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结构的单面圆袜需要采用相应类型的单针筒圆袜机来编织,尽管其编织机件及其配置并不相同,但是袜口、袜跟、袜头的编织方法是相似的。下面以编织绣花袜的单针筒圆袜机为例,介绍其编织机件与配置及编织方法。. A& g! { _: x, o- @/ E
4 h J) i) d8 e* X% q3 x$ N6 c1 K
一、双向针三角座
- ?8 W2 E( W. Y4 x+ T7 }" `在编织单面圆袜的袜筒和袜脚时,袜机的针筒单向转动,编织原理如同一般的圆纬机。为了实现袜跟、袜头袋形结构的成形编织,袜机的针筒需要正、反向往复回转,因此采用了双向针三角座。+ t8 a5 t% {- y8 i
/ ~% h5 t/ V3 h7 `下图为某种电子选针单针筒绣花袜机的三角装置展开图。右边为第Ⅰ成圈系统(喂入地纱与面纱),中间为第Ⅱ成圈系统(喂入绣花纱,即局部添纱),左边为第Ⅲ成圈系统(喂入绣花纱与氨纶丝)。针筒中自上而下安插着袜针A、底脚片B(也称挺针片)和选针片C(也称提花片)。4 M! F! H1 I" m5 h8 j1 u3 O3 K
! [0 c6 q( S/ R! T; _1 W
该机的双向针三角座主要由右、左弯纱三角1、3(右、左菱角),上中三角2(中菱角)组成。左、右弯纱三角以上中三角为中心线左右对称。
8 V4 T( s9 [- h3 ?: ^
8 U! L0 C/ c5 G# }7 T
1 q1 @' D4 v- \0 {# C$ [ 单针筒袜机的三角装置展开图
; j* m: r3 ]. ?6 ~, b# F+ W8 W当针筒正转(即织针从右向左运动)时,袜针经过双向三角座的运动轨迹,如图5-2中实线D—D所示,即先沿着右弯纱三角1的上表面升高完成退圈,接着被上中三角2的右斜边拦下,随后沿着左弯纱三角3右斜边下降,依次完成垫纱、闭口、套圈、脱圈、弯纱与成圈动作。
$ ?# G- w1 M/ S! f$ F0 k- T% X+ u7 k$ o2 H. r: i1 G' V
当针筒反转(即织针从左向右运动)时,袜针经过双向三角座的运动轨迹,如图5-2中虚线E—E所示,即先沿着左弯纱三角3的上表面升高完成退圈,接着被上中三角2的左斜边拦下,随后沿着右弯纱角1左斜边下降,依次完成垫纱、闭口、套圈、脱圈、弯纱与成圈动作。% H9 c% d: H$ O* m( V
0 Y6 {, u# @2 x% F: V
上中三角的上部可使挑针杆25、26挑起的袜针继续上升到不编织的高度。) S! \' I! D- R7 \& {% r0 a
1 j3 j! o) T X) ?% _
其他机件还有:4为网孔三角,5为拦针三角,6为第Ⅱ系统成圈三角,7为拦针三角,8为袜跟三角,9为第Ⅲ系统成圈三角,10为第Ⅲ系统拦针三角;11、12、13分别为第Ⅰ、Ⅱ、Ⅲ系统的底脚片超刀(上升三角),14、15、16分别为第Ⅰ、Ⅱ、Ⅲ系统的底脚片下压三角,17、18、19分别为第Ⅰ、Ⅱ、Ⅲ系统的多级式电子选针装置,20、21、22分别为第Ⅰ、Ⅱ、Ⅲ系统的带活络挺针三角的选针片三角;23、24分别为第Ⅰ、Ⅱ系统的导纱器座,供搁置导纱器用,其位置要保证织针可靠地垫上纱线,以及导纱器能灵活地上下运动,使之顺利进入或退出工作;27是揿针器。2 v, p( b2 N( o8 m; G
# T U, l3 O9 F7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