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GZIYING 于 2014-7-23 21:33 编辑
* [. R. \' k- d6 O* Y. v$ o$ s$ u3 ]+ t# ?6 W0 c
纺织服装类国家级非遗:侗锦 3 ?. `+ ]) o) h' ]6 N* r$ C
* r7 I d' N1 W5 p: b3 o+ q
居住在湘、桂、黔三省(区)毗邻地区的250余万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与社会生活中,广泛传承下来了许多具有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的民间工艺品,侗族织锦便是侗族众多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 2 } ^( m- A% W/ P A' z
d. e$ {% `6 P* g! H1 [ 侗妇织锦
" U y0 K3 n) M% `2 F+ A 侗锦用木棉线染成五色织之,质粗有文彩,亦有花木禽兽各样,精者甲他那,冻之水不败,渍之油不污。侗锦的花纹主要有花木形,如芙蓉、牡丹、月季、玫瑰等;有鸟兽形,如对凤、鸳鸯、麻雀、春燕、牛羊等;有物器形,如花桥、鼓楼、月亮、星星、水波、银钩等;还有几何图案,色彩绚丽,图案大方,结构十分精密严谨。 6 h. x1 t9 i s. {
6 b- L' S% u$ s7 O, w7 e 侗锦被面
3 y% @7 @- y8 Z# ~$ E. T; {/ n 侗族民间收藏许多风格各异的侗锦,相互比较,这些众多的侗锦织物,要数湖南通道、贵州黎平和广西三江所产的侗锦较为弛名,这三地的侗锦做工精细,采用对比强烈的色泽,配上绚丽多姿的各种图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邑人张应诏来到侗乡,看到如此精妙的侗锦,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至今仍在侗族地区广为流传的赞赏诗:苎幅参文秀,花技织均匀,蛮乡推髻女,亦有巧手人。 " o0 }6 C& s; v7 [$ h2 B
, j* C1 g" s& S- z+ ~ 侗锦背包
0 L: |3 A& N" K4 B# ] 过去,侗锦主要用于衣裙、被面、门帘、背包、胸巾、枕头、头帕、绑腿、侗带等织物的镶边或整面之用。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女方用侗锦作为信物赠给男方,以表爱慕之情。侗锦分彩锦和素锦两种,彩锦即用彩线织成;素锦则用黑白线织成。彩锦用途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素锦主要是用作老人的寿毯、祭祀挂单、祭师披的法毯,锦面上织有侗族曾经崇拜的动物如龙狗、匏颈龙等图案,它体现出一种朴素大方和庄重尊贵之美。
+ B" h# t0 A$ U9 w4 A" C, } 在侗乡,有许许多多的织锦能工巧匠。当你跨进侗家那高高的门坎时,就会发现,这里每家每户都摆的有一台或几台木制土布机,这就是侗族妇女用来织锦的机器。侗族人家生有女儿,其母亲教给女儿的第一门手艺就是织锦,女孩子一般从十几岁就开始学织锦,出嫁时父母或兄弟会给她送一套木制土布机作为嫁妆,让她到夫家给全家人织锦,当了母亲后,她又把织锦技艺传给下一代,就这样代代相传。 如今,侗锦这种古老的侗族民间工艺品也有了新的用场。心灵手巧的侗族妇女们,把侗锦织成式样新颖的背包、壁挂、被面等,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为侗乡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m6 a# N# v' u4 w&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