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P8 G! t- O5 D* y5 n2 P
指尖上的青春 ( c1 v2 o( w5 Q) D
——记江苏双山集团纺织女工、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刘晓珍
`* `1 ]* P! s t % H. F- v( e: Q; ]$ [
CTEI网讯 刘晓珍,女,1971年生,1987年10月进入江苏双山集团,一直从事棉纺细纱操作和教练工作,至今整整27个年头,现任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棉纺分厂细纱总教练员。刘晓珍,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她钟爱的纺织工作,用指尖演奏出人生最激越的音符。 . H! @6 ]+ k& o- F0 L( o1 _
热爱本职 大胆探索
% V# h: Q, v8 k8 k1 y 刘晓珍同志参加工作两个月后,操作就达优一级手水平,并能够独立挡车,产品质量也经常是全厂最好。近年来,刘晓珍围绕细纱操作接头、包卷和巡回三个关键动作,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一是接头,过去传统方法都采用轻挑操作法,刘晓珍在实践中发现轻挑法由于定位不准,影响成纱质量,于是,她改用了抵管定位操作法,这一操作法,定位稳,动作快,接头质量好,新学员学习容易。二是包卷,过去采用的托锭操作法,由于退绕不灵活,造成欠伸不良,影响了产品质量。刘晓珍经过细心琢磨,反复尝试,将换粗纱包卷的操作法进行大胆的改革,采取不经过两道洋元的直接包卷法,这一新的操作法动作快,质量好,挡车工换粗纱时省时省力。三是巡回,按部颁标准,挡车工21S挡两台半机,40S挡4台半机。随着机台科技含量和挡车工操作技术的提高,现在一个挡车工21S能挡5台,40S能挡9-10台,但怎样巡回降低挡车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是她一直在心头思考的问题。刘晓珍在实践中摸索采用了跳弄法,使过去顺弄一个巡回须20分钟,现跳弄巡回只要10分钟,而且不影响机台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公司领导和挡车工的好评。
& u: X6 j% m1 H0 _ 无私奉献 热心助人
& x! a( i( ^5 }* d9 g- k0 ? 当她在操作上取得骄人业绩后,集团领导先后让她担任细纱班教练员、车间教练员,让刘晓珍在新的岗位上耕耘、抛洒汗水和播种希望。在培训新学员时,她采取“帮中教,学中干”的方法,手把手地教,认真细致地传,耐心地给她们讲理论知识,教操作方法和技巧。细纱车间的优秀操作工都是在刘晓珍的培训和帮教下成长起来的,细纱车间的优一级手比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经她培训的操作工杨玲,在2005年盐城市棉纺织行业“双山杯”细纱操作工职业技能比赛中,夺得了全能第一名;操作工邱月在2006年盐城市十万青工技能大比武中,夺得了细纱接头第一名。刘晓珍本人连续多年被公司、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并于1995年10月份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 p+ j3 Y7 T4 G
随着操作技艺和裁判水平的提高,刘晓珍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她不仅热心地为本公司细纱操作工、教练员传授技艺,而且还经常接受同行企业的聘请,为兄弟厂家的操作工和教练工作传授技艺,先后为县内特庸盐江纺织厂、陈洋纺织厂、江阴市客商投资的四明纺织厂以及合德镇侨发纺织厂等企业细纱工定级鉴定500多人。此外,她还为盐城悦达纺织厂、本县侨谊纺织厂定向培训操作工200多人,赢得了县领导和单位同行的广泛赞誉。
' P2 s& f* `2 K; l ~ 辛勤汗水 丰厚回报 / F' k( f' v, s$ s# U& Q- M
刘晓珍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经常参加公司、县市以上组织的细纱工技能操作比赛,并10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1991年,参加射阳县纺织青工操作运动会获细纱接头第一名;1993年,参加盐城市“建功杯”十万青工技术比武能手赛,荣获全能第一名,被授予“盐城市最佳操作能手”;199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2003年,被选为江苏省总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2005年、2007年,分别在盐城市棉纺织行业“双山杯”和“华宝杯”细纱操作工职业技能比赛中,担任主裁判,被授予盐城市“最佳教练员”荣誉称号;2006年,被盐城市人民政府评为“盐城市技术能手”;2008年2月参加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培训,并取得了国家级细纱工考评员资格证书;2008年7月,通过考试取得国家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证书》;2008年9月,在全国棉纺织行业细纱工职业技能竞赛中担任裁判,被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授予“优秀裁判员”荣誉称号;2009年,被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技师”称号;2012年2月,被盐城市人民政府评为“首席技师”;2012年9月被江苏省评为“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2012年11月,她发明的细纱宝塔式换丝(氨纶丝)操作法,被盐城市政府评为“十大先进操作法”。(刘义龙 郁超) 8 R6 w9 K& p' z% w; I+ e0 k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