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蚕茧干燥(烘茧)的工艺因素 + U+ f7 D1 [! |- Y
影响蚕茧干燥的主要工艺因素有温度、湿度、风速和铺茧量等。
5 a8 I1 Z* A! ^+ y9 z一、温度 / X% e) b' K1 y+ J9 N4 |
烘茧温度对蚕茧的干燥速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当空气中含湿量不变时,在等速干燥阶段中,蚕茧表面水分的蒸发量与传给蚕茧的热量成正比,在其它条件(如风速、湿度等)相同的情况下,烘茧温度越高,干燥速度越快。且温度的影响在头冲,即等速干燥阶段时比较显著,进入减速干燥阶段后,随着蚕茧含水率的减少,影响逐渐减小。
5 `1 E h# H$ o) t N2 `$ c% d3 j* M% S在温度配置时,烘茧温度要根据各阶段的蛹体含水量多少来决定。一般鲜茧进灶后30min左右的时间为预热阶段,温度逐渐升高。那时鲜蛹未死,水分散发量少,鲜蛹杀死后约2h内,水分散发速度快,需供应大量热量,此时使用高温可提高干燥效率,缩短干燥时间,且丝胶适当变性,可降低丝胶的溶解性,提高茧层在煮茧时的抗煮能力,减少缫丝时的丝条故障,也有利于提高出丝率。但另一方面,因茧层丝胶对热作用反应非常敏锐,一经受热,丝胶就要产生变性,如果温度过高,且时间较长,则丝胶变性程度严重,蚕茧的解舒也将明显下降。 ; N! @3 l1 P8 B4 M2 ^
蚕茧干燥的温度包括干燥室温度和感温。其中的感温是指蚕茧实际温度,包括茧层感温和蛹体感温。目前,在热风烘茧中,春茧的头冲干燥室温度最高可控制在120~125℃。由于即使同为春茧,因品种地域的差异,茧层厚薄也有差异,因此,最高温度的控制也有差异。另外,热风式烘茧机与汽热式烘茧机比较,因汽热式烘茧机中热辐射的影响较强,故汽热式的温度要控制得低些。 , |& X7 m% F C6 C3 ^1 u2 b% [
二冲时,即减速干燥阶段,蛹体含水量已经减少。干燥空气温度与蛹体温度之差减小,茧层水分由于表面蒸发与内部扩散不能保持平衡,此时若继续使用高温,则不仅茧层丝胶变性显著,且会除去部分茧层中的单分子层吸附水,造成“茧层失水”而影响干茧的解舒。因此二冲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80~95℃为宜,以降低茧层表面蒸发速度,保护茧质。
* s, g4 `4 \&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