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h6 i7 p5 g 五、一些服饰字反映儒家含蓄内敛的审美心态/ _3 Y6 d% B X; |9 L
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它不仅体现在政治统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穿着上。中国有着传统的保守思想。在中国裸露肌肤是不符合审美标准的。民间流传“男不露脐,女部露皮”的俗语。服饰从创造之初的遮身暖体功能,进而深化到遮羞功能这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含蓄美。 3 B. f9 T! G) {' T' V9 Q, o0 e 我国古代的服饰经历一个从芾到衣、裳再到深衣的发展过程。芾是汉族人民最早的服装,它相当于一块遮羞布,遮住了人们的下体。这说明从芾开始古人们已经萌生了一种含蓄内敛的审美观念。从芾到衣、裳是汉族人的含蓄内敛的审美心态的一度发展。衣、裳从长短来说,它是比芾长的。它能更好的包裹人的身体不使肌肤裸露。但衣、裳这种服饰形制也许仍然有欠缺之处。于是古人就把衣、裳相连。这就是深衣,《礼记•深衣》中说:“深衣要有制度,各部位的裁剪有一定的尺寸,短的地方不能露出皮肤,长的下摆不能触到土地”。从这里我们大概可以想象深衣应该就像现在的长至脚背的晚礼服。穿上这种衣服应该是可以严密包裹身体不使肌肤外露了。以上都说明了我国服饰从起源之初就反映了古人们的含蓄内敛的审美心态。这种含蓄内敛的审美心态也在个别的服饰字中得到体现。如“襟”字,它的声旁“禁”兼表义《说文》段玉裁注中说“襟”是由“衿”变化来的,凡是今声的字都有禁制的意思。因为袒胸露怀为不礼,所以以襟禁之。再如“裤”先秦时的裤没有裤裆、裤腰,与现在的袖套相似。后来渐渐地演变成一种前后有裆的“穷绔”,这种裤子穿起来方便,而且不裸露肌肤。“襟”和“裤”都说明了古人们有保护身体的私密意识,这种私密意识正是古人们含蓄内敛审美心态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