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饰文化] 服饰心理学,华梅,ceb、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2 10: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服饰心理学》,华梅,ceb、PDF。2004年,服饰文化学丛书,高清,电子目录,6.5M& X! W, s- J* n& L4 H9 \3 H
服饰心理学,华梅.jpg
内容提要
. V  z; J# b( J6 k$ U9 }  U) u《服饰心理学》是“服饰文化学丛书”中的一册。8 }" z7 ]( V& c( {3 |
作者在多年研究服饰文化学的基础上,以人的着装心理为轴心,深入探索了着装形象的精神内涵及服饰发展、服饰评判的社会心理趋向,并建立起自己独特完整的服饰心理学体系。具体内容包括:服饰物质与人的意识活动构成的心理反应,服饰与人的三大心理环流体系,服饰设计心理,服饰着装心理,服饰评判心理以及服饰心理的现实观察与研究等。
+ V2 `! I8 x# O+ L《服饰心理学》可作为高等服装院校服装专业的辅助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大学生、服饰文化爱好者陶冶情操、提升自身修养的参考书。
/ g* C8 J4 K9 Q. n+ }目录! X  P- @2 D& ?1 @( z
绪论1' ], h: c( z" ]9 g4 l5 V
第一章 服饰物质与人的意识活动构成的心理反应7/ |3 L% J+ T6 Y# h$ O
第一节 着装过程中多重心理活动的因素 / 7
9 H6 \/ p9 Z2 M  ?9 T一、以人(拟着装者)为着装形象主体 / 83 |* c( @! r0 u% {, c2 X
二、以人和服饰共同组成的着装形象为主体 / 8: W# P5 C, o; g: M; \
第二节 服饰心理因体位变异而变异 / 9
$ x) h3 M' j& x$ A4 c; F! c一、主动选择 / 9
. f; S  Y6 \3 [/ @) [二、被动受用 / 10
/ E4 B6 k3 s6 O& N7 o. E0 W9 K4 U第三节 着装心理中的差异寻求 / 11- {$ x: z2 Q. B) w
一、区别于异类 / 11
6 g" F( T8 Y$ A2 j0 H+ J二、区别于同类 / 14
' h; ?, o/ e1 a三、区别于原我 / 16" i, E& f8 t" ?- L. H% `' W
第二章 服饰与人整体性决定于三大心理环流体系19# I+ G2 |! _- p9 Q$ E
第一节 第一心理环流体系———人与人 / 19
0 s2 _. W; n: W5 p. T一、自我欣赏———由人本体(自我)回到本体 / 20, L& W! Q) S" o0 z- m6 o; t2 w
二、扩散展示———由人本体辐射到受众 / 23
7 V+ {  T+ i' M5 Q三、搜集采用反馈信息———由受众体回到人本体 / 26
+ }+ ^7 b' i* x" B: `第二节 第二心理环流体系———人与物 / 30
/ ]/ b5 ]' _, Y一、适应外部环境的心理 / 31+ s4 i# W7 U* f/ p5 V1 W/ N* ]
二、与新事物同步的心理 / 45, a! [, f3 N! r) F5 X! L" I% l
第三节 第三心理环流体系———人本体内涵与服饰的统一49# [' J$ {5 e! O5 ?) S
一、服饰向人本体内涵倾斜 / 51
' s4 d' J# y1 u二、人本体内涵向服饰倾斜 / 55; B1 @) Q" l3 o
第三章 服饰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之一———设计心理57# a" M) f- S! {% f9 C
第一节 追求理想 / 58, a) O' v/ V7 W
第二节 取悦他人 / 60' v7 ~# W/ C4 T4 K, j! E8 t  r) g
第三节 装扮自身 / 62
1 h% `4 f( S# u+ M2 K第四节 维持生计 / 63
: y. C* X/ l1 W第五节 时装设计大师的设计心理 / 63& M) N  j7 E+ K: ^2 Q+ ^
第四章 服饰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之二———着装心理71
9 e  U. `2 o+ B' a. e  U& w第一节 符合行为需求 / 73
* s, d9 F. o. _  ~6 k3 h一、体力劳动者对服饰合体及便于劳作的需求 / 74, U; H" }, z; b4 j
二、非体力劳动者对服饰合体及利于社交的需求 / 76; [" U; ?% n/ A% T. F1 t: l9 R& {
第二节 满足修饰本能 / 78
3 ?& D2 T% ^& i2 M+ U0 M一、求美———寻求理想着装形式 / 78
5 ], H: `& [0 X0 `' ^二、求整洁———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重合 / 85
$ g& r: W+ z2 @三、吸引异性———动物求偶本能在人类服饰中的升华 / 87
  d% q2 }5 u! \% X% ^第三节 显露超群意识 / 97
7 |+ t- r% O, Z- a7 b5 t4 a+ L一、显示个性(人格)———表现服饰中的自我 / 99
" X6 A/ i6 g0 G% h, f二、求新———满足永无止境的好奇心 / 101
1 \, ^) n/ ~3 ?7 I6 t  R- `3 F三、求异———寻求鲜见的着装效应 / 104
; L! h$ N, [  D6 q- j% X8 c2 O: ^% p0 n四、炫耀———有意夸大服饰中的自我 / 108
$ ]& I) L; ]: X6 u五、求怪———人在服饰中的异化 / 115
: O: i' W% P4 D$ F' s! i六、求随意———服饰的自我宽松与自我适应 / 118/ T/ f% S; d$ _4 v* U# \
第四节 减弱社会冲突 / 122
( T: D) C6 w' m: j: ^+ M; b4 e一、求同从众———放一粟于沧海之中 / 123
! o" e' C! H, {3 ~; B4 E+ u二、做卑装穷———尽可能抹去服饰上的金钱印痕 / 1261 \1 B/ _8 C6 W2 n5 a
三、淡化自我———缩小着装者群中存在的我 / 127
& j4 A: K, D% S( u9 E" f- {. F5 D第五节 色彩心理学与服饰色彩心理反应 / 128
: o0 ~, B, _4 P. o' T- i' Z8 q  w一、服饰色彩的特征 / 1290 W* q5 T8 ~& B* A/ B( N
二、服饰色彩的情感负载 / 132
/ ?6 l3 Q- B8 P( p8 w* ]+ S* i三、对服饰色彩的社会制约 / 139
' X' \1 f3 d; @9 G0 x  t' D( Y第五章 服饰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之三———评判心理1418 c. x! {2 M( s8 D7 U& @
第一节 初次见面与首因效应 / 1415 ]) V/ u. d3 b& z: d
一、认知次序中的服饰 / 142
7 z( ]; E: E8 a二、首因效应中的服饰 / 143
: G" X) v' g* B+ Y第二节 视觉感受与想像推理 / 147
% ^3 s# f7 Y5 }# o+ X7 N# K1 }; f+ B一、视觉感受的形象性 / 147) A' c3 V+ k* {$ N
二、想像推理的合理性 / 148# V$ t, I$ n' {$ k+ [1 {6 S( [# f
三、基于现实的想像和推理 / 149& y( x/ A/ x0 n+ ?
四、超现实的想像和推理 / 150, W) n% T6 V. G) }% u$ ]
五、“光环效应”与想像推理 / 151! q: [! o: n7 h
第三节 心理感觉与反应动机 / 1521 o4 q- a* l3 X) T2 |! F/ ]2 b
一、欣赏与厌恶 / 152( o( ^5 a1 g6 A
二、与自己和与他人比较 / 153
+ ]. p# r/ H& z. o% B8 \三、模仿、扬弃、发展 / 155
1 F% L/ L8 M3 y第四节 形象捕捉与即时心境 / 156
" w6 ?, ^6 @1 g6 i2 Z3 G2 i一、有意识注意与无意识注意 / 156- A4 r7 [% }: p, C, R) B- e
二、影响评判心理的即时心境 / 157
/ I9 m. P$ d: B8 j3 ~) U第六章 服饰心理的现实观察与研究159
" }" W5 j& f; k% s' e第一节 回忆过去———对今日着装心理的启示 / 159
5 A: f. y' v" `! p4 b1 P0 {一、那一片蓝天 / 159( M& O5 a# Z4 T" e2 B7 S
二、回到原始 / 160
* R* c. u- j1 v1 h0 V三、远去的手工 / 1616 w3 }8 A8 b: f6 l, r, _4 T9 Q
四、归来兮,女红 / 162: p; `% y$ Z8 P2 p5 g* y
五、想起大唐 / 164+ Q% I' z+ Q1 E# f6 a
六、难得那份静 / 165
% n* O7 i) _) B: c- y七、素朴年代 / 166# I/ K/ y& c" p8 T( X
八、昨夜星辰昨夜风 / 167$ q4 _" x# K" a( i3 W
第二节 针对现实———对普通着装心理的分析 / 169& ^- x1 M; V. k  [& x. T
一、服饰祈福心理 / 169
; \. ]; c; a# w0 m+ R二、假如东施不效颦 / 170/ I, n/ m; x! b7 u6 `- |& @6 ?
三、着装何不求鲜艳 / 1711 h# @9 d# Y) r" m4 r+ G
四、要不要美容 / 172五、人体绘画向往原始 / 173
* N+ Z$ k1 w6 B4 \- R六、观念真的变了 / 174
4 `: X8 e) Z4 s七、景点拍照 / 175
: N" u+ A: M0 t5 [八、宠物也爱衣装吗 / 1770 Q2 p: h7 _! D( v
九、内衣观念 / 177
/ Y" s3 |7 j. c2 |( d8 m4 A十、天赐女性之美———谈女装割舍不掉的透露情结 / 178
- ^2 k. |. D6 m" {' R* @! W8 P  t第三节 观察时尚———对整体着装趋势的思考 / 1806 a% I; r; W( i( _3 l
一、再寻真善美 / 180- {* h3 n8 M- ~1 Z4 D
二、还有淑女吗 / 182
$ @) o9 R" j6 F7 J三、“换酒”千金裘 / 183
* L1 a; p$ X" }3 n* P( _$ o0 S四、谁为谁做嫁衣裳 / 184
; L: F/ V- q3 ?: r5 i* `; `五、爱情信物也虚拟 / 186" w7 C+ O: o0 k7 n- M/ J0 h
六、服饰随件,流行变速 / 187! L7 x" {3 P$ H' G/ Q* D, f
七、美有尽头吗 / 188
, L6 H2 L6 S" V! A( x八、尴尬的T台 / 189
+ |  T$ |/ G8 f9 L# r- I, ~九、歌星卖衣,一石三鸟 / 190
! a; j7 s7 }7 X, g7 @- B十、休闲到几时 / 191
  j' P  `( S: c- L* F第四节 解读形象———对服饰评判心理的研究 / 192
: c7 H9 [% Y( x1 ]+ S/ F一、服饰形象作证 / 192
6 @$ q9 O! _( N& A% s" F+ c二、服饰形象上的性别模糊倾向 / 193
4 y& w1 O9 Q. U2 Y; G( O! T三、香客与游客 / 1941 d8 y: E8 O8 ^7 X5 x* D3 t( |
四、香车美女 / 196/ A) r, m! H( B: |% g
五、不笑的高跷 / 197# x& G" {) Z# K2 V) w1 B
六、e时代形象 / 198$ H$ \( W, X/ p" R
七、看竞技,还是看人体 / 199
$ {- p( ~9 n2 g4 I, I八、还是穿衣好看 / 200' }6 c6 K1 }2 V& ?3 h6 M
九、你“波希米亚”了吗 / 201; Z. I2 Q* w6 X0 c% s+ a% w
十、腹有诗书气自华 / 202
8 B1 m7 ?' X! ]结束语205
6 V4 |5 X4 g7 m8 D' X# d参考文献209$ W0 F0 O$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5 14:5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