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起口过程
! K8 s8 d2 X F1 D, U下面以下图所示的三角座展开图为例,说明袜口的编织工艺。此时,第Ⅰ系统的面纱导纱器进入工作,选针片三角20的活络挺针三角升起,左弯纱三角3、第Ⅱ系统的成圈三角6、第Ⅲ系统成圈三角9径向进入工作。 & U0 v2 N. u I: }4 Q9 }% F
. A2 T5 c1 z( N. M( |
! D; |+ q6 E0 [" ]# j) P2 T% h! C
, c8 p4 ?6 [9 R- c- a$ r
袜子的编织过程是单只落袜,所以每只袜子 开始编织前,上一只袜子的线圈全部由针上脱下。为了起口,必须将关闭的针舌全部打开。此时袜针是一隔一地上升勾取纱线。当利用电子选针装置17作用于选针片来选针时,被选中的选针片沿着选针片三角20上升,未被选中的选针片被压进针槽沿着三角20的内表面通过,这样使袜针间隔升起,经左弯纱三角3后垫入第Ⅰ系统的面纱。接着沉降片前移,将垫上的纱线向针筒中心方向推进,使纱线处于那些未升起的袜针背后,形成一隔一垫纱,如图(1)所示,图中奇数袜针为上升的袜针,针钩内垫入了纱线Ⅰ。 $ R3 Q9 c9 B. |! r
h5 ?$ `& `7 ~; j: m
9 D6 m7 U! e$ g * t) r7 t' Z% l5 ]2 C1 F, ?; N; ?
在编织第二横列时,经第Ⅰ系统选针装置17的作用使所有袜针上升退圈,面纱导纱器对所有袜针垫入纱线Ⅱ。这样,在上一横列被升起的奇数袜针上形成了正常线圈,而在那些未被升起的偶数袜针上只形成了不封闭的悬弧,如图(2)所示。
2 ]" a- b) \% u9 r: l9 h
" F. m- s) u% I7 X4 S$ i, s第三横列要形成挂圈。首先由第Ⅰ系统的选针装置17选针,使袜针以一隔一的形式上升。此时扎口针装置要与其配合,使与袜针相间排列的扎口针径向向外伸出,具体过程为:扎口针三角座中的推出三角1分级下降进入工作,即在长踵扎口针通过之前下降一级,待长踵针通过时,三角1再下降一级;于是所有扎口针受三角1作用向圆盘外伸出,并伸入一隔一针的空档中勾取纱线Ⅲ,如图(3)所示。推出三角1在针筒第三转结束时就停止起作用,即当长踵扎口针重新转到三角1处,它就上升退出工作。扎口针钩住第三横列纱线后,受扎口针三角座的圆环边缘作用而径向退回,并握持这些线圈直至袜口织完为止。
$ m* U& O E! ?+ I, m7 {+ L) p2 Z% ?4 Q1 a8 r3 Q& x1 i$ ?* y- o: u9 V
第四横列编织时,针筒上的袜针还是一隔一地垫入纱线Ⅳ进行编织,如图(4)所示。在扎口针完成钩住悬弧后,其悬弧两端与相邻袜针上的线圈相连,使袜针上线圈受到向上吊起拉力;再编织一个一隔一针的线圈横列,可以消除线圈向上吊起的拉力,特别是对于短纤维纱线袜口更有利。) P+ C& V1 `6 d) K0 s5 m
3 J8 F( M- q- n第五横列,在全部袜针上垫入纱线Ⅴ成圈,如图(5)所示。
8 w; m. t* _7 Z' p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