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初加工] 洗毛工艺设计要点及工艺参数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9 22: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洗毛工艺设计要点
9 ?# X% T. y% P' `. i在洗毛过程中要保持羊毛原有的弹性、强度及吸色能力等特性。洗后的羊毛要洁白、松散、不毡并,不干不湿。为此,在设计洗毛工艺之前,要先了解原毛脂汗、土杂的含量及性质等与洗涤有关的参数,参照以往相关资料和经验,有针对性地确定洗毛方法及合理的洗毛工艺。制定洗毛工艺主要是选择洗毛的洗槽数目、洗剂和助剂的浓度、各洗槽的温度配置等。应注意以下要点。3 p7 K9 u0 Y6 a4 _  i' s) O
(1)羊毛油脂的洗除难易程度不仅取决于油脂含量的多少,还要考虑油脂含量与洗液中油脂积累速度、洗剂追加量以及洗毛槽换水周期的关系。0 N4 p. q6 T/ M1 e- g' f2 y
(2)羊毛油脂的乳化力越大,羊毛越容易洗净,但要注意,随着羊毛储存时间的延长,其油脂的氧化会降低乳化力,增加洗净难度。
: V/ @3 V9 c6 W( o* ~& H(3)油脂的酸值与其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关。酸值高,易于皂化,而皂化值高,易于洗涤,有利于碱性洗液的洗毛效果。8 Q7 ?2 Z) U  d' u
(4)油脂的碘值大,容易形成氧化,加之羊毛脂中的醇类不溶于水,阻滞了油脂的乳化,洗净的难度加大。
% w3 A. P9 l5 n. z8 v(5)油脂中砂土内的钙镁离子会提高水的硬度和表面张力,影响油污的浸润剥离,尤其是不利于皂碱洗毛。8 r( ~% K: l' W, R' g
(6)根据所洗原毛的种类及其油汗、土杂的性状,决定开松除杂的程度、洗槽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各洗槽的排污换水周期、洗剂种类、洗液浓度和温度、洗剂及助剂的追加次数和追加量等。& i" D3 F+ p% c7 U- w
我国部分主产毛区的羊毛与澳毛羊毛脂的化学性质
我国部分主产毛区的羊毛与澳毛羊毛脂的化学性质.png 5 k" I. c  E4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22: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2 G* c6 X# X2 n" m) t" ~2 q二、工艺参数设计  ?5 m2 q1 [9 d. F% v* I
1.洗槽数目4 E, `* p( R9 y. h
洗毛机洗槽的选用应随所洗原毛的品质及脂汗和土杂的含量而定,通常由3~5槽组成。含油脂多的细羊毛和含土杂较多的国产改良细羊毛,应采用五槽洗涤;对脂汗和土杂含量较少的羊毛可采用3~4槽。3 H" V9 c, J" ^( I* ?
在五槽洗毛机中,第一槽通常不加洗剂,称为浸润槽,该槽主要去除大量的土杂、羊汗以及能和羊汗化合成钾皂的部分油脂。第一槽如果温度合适、水流量大,可除去25%以上的油脂和70%以上的土杂,从而减轻第二、第三槽的洗涤负担,节约洗剂、提高洗毛质量。第二、第三槽为洗涤槽,其中第二槽可多加碱少加洗剂,称为重洗槽,重点去除羊毛脂中容易皂化的物质,即可去除羊毛所含油脂的约2/3。第三槽以多加洗剂少加碱为宜,主要去除不易皂化的油脂。第四、第五槽为清洗槽,采用循环的清水,将吸附在羊毛上的洗剂、助剂以及污杂漂洗干净。0 `* h# m2 Y4 S$ _8 M, ^' j+ W6 v
在洗毛过程中,洗液含油脂率如果达到5%,一般认为已达到饱和状态,如继续使用,势必降低洗涤效果。因此,应合理确定换水周期,防止羊毛再污染。
; Z# A# p9 l6 |; t- r9 Y在五槽洗毛机中,各槽洗液的油脂和土杂含量限度可参考以下数据:第二槽:油脂3%,沙土1%;第三槽:油脂1.5%,沙土0.4%;第四槽:油脂0.5%,沙土0.2%。' e/ L) c2 L% j# ~
四槽洗毛机的洗槽配置为:第一槽为浸润槽,第二、第三槽为洗涤槽,第四槽为清洗槽;三槽洗毛机的洗槽配置为:第一、第二槽为洗涤槽,第三槽为清洗槽。  h, ?7 ^7 g& L& K2 C# d; ]9 R

! G  _% a+ M- p' C9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22: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 Y( e: R2 L, y# V- Y2.洗剂品种和洗剂浓度( \( i" `6 X# R& C" Q7 B
在确定洗剂(包括助剂)浓度时,要注意考虑羊毛油脂、土杂的含量和性质,充分发挥洗剂的洗涤效能,做到既不因浓度不够洗不净羊毛,又不因过量而造成浪费。' _9 |; p* e6 X% ^9 j! T6 x, k) d) i
(1)洗剂品种6 ^9 H! i: t) T' E" C
羊毛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带有不同的电荷,在酸性溶液中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为不发生冲突,不同性质的洗液选择不同性质的洗剂。
1 \* H) z8 U9 p) k: y0 ~①阴离子洗剂:由于阴离子洗剂在水溶液中解离也带负电荷,因此它只适用于碱性或中性溶液洗毛。
. B; B% B& D2 z% ]& J" o: F②阳离子洗剂:由于在水中解离后带正电荷,因此只适用于酸性溶液洗毛。否则,洗剂将大量的被羊毛所吸附,影响洗涤作用。2 L2 G: y9 Z1 o% a/ ^9 j  V
③非离子洗剂:在水中不解离,所以在碱性、酸性溶液中均可使用,并且可以和阴离子或阳离子洗剂混合使用,发挥更好的洗涤效果。如721洗剂就是非离子和阴离子混合洗剂,其去污力、洗涤持续力以及洗出羊毛的手感和外观均较好。
8 z7 ?* J; r7 R+ w: ?目前,由于大多采用碱性和中性溶液洗毛,因此使用的洗剂多数是阴离子、非离子或复合型洗剂。选择洗剂时,还要考虑洗剂的货源、质量及价格等因素。+ m/ S0 v3 H7 R  F, X- P
(2)洗剂浓度( C7 s+ _$ F/ V- |1 i
洗剂在洗液中的浓度(简称洗剂浓度)不同,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性质也不同。对阴离子洗剂来说,当洗剂浓度很低时,洗剂在溶液中多以离子状态存在;当浓度增高时,则既有离子状态,又有分子状态及胶粒状态存在;当达到某一浓度时,溶液中有大批的胶束形成,最大的去污力就发生在该浓度时,这个浓度就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洗剂不同、温度不同以及同一洗剂的烃链长度不同,其临界胶束浓度均不同。在洗剂中,所加助剂的性质与浓度不同,临界胶束浓度也不同。在临界胶束浓度时,洗剂性质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知,去污能力在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以后变化不大。因此,在制定洗毛工艺时,洗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是重要的参考值,洗剂浓度一定要大于此值,否则,洗涤时间不长,洗剂浓度就会低于临界胶束浓度,影响洗涤效果。
! ]  N+ E' S5 N7 m3 }$ [& O) _
临界胶束浓度与洗剂性质的关系.png
临界胶束浓度与洗剂性质的关系
根据试验,不同洗剂在正常洗毛温度(50℃)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参考值见下表。
不同洗剂在正常洗毛温度(50℃)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参考值
不同洗剂在正常洗毛温度(50℃)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参考值.png

0 p* T( k# U5 j' L1 C非离子洗剂在水溶液中不解离,且不易吸附在羊毛上,所以较低浓度(一般约为0.03%)也能获得很好的去污效果。
* X. ]+ [! ^6 r4 o1 D9 R助剂的加入量不同,洗液的去污力也不同,助剂的加入量一般以0.1%~0.3%较好。
0 u9 o$ C$ ^  p( I6 E/ p2 a. S(3)洗剂初加量和追加方法" F9 o! i! H" X6 F$ P, `
①初加量:在制定洗毛工艺时,空车所需投入洗剂(包括助剂)的数量叫做初加量,此值是根据洗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结合洗槽的容量计算出来的。如洗毛机上第二槽的容量为7.5t,若用601洗剂洗毛,取临界胶束浓度0.3%,则洗剂初加量应为7500×0.3%=22.5kg;在碱槽中,碱的浓度取0.2%,则加碱量应为7500kg×0.2%=15kg。应该指出,初加量的计算为理论值,在实际洗毛过程中,随着羊毛含油杂量、喂毛量以及水质的不同,初加量也不相同。另外,还要考虑到一投料就会消耗洗剂,而且羊毛进入下一槽时也会带走一部分洗剂,所以初加量一般均大于计算值,否则会影响洗毛质量。8 w( i) m3 H2 \6 n3 `9 H
②追加方法:为了保证洗剂浓度稳定,弥补连续洗涤中洗剂的消耗,保持洗液的持久洗涤能力,需要不断地追加洗剂及助剂。追加方法分为等分追加法、不等分追加法以及连续追加法。# l5 m& B3 K; [) r. m6 K
(a)等分追加法:此法是按一定时间(每0.5h或1h)或一定喂毛量(每100kg或200kg)等量追加洗剂和助剂。追加时,有的在“碱槽”只追加碱或盐、皂槽只追加皂,有的则无论哪一槽,碱和皂同时追加。虽然,第二槽以洗除易皂化的物质为主,但也不能忽视洗剂的洗涤作用,因此以同时追加方法为好。& }; u' t* F4 N9 P
(b)不等分追加法:在洗毛喂入量较大或洗毛水质较硬时,常出现洗剂初加量不低,但初始洗毛效果不好,而运转2h后洗毛质量才达到最好的情况。此时,宜采用不等分追加法,即开始时可少量追加,运转3h以后增大追加量,此后再少量追加。
" |9 L7 U; u0 Y, k) y, _(c)连续追加法:为了保证洗液中洗剂浓度的稳定,还有采用连续追加方法的,即在辅助槽上方放置一加料箱,按实际需要计算总加料量。洗毛时,开启加量阀门,控制好流量,在规定时间内将洗剂所需的加入量连续追加完毕。
2 ]* }* m& Z2 R* ^4 e* ]% H" n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22: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 q' Q, C1 e# _$ c# E3.温度( j4 V' ~! X: _" f9 y. o, p) e
温度在洗毛工艺中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其在洗毛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 e+ N9 Y9 j* I. c(1)提高温度可加速羊毛脂的熔融,减少油脂与纤维间的亲和力,使其易于清除。; n5 b  s- j5 L6 ^8 c7 k. e+ p
(2)较高温度能降低洗液表面张力,促进洗液向纤维内的渗透,有利于羊毛脂和土杂的剥除。; ~# \6 _8 t+ k
(3)温度高还可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令皂化反应快速生成,有利于乳化作用的形成,促使土杂的分离和悬浮。
9 l/ D' c( }: V& U- Y(4)高温可提高洗液的洗涤效能,使洗剂的投入量降低。
5 W  T8 j' r: X4 N0 _* L然而,温度过高也会带来不良后果,尤其是在碱性洗液中,羊毛容易受损伤,如二硫键断裂,使羊毛强力下降。温度高还会增加羊毛的毡缩率,油脂颗粒也会因分子活跃撞击而聚集,形成不易去除的污染层。另外,高温还使耗能提高,劳动条件恶化。
3 m9 X3 y( \. `洗毛温度可根据原毛的品种和含脂杂情况的不同来选择高温、中温或低温工艺。9 ^. \$ Z7 @1 V: M+ I, s( K* K
高温洗毛的主要依据是洗液温度较多地高于羊毛脂熔点温度,有利于油脂的去除和土杂的去除。有关第一洗槽不同温度下的去脂去杂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Q9 n0 o2 Z2 X: `6 X* J
洗毛温度与去脂去杂的关系.png
洗毛温度与去脂去杂的关系
由上图可知,高温洗毛去脂去杂的效果很好。但是,当温度达到70℃时,羊毛会自行毡缩。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纤维出现损伤。因此,尽管高温可提高洗涤效果,也只能在不加洗剂的第一槽采用较高温度,并且温度不要超过60℃。高温工艺的各槽温度宜采用由高到低的设置,并注意第二、第三槽温度与第一槽温度的差异不要太大,防止温度骤降引起纤维鳞片收缩,使剩余的杂质不易洗除。另外,第二、第三槽为碱性洗涤槽,温度高将会造成羊毛的化学损伤。因此,细特毛在采用碱性洗毛时,温度不要超过50℃。' U/ J8 O% O7 n; |
中温洗毛适用于含土杂较少的羊毛,温度的配置可采用“低—高—低”的方式。第一槽主要去除羊汗以及与羊汗起皂化反应的部分油脂和土杂等;第二、第三槽起主要洗涤作用,温度可适当提高,但碱性环境下也只能控制在约50℃;第四槽为清洗槽,温度可比第二、第三槽约低2℃。6 Y( i/ I, y+ d3 ?; J% T
低温洗毛的主要依据是第一槽温度要低于羊毛脂的熔点,防止油脂熔融后又未能全部去除,使羊毛在压水辊处打滑,被挤压后的油脂反而不易洗涤。该工艺适宜油脂较多、土杂含量较少的羊毛。
0 T9 |* o  t7 y, J( }8 K! x9 `7 P: ^0 O; |7 ]: r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9 23:5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