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钟茂兰,范朴,PDF。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电子目录,23M。 4 ^ U4 t& {2 G3 |; m& o8 n6 Q; J: H H
内容提要
* D& ^" @& B* F8 D; {7 b8 q本书介绍了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内涵,具体介绍了民间剪纸、民间皮影、民间织锦、民间印染、民间刺绣、民间年画、民间陶瓷、民间雕塑、民间编结和玩具等各类民间美术的历史、造型特点、制作工艺、技法、地方特色等,并收录了大量各时期、各地区的各种风格的代表作品。
6 W0 }4 V; h: d7 K& N/ U) r, b本书语言生动,图文并茂,是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定教材,也可供美术工作者、美术爱好者阅读。
7 W9 W: k' J2 _8 k目录
- c. A) N" |6 h4 x( |/ u第一章 民间美术概论 14 : @9 w8 @) E& Y! V1 g& n
第一节 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意义 14 & b3 `/ Q3 a) [% m* \
一、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璀璨的明珠 14 " m5 ]3 C0 a# M3 Y/ e
二、工业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带有饱满情感容量的民间美术 17 " k- t' r3 ^- W2 r2 C; j$ f
三、民间美术的学习,是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17
1 }' ~. X: h; q8 H' k 第二节 民间美术的特点 18 4 w' g" C3 D& _' n7 c6 {2 V
一、民间美术是根性的艺术、母体的艺术 18
8 D7 _" L i/ u" m A2 q3 L 二、民间美术群体性、区域性、自娱性的特点 19
2 R z2 Z/ }' s( v) \1 R 第三节 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24 1 w+ x6 s% ~ `( ~
一、岁时节令 25
# [" u, Z/ Y5 r# V! N 二、人生礼仪 27
% x; ?: p+ ~% ]9 @ 第四节 独立的符号系统、含蓄寓意的表现方法和多元的造型方式 29 : C/ _( ]% p( F9 q1 {# f) a- ]
一、独立的符号系统 29
( l3 \+ g6 a" F( Z( k% ? 二、含蓄寓意的表现方法 32 3 h o$ j1 ~9 @( k& o4 |
三、多元的造型方式 33
6 ?& u2 ^4 e- ~2 A7 ^& _第二章 民间剪纸 38 & X& w4 ~8 W" C5 @5 V( u' k* n
第一节 民间剪纸的历史 38
1 u$ @5 Z+ S, z" ~! n4 r9 | 第二节 民间剪纸造型特点——影像造型 42
7 R+ a* W# c9 u1 I L6 S* m( T 一、影像造型的艺术魅力 42
) M6 [1 t) N7 j6 D, r 二、动态特征的表现是我国影像造型的突出特点 44 5 d, U1 L' V3 d% O4 o
三、民间剪纸继承了影像造型对动态的夸张 45
/ d% }3 I7 g2 n' [8 o# n' x; m 第三节 民间剪纸的工艺、品种和地方特色 46
( g8 i+ U+ ~) W( ?) d6 o 一、民间剪纸工艺 46 & x! P3 f& z% e! G5 g. _( `
二、民间剪纸的品种 52
5 f$ R+ {7 I1 {% ~" A( l 三、民间剪纸的地方特色 56 & N) x, L( R2 ^
第四节 民间剪纸教学案例 66 ( {" q9 E2 i. L9 L
一、教学目的 66 # w H; z3 Y! | k$ X5 R2 u- Y
二、教学方法 66 * c: E7 p* Q1 U. Y+ w. C
三、学习民间剪纸应注意的问题 67 6 P/ p) C9 w: G7 n! h* n
四、剪纸创作范例 68
* y& A c% j( r6 ]0 g8 V第三章 民间皮影 70 3 ]$ n* P# U7 J, i. O; T; ]
第一节 民间皮影造型特点 72 1 @4 T8 ^5 [6 b* y
一、头茬 74
& a& e( ?/ v1 o8 A. Q6 u 二、身段 77 % Q7 K3 x, M" F( t
三、衬景、道具 78 & {* u+ T3 P# Y
第二节 工艺制作 80 & N# R- A( | I, O z2 v. N8 m
一、原料加工 80 * I' y5 J1 W0 M& u% i
二、落样 80 2 j: q: T# z) U- \' r
三、雕刻 80 0 l: n- n% a/ I( v& C( F7 J2 A
四、敷彩上色 81
* C- G- P* e: w/ R+ A1 o4 W 五、出水定型 81
$ g% c0 x1 d- K# ?' z/ b8 H# v 六、装订 81
+ ?% ~- ]% p) X( }2 y 第三节 皮影流派与地方特色 82 ! `4 H( L8 Q. y: R' _! w2 K* i
一、陕西皮影 82
! H, ^! \: N8 ?8 G 二、唐山皮影 85
. d1 B4 J- i' d$ i/ M 三、四川皮影 86
1 Q2 q7 k _$ x' c$ X4 T4 K( }8 `第四章 民间织锦 91
0 \) T- L$ S1 y* A n$ I 第一节 民间织锦的历史沿革 91
$ [" t5 m" E& `* d" n! W6 a 第二节 三大名锦 93 6 W$ n$ A* V* V" R
一、贝锦斐成的蜀锦 94 : Z& {0 X) B' F+ a, l8 G% B9 j7 r
二、高贵淡雅的宋锦 95 4 F9 K1 Y: k' W# K
三、华贵富丽的云锦 97 % z, [5 m) e$ a( E8 u- I8 f1 L6 X2 A
第三节 少数民族织锦 98
; f$ A, `5 v1 w8 j0 O) K, l( t 一、庄重大方的壮族织锦 99 ! J6 r; y S; E! v0 r
二、富丽沉艳的土家族织锦、苗族织锦 103 3 A' P: F2 e* c+ z5 A
三、原始古朴的傣族织锦、景颇族织锦 111
* S3 [' S9 x8 D3 F; M, u第五章 民间印染 118
9 j+ f% i4 W5 C0 E4 p) F n! Z 第一节 民间扎染 118
9 B B8 q$ x) { 一、民间扎染的地方风格 119
. V: o, V" r5 g- m. | 二、扎染的基本技法 123
8 V8 h1 w; r% A) I- y6 c 第二节 民间蜡染 134 $ ~& N6 |/ H* ~; a) ~
一、蜡染的历史回顾 134
3 E8 ?% D( Y; W" ]% q, @& I1 l 二、民间蜡染工艺 136 % k$ _3 v& v# b5 R* ^
三、各地区蜡染的装饰风格和特点 138 : I5 @) B# r) L( m, V! I
第三节 民间夹染 142 , f& M$ V) [5 n, a& G
一、夹染的历史回顾 142
! [2 [ k0 p! ~ 二、夹染工艺 144
/ c+ U* |) f! \0 C7 _4 m 第四节 民间蓝印花布 146 8 r# U( ? I! ]. E P$ |7 X+ {+ T. i
一、民间蓝印花布的艺术特色 146
, c6 ` |& |1 S, Y2 M2 f 二、灿若群星的地区风格 148
[/ U( N7 q% k; i 三、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 154 : Z# L0 ^7 \( D$ S& \/ a: L
第五节 民间印染教学案例 156
: ?/ `& S0 V/ r( U& h 一、教学目的 156 4 d$ [( E- d: c3 Q6 K
二、教学方法 156
; f* l! E$ Y% p" z8 o) }) b# ~第六章 民间刺绣 158
x' y- P6 w) W* l3 \ 第一节 民间刺绣的历史沿革 158
- {6 L1 e8 D* @! A 第二节 民间刺绣的基本针法 159 " \ v- w! M v. i$ S$ n
一、锁绣 159 ! H, l' F, U% y: g
二、齐针绣 160 * \0 `0 |+ E. w4 N. j
三、铺纹绣 161 ! f# {1 Y2 y9 @1 n* c
四、打籽绣 161
# i: W% Z8 v C' u( b# ]$ Z- I3 k) t 五、补绣 161 . p( z1 J( w. u3 Q8 }
六、钉线绣 163
5 Z) \* y" g9 o1 U" k 七、纳绣 163
* @$ h! G: V8 \( G4 t* [+ I0 `5 y 八、连物绣 164 7 k$ Y( C. z. z* ?
第三节 四大名绣与民间刺绣 165
. |0 o/ C k$ p# ]* ~- _( i 一、四大名绣 165
: v3 T9 t1 W o( O) | 二、黄土高原的刺绣 168 2 h a' a* d, \2 l/ |
三、神秘华丽的苗绣 174
# K: v4 F$ p1 _8 I5 ^# d: t& b$ x8 q 四、古朴厚重的彝绣 183 + z3 s3 C- p* E
五、五彩纷呈的民间挑花 191
' ^% g$ b* {* }- Q: a( d第七章 民间年画 202
# @% _' d# J( @4 ` 第一节 民间年画的历史沿革 202 ; V+ H% S9 ~- w
第二节 民间年画的题材内容和体裁形式 204
2 J& t0 L7 j# | 一、神仙类题材 204
- j1 h7 U# [) h3 h! s: ^ 二、吉庆类题材 206 % L7 ^8 }4 L2 m8 {
三、小说、戏文、故事类题材 206 ! B+ C5 ^+ T& Y+ F% J9 h- ]/ @
四、风俗节令类题材 209 ! p. k6 l M+ i3 D1 V5 t: P
第三节 民间年画的地方特色 211 0 |- E$ [# B7 U9 N; p
一、天津杨柳青年画 211 * p9 m& V8 L% L4 m, m X+ V3 N
二、山东杨家埠年画 212
, d" C# P1 F8 A8 Y 三、江苏桃花坞年画 214
~' \( E* I2 u 四、四川绵竹年画 215
/ l& X9 Q- e7 y第八章 民间陶瓷 220
# a( J/ q- J/ m1 Y4 F6 o1 E 第一节 民间陶瓷的历史简述 220 4 `/ E& J8 t* J- B5 P. T( ~
第二节 民间陶瓷的地方特色 230
: i0 a% C) Q% G2 q9 d, t! h 一、磁州窑 230
, @% C; P( U0 c7 k4 `2 j. @ 二、耀州窑 231 ! N3 p& K4 [+ l, e1 W
三、青花瓷 232 1 l! {% q1 d& S- D
四、建窑 236
% J4 i8 O; K4 z* X& M+ F9 t 五、宜兴民间陶器 237 5 n9 e1 p& E+ M; P
六、荣昌陶器 238
. l' a* Q' T7 O3 N3 z3 [/ a第九章 民间雕塑 240
P' ]3 S( V# ?& M0 G7 m7 ] 第一节 民间石雕砖刻 240 9 _/ q4 i. u3 [2 x( B. q
一、历史悠久的民间石雕 240 4 o2 w* F/ X* i
二、古朴秀丽的民间砖雕 251 5 J) o; M7 L9 V/ P1 e& V$ N2 R3 ]
第二节 民间木雕 253
5 U1 H a. s& k, t% W" P, O. x 第三节 民间面塑 265
* M/ O9 e5 L1 c3 s4 m/ W 一、人生礼仪习俗的礼馍 266 3 t, c' c* X$ i, ` U
二、岁时节日习俗的礼馍 267 & t4 d# G+ I' {& x% O: b
第十章 民间玩具与民间编结 269 9 O5 U; W; a3 R2 |3 J" @0 H* u1 t& t
第一节 民间玩具简述 269 4 y# H( O" `" p# k( X& y4 L
第二节 民间玩具的类别及产地 270
6 s7 j3 x+ p6 d, \) T" b% i- A 一、塑作民间玩具 270 ( J0 ?1 N0 g" M/ p2 W/ z& ?
二、缝制民间玩具 279
6 l# v M% M3 {0 {# ?/ q- t% } 三、编结民间玩具 281
. \' Y: S6 V1 R% {' n! ?; K# r* H 四、雕刻民间玩具 282 * i, t6 ?- Q1 P* R4 L1 n
五、裱扎民间玩具 284 % Z/ G4 ]3 z* X, _, C5 ~
第三节 民间编结 285
1 Y0 _2 ?" \/ e4 A( e6 T# | 一、民间编结简述 286 - h( X6 Z5 ]- ^/ P' P
二、民间编结的种类和产地 287 参考文献 296
; G- T2 t {1 }*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