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特色纺织品] 蜡染技艺(苗族蜡染技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9 0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省珙县蜡染技艺(苗族蜡染技艺)' f3 D' X% l6 a( \" x
; I5 s/ o* g& d8 ~% ], R
项目序号:375
& F4 m7 ^9 q5 }; c, N( I5 n项目编号:Ⅷ-25
' Y( \8 w" g4 E# K; ]; o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6 C# J: J+ x$ p  d4 i0 s! }! ?2 r7 b
类别:传统技艺
& e, _+ b) ~) J6 F3 S所属地区:四川省  Y+ R) B/ Q* @4 p% L
类型:扩展项目
9 \9 n3 ?9 j1 m8 j3 I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珙县
& U! `$ y# e7 d保护单位:珙县文物管理所(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T7 u. W4 h1 p. e- A, y" B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珙县
) R9 y' i5 J4 o9 s! M3 j# f: u
3 ^! e8 a) u* n; Q5 y2 L! f2 a蜡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早在秦汉时代,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珙县苗族蜡染在四川苗族蜡染中独树一帜,清光绪《珙县志》记载:罗渡苗民取蜡熔而绘于布,染后煮布洗蜡,成蜡染 裙。+ {1 i! I0 J( S1 |  |, L: @* G
, R& t( d- _6 P# m4 W0 v
珙县苗族蜡染以蓝白两色为主调,也常与挑花、补花相结合,一般是先染后绣,色调丰富,层次分明,既朴实也艳丽。图纹中自然纹与几何纹居多,有的继承于传统,有的源自于生活,往往一纹多义。蜡染构图饱满,造型生动,对称均衡,注重图纹组合和视觉顺序的总体效果。主题一般居中,着重突出图纹的完整性、和谐性,简洁明快,密不觉繁复,简不觉单薄。即使在长达丈余的百褶裙上连锁式的构图,由于点线穿插,曲直并存,疏密交错也不觉板俗,富有韵律变化和节奏感。图案精美,线条流畅,清新如淡云蓝空的互托,明快如高山流水的旋律,古朴中包含粗犷,简略中蕴藏典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珙县地区的苗族同胞常将蜡染成品做衣饰、百褶裙、围腰、卧单、枕巾、帐沿、门帘、包单、蚊帐等,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民间手工艺。) z6 p7 |9 Y1 p% V; ~( T0 Y& d

2 C, N5 ^0 D9 F) _2006年,罗渡苗族乡以苗族蜡染为特色,创建了“四川省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珙县罗渡苗族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 g% c, |: t- y5 j) e" @" L3 D* F;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09: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蜡染技艺(黄平蜡染技艺)
4 B4 G+ B3 q& U$ b# D# y. P# l: S' z8 x4 M7 [9 L+ l
项目序号:375
6 u7 X  T% f( G) R) v+ p  J, f项目编号:Ⅷ-255 m2 X9 G: |; O: ^( I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3 e! I  ]! U; J4 ~) m+ G
类别:传统技艺" ^" b" E: i$ ~, s& w2 e
所属地区:贵州省4 r2 }# e# T( f6 t
类型:扩展项目% [' Y4 U6 ?( t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黄平县
5 H* H8 T, v1 S: O- n; k保护单位:黄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b$ [4 J/ L& C$ U; g+ S3 J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黄平县
4 b- e5 B1 u5 R( k& ~( |
7 u* Q& }% W+ D7 S黄平蜡染是黄平革家妇女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中创造、自制和必需的一种民族民间艺术产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重要的史学、美学、民族学、人类学和科学研究价值。; e2 l7 o) a( v6 V: M3 Q5 R

' t9 I9 L/ u8 |- e* u; u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全县总面积166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5万,少数民族占4.2%,其中苗族人口占55%,清水江和舞阳河从境内穿流而过。6 V8 Q$ y2 g+ x& b7 M& W' J6 \
* a" x7 m: }' E
革家蜡染历史悠久,是贵州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传统蜡染艺术之一。革家蜡染作品在色彩表现上只是蓝白两色或黑白两色,蓝、黑为底色,花纹图案为白色。作品要求其图案线条洁白无瑕,无鬓纹和断痕,黑白分明,干净利索,这是区别于其他民族蜡染作品的重要特征。
1 v  [  \  x# F6 u5 I3 x2 v5 T4 W9 B5 p
革家蜡染构图独特,图案具有极强的寓意性和哲理性。革家蜡染主要以太阳为构图中心点,革家认为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物体都在围绕太阳转。为此革家妇女们对蜡染作品图案的创作大都是以太阳为中心,充分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和艺术美感,完整地体现了革家人爱美、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感 情。! T+ G" ?# A- X, J

# `- t. f  t+ K9 N2 c% l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09: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蜡染技艺(贵州省安顺市)
1 E! ^$ w1 i# j! v6 h/ m7 d8 t  d/ I& C" Y1 k
项目序号:375
$ F0 S% s- E+ L9 G( L1 Z7 u" q项目编号:Ⅷ-25- Z2 s; M: r4 G8 \! E( w* d  ^, V0 j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 f8 \( p, Q6 V5 w类别:传统技艺/ b* O: ^, P8 u4 C5 r+ B
所属地区:贵州省
& m7 j% ~# T/ Z  q. l& X$ _+ T类型:扩展项目
9 s2 \) j, V5 I% u- j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安顺市
; i; V* s/ T3 _/ d: \保护单位:安顺市文化馆(安顺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 _7 T/ D7 y  l8 C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安顺市
- U4 x6 Y1 H- m9 t$ t) P7 N# n8 r5 P
贵州省安顺市的蜡染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居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制作工艺。1987年,在安顺市平坝县苗族洞葬群棺墓中发掘出宋代蜡染衣裙,色彩艳丽,图案严谨,充分展示了安顺蜡染的高超技艺。- y) _+ k3 z( u" m6 b
! R- J4 e4 w, F
安顺蜡染主要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两大类。苗族蜡染在安顺38个苗族支系中均有分布,所染图案丰富多彩,包括古老传说和原始认知等内容,集中反映了古代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意识。布依族蜡染主要分布在镇宁、关岭、黄果树等县区,染出的成品构图巧妙,变化多端,纹样多为写实的花鸟鱼虫或抽象的螺旋、水波、菱形、云雷等几何图形,表现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对自然山川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 Q6 i& Z+ W* ~9 x, @
! f% ^) S6 f) K) D8 h2 v4 t安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除图案有异外,制作工具、原料及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均是以铜制蜡刀蘸蜡液后在白布上勾勒图案,经过浸染等工序制成蜡染品。安顺蜡染行业中不乏画蜡技艺高超的民间工艺大师,她们曾远赴欧美和中国台湾地区表演蜡染技艺,所到之处赢得一片赞誉。" V. m; P" z# l/ D" G

* r% @3 r1 n! p8 \8 n安顺蜡染是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历史学、民俗学和少数民族地方文化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安顺蜡染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匠人逐渐老龄化,传承无人,这一宝贵的民间手工技艺正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k& w. V; ^& B  c
) D; c* _( Z) {1 w5 f
相关传承人
' A  m- Y# I+ a& ~- P% D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G) A# a7 n$ O
05-2737        王月圆        女                苗族        传统技艺        Ⅷ-25        蜡染技艺        贵州省安顺市
4 I9 V7 d4 E; ]6 J+ l8 U( Y
% P: l) l* \' {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09: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苗族蜡染技艺(贵州省丹寨县)' Q. E, M- T4 o$ q6 t6 F- H1 Q

" h7 c* o3 _" \' k! r项目序号:375
9 d2 w4 ]8 b8 q5 Y% S项目编号:Ⅷ-25
$ T* `: m5 f) t# f1 U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C! F& F7 N: H1 G3 k  @
类别:传统技艺% m1 F# ~) w! c3 D, q
所属地区:贵州省
+ k( m$ ~2 ^$ Z" H类型:新增项目. b) E8 p1 V. V4 o" P8 N  k! h; l9 c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丹寨县
. V& |5 b3 M4 X保护单位: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 H, h/ n4 `7 C8 Z0 [1 a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丹寨县
  J2 a0 v: i9 t1 }7 v$ z) R$ A/ ~9 B& u5 e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5 ^% N0 F" J4 }+ K& ]- w0 N1 a
6 Q5 d1 Y: B* D) W; a" L- a/ g
丹寨县、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坏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蜡染技艺因此得以保留下来。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传承。在此状况下,这些苗族聚居区形成了以蜡染艺术为主导的衣饰装束、婚姻节日礼俗、社交方式、丧葬风习等习俗文化。+ S. P5 M( b; Q2 x. k

! a; z; f5 @- Z4 u! n$ Q4 A, d苗族蜡染是为生产者自身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其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装、床单、被面、包袱布、包头巾、背包、提包、背带、丧事用的葬单等。
( j6 E4 g0 n, x$ r; |' {$ C! R3 _, t3 o8 @6 W- \
苗族蜡染有点蜡和画蜡两种技艺,从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丹寨苗族蜡染的作者们更喜欢以自然纹为主的大花,这种图案造型生动、简练传神、活泼流畅、充满夸张,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安顺苗族蜡染以几何纹样为主,图案结构松散、造型生动。织金苗族蜡染以细密白色为主,布满几何螺旋纹,图案结构相互交错,浑然一体。, `% \9 G& f9 ?' k5 p

1 T( J; D; o; P0 b2 ^) \( i" o蜡染的制作工具主要有铜刀(蜡笔)、瓷碗、水盆、大针、骨针、谷草、染缸等。制作时先用草木灰滤水浸泡土布,脱去纤维中的脂质,使之易于点蜡和上色。然后把适量的黄蜡放在小瓷碗里,将瓷碗置于热木灰上,黄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即可往布上点画。点好蜡花的布再用温水浸湿,放入已发好的蓝靛染缸,反复浸泡多次,确认布料已经染好,即可拿到河边漂洗,让清水冲去浮色,再放进锅里加水煮沸,使黄蜡熔化浮在水面上,回收后以备再用。之后,再将蜡染反复漂洗,使残留的黄蜡脱净,即算完工。丹寨蜡染在这之后还要拼涂红色和黄色,涂红的一般用茜草根,黄色则用栀子提取。为了避免褪色,一般要待蜡染品制成后才着色。除上述步骤外,蜡染还有制作蓝靛和发染缸等工序,各道工序前后连接,构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技艺和操作规程。
1 y! M- h9 d# e8 h: J9 ?4 V) w0 I5 Q8 ~( `4 a3 q% W
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品的种类不断丰富,蜡染作为贵州苗族地区主流纺织品的地位已渐动摇。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蜡染手工艺制品被当作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而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追求经济收益,粗劣的蜡染制品大量涌现,对技艺的有序传承构成了威胁。由此可见,苗族蜡染技艺亟待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
4 Y" x* g8 }' i  O
4 j. ]! V" X" n0 o; d相关传承人
. J! E  S9 K: B( t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v( E+ ~3 Z" a1 G8 ?
05-2736        杨芳        女                苗族        传统技艺        Ⅷ-25        苗族蜡染技艺        贵州省丹寨县
# g4 w8 N" L! V$ d" |5 A. K# {04-1840        王阿勇        女        1944.02.15        苗族        传统技艺        Ⅷ-25        苗族蜡染        贵州省丹寨县
" |: ?  f: b0 ^/ S4 T; z7 K. }7 X' l2 P1 n9 D5 x$ r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20 16:47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