+ U1 T! q6 X四、巡回工作 8 [& l5 c& r, V
五、防疵、捉疵
" r* M; b3 U* i六、交接班工作
, z' z R3 I- {; N3 p* U/ s' M3 a七、工作机动性
3 \; \ Z4 Z4 C八、操作测定及计分标准218
1 Z- J+ L' s)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