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o5 ^, Z( I) m( V/ a六、一些服饰字可看出古代人的自然崇拜和信仰6 n& K6 \. Z8 F
我国古代以上衣下裳为典型形制《易•系辞下》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乾”指天,“坤”指地,上衣下裳正好对应神圣的天地。这就反映古人的一种天地观意识。此外,古代的服饰的样式不如现在的丰富、新颖。古人对服饰的美化主要着眼于襟、袖、领、带、边的纹饰和服饰的颜色。透过这些纹饰和色彩的变化我们也能看出古代人民的自然崇拜和信仰。
; C1 P. R, S. V: X4 M( b( E! ? 首先从纹饰方面看,龙是华夏民族是象征。中国人经常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这体现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其实,龙很早以前就受到中国人的关注,这不仅体现在黄帝乘龙驾雾升天的传说以及龙图腾等方面。还体现在古人们把龙这种图案绣在衣服上来表达对龙的敬仰。“衮”就是一个例子。《说文》:“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与下幅,一龙蟠阿上乡”。说明衮是绣有龙饰是衣服。后来大臣们常称皇上为真龙天子,大概和衮有很大的关系。. s: X9 n& z9 h, I/ g- Y
再从服饰的颜色看,古人把青、赤、白、黑、黄五色作为正色。这应该源于古人的自然崇拜。“青”是春天萌生的植物之色。“青帝”被视为主春季的季节神。《礼记•孟春之月》中说:“天子居青阳大庙……衣青衣,服苍玉”。 这说明古人对主春季的季节神的崇拜。“赤”,古人对赤的偏爱应与他们的红血崇拜,太阳崇拜和火崇拜等自然崇拜有关。古代人们离开了火、太阳就无法生存,离开太阳万物无法生长,古人在猎杀兽类时的鲜血都自然而然使他们对红色产生崇拜。再如“黄”在古人的服色中占特殊的地位。古人对土地的崇拜,转而崇尚土地之色——黄色。这些对颜色的偏爱都反映古人的自然崇拜。此外。还有个别的服饰字也能反映古人的自然崇拜和信仰。如“袖”,从字形上看,它是个形声字,声旁“由”有圆义,如“笛”指圆管乐器;“宙”指天空,古代的衣袖之所以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或其他形状的,大概是源于古人对天圆地方的认识。( i; o) f! G# I- e, ]/ o+ H$ Q
总之,《说文》中的服饰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只从服饰字反映的生活习俗、等级观念、民族差异性、含蓄内敛的审美心态及自然崇拜和信仰几方面加以阐述。通过这几方面来展现我国古代文化的一角。当然,这些也不尽全面,我们还可以从服饰字所体现的“礼”文化,以及古人严谨、认真的态度等方面来论证。限于篇幅有限就不再一一论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