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夹缬_部分1.pdf
(33.79 MB, 下载次数: 0)
% U5 R8 Y( d/ r5 w) \
9 A6 M/ F& ~4 X" R# h! P
中国蓝夹缬_部分2.pdf
(31.74 MB, 下载次数: 0)
( M f! g& C# o. n- C" o+ V$ M/ m! A
中国蓝夹缬_部分3.pdf
(31.17 MB, 下载次数: 0)
. I/ s% Z' ~8 o6 g
) A6 r6 S b A3 M2 C
2 M- E* [3 e' t" i& I6 P7 K
扫描版,清晰,黑白,无电子目录 % x9 z' k4 a u5 G* [" [
( U+ ?3 I* d# q- _内容提要 / S; O/ y) m) o% N
# w# l$ E: {9 O$ T
夹缬曾是唐代流行的印染工艺,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所穿着的便是夹缬彩装,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正仓院等也都有少量实物作为“国宝”珍藏。自明代以后,夹缬的工艺设计及制作样式渐不为世所知。上世纪末,夹缬尚存浙南山区的消息传世后,很快引来国际印染界的关注,2003年,日本专门开辟了一条“中国蓝之旅”文化旅游专线。
0 r3 f! A: H. s+ a本书作者研究民间文化多年。自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作者遍访温州、丽水、台州及闽北宁德地区、闽南泉州地区的雕版艺人、染坊师傅及民间戏班老艺人等,对蓝夹缬的原料、印染、版刻设计等一整套流程作了前所未有的详尽记录,对蓝夹缬流行地区的民间文化圈作了社会及人文的历史分析,澄清了作为“四缬”之一的蓝夹缬由盛渐衰,及至湮没的历史之谜。
+ i6 r' p6 o, `4 F- Y! \在掌握1000余片纹样的基础上,本书第一次提出蓝夹缬的概念,破解其纹样为清末至民国年间流行于当地的昆曲、乱弹戏文,分类归纳出其历史发展各阶段,且一一予以命名,填补了国内国际本领域的研究空白。
9 {. _4 J. c$ D5 o* @5 @ k- o" J( U. W% p* c& p' f! I
目录 ( j3 l% m. R( s7 m1 i
6 }: k0 y) b4 F c( N8 O
楔子
5 s" o" B: ?" Y% M$ x
2 y9 x5 d* ^: l3 x4 a第一章绪论
! a6 o6 h( z& l" N. S第一节历史的最后遗存
, K8 l* L& P4 \7 `: i/ S/ H6 U! [第二节留住手艺的反思
3 p- s+ C) X& s) p5 k, ZBox:苍南薛氏作坊现状片断
% l j' s4 H( K 8 {- l8 b% I: f4 }* c
第二章蓝夹缬的人文背景
- G3 n7 \% n" {, M1 c第一节生活应用及发展各阶段
# |9 K9 r/ H8 x) W4 x/ \第二节戏文题材分析 9 P% ]. U+ z% g3 t) a+ m
Box:永昆第一代女旦周云娟访谈录
1 Q- @ O. d' j % D; d' x6 e$ o" p" T1 ^
第三章蓝夹缬的社会背景
( \0 \8 T( u6 o' [4 E) }9 j第一节种蓝和打靛山民 5 o9 Q# S; M" i! X# q
链接:制蓝成靛
( q8 U! i) j% N/ U3 U4 UBox:靛农黄宣法口述
* y* F+ [9 {& ~& D8 b第二节纹样和刻版人家
2 T3 T, L$ H- s' F: s* |8 s4 j链接:琢木为版 1 K& @% c2 K+ z1 g% j7 Q
Box:施氏花版回忆录 " B- e' {2 \9 ]' t
第三节司务和染坊档案 $ D: D9 b/ j( m/ |! x
链接:蓝夹缬制作
7 e; T: ? Z* g9 cBox:《染经》及点评
8 j+ c. i9 s$ B* ~ U* I# w
- Y" }1 E" q1 I* c参考文献 : y% J2 @6 J4 L& a2 n8 z
3 \% E5 C5 s Y3 k
附录图版 . _% e0 O) s5 e, V
一、“打八仙”期昆曲纹样幅,大吉祥纹样幅
3 {6 N- P- `. Z e# O; y/ Y: b二、“拜团圆”期戏文纹样幅,大吉祥纹样幅
* Y; H5 G4 l1 K) L3 K$ g" t三、“尊像会”期昆曲纹样幅,大吉祥纹样幅 / h! ?. Z$ L% l+ `8 t) N, U- V
四、“叙事施”期昆曲纹样幅,百子纹样幅,大吉祥纹样幅 # y4 P) c+ X8 f( w' n
五、“亮相苏”期戏文纹样幅,百子纹样幅,大吉祥纹样幅 * E$ g1 X- |( J o k: W
六、“工农兵”期戏文纹样幅,时事纹样幅,大吉祥纹样幅 : m$ j- x) M7 I$ `8 Q2 V
七、“染坊秀”期戏文纹样幅,大吉祥纹样幅 5 H4 z6 G# g2 O. w
8 y& H Q# V4 A6 L
后记
* @, n/ M# y0 v, _% X# P# e!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