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P1 m$ Y- X" t/ b. v3 ?竞争优势能否长久?! Q, ^6 V0 |$ ]
* i% v" e7 p1 a" {, P+ a) g
国内棉花价格下降,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增强,那么,国产纱能否夺回市场?国际市场竞争力能否提升?多数企业认为,国内储备棉的轮出增加了纺企原料的可选性,棉价的下降直接降低了国内棉纺企业用棉成本,缩小了与进口纱的价格差距。在外棉、外纱价格变化不大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国内部分订单回流,有利于国内棉花、棉纱出口,增加国际市场份额。但也有企业认为,储备棉轮出短期来看对市场影响较大,长期来看则并不明朗。
0 A" t Y" s# F. S/ g5 P有企业担心,棉纺行业的生存关键在于下游市场。现在市场信心普遍不足,且国内储备棉价格下降,很有可能出现国外棉花、棉纱价格相继下跌,那么,国内棉花、棉纱去库存会更加艰难,若新平衡达成,国内棉企、纺企很难承担新平衡下的低廉价格,企业会陷入更为恶劣的竞争环境。" p: {& y. m% o p) b
上海纱线宝董事长吴法新曾多次到东南亚国家考察,他表示,我国棉纺产业和东南亚国家相比,在某些领域的优势可能一去不复返了,特别是印度、越南地区的棉纱产品品质非常好,完全可与国内技术相比较。且进口纱的优势不仅是在棉花价格,而且在用工、用电等生产成本上,我国根本无法与其比较,中低支纱市场被进口纱占领是大势所趋。* d8 G& Y( Z: D1 \) d6 l
而对于生产成本优势明显的新疆纱,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仅仅是暂时的乐观现象。目前,国内外棉纱差价减小,这是因为政府有形的手调节的,新疆棉纺织产业巨大的财政补贴,使其价格能够与进口纱抗争。对此,王功著建议,对于新疆,我国应当提出连续性的产业政策,使得大批在新疆建厂的棉纺织企业能够实现持续发展。
; O$ P) F, \& N. y( j9 S2 S3 E那么试想,如果一旦财政补贴没有了,进口纱与国产纱的争夺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完全实现市场化竞争,在常规品种领域,可能国产纱要让位给东南亚这些国家,随着我国纺织技术的不断提升,一些低端纺织品产能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是必然趋势。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把相对缺乏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纺织产业转移出去,放弃低端产能的竞争,也是一种调整。”) f- O1 s) |4 Z# @/ z1 z
/ q T4 m9 r. A( E0 y0 J9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