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波 于 2015-5-25 13:17 编辑 7 P" V# [. z! l5 y! X) ^8 E
6 S5 a/ I0 h8 L. i8 r: {7 D在近代纺纱技术中,出现了众多的新型纺纱技术。为了适应高速高产,它们所用的加捻机件和方法与传统的不同,并且各具特点,如转杯加捻、涡流加捻、搓捻、假捻,甚至使长丝束产生交缠、网络等,因此,随着纺纱实践的发展,需对加捻的实质给以广泛的定义,即凡是在纺纱过程中,纱条(须条、纱线、丝)绕其轴线加以扭动、搓动、缠绕、交结,使纱条获得捻回、包缠、交缠、网1 R! D6 \ ~( L5 N& h6 k% v2 }! j- a
络等都称为加捻。但传统或者是广义的加捻,其实质均是通过使纱条中各纤维相互紧密结合而提高纱的强力,可用如下的力学分析来简要说明。
/ D; T% u5 G3 a! C( F$ i9 {6 G取纱条中一小段纤维l作分析。如图所示,设Ф为l对纱条的包围角,当纱条受轴向拉伸时,如不计l段产生的摩擦力,则l两端存在张力t。令q为两端张力t在纱条l中央法线方向的投影之和,即:
/ n4 F6 c3 e a. A8 f3 D9 Rq=2tsinФ/2. s0 h: k8 [' a( }4 W" v Q
式中:q———纤维l对纱条的向心压力。& N1 G- y* h2 \6 m
当Ф很小时,sinФ/?2=Ф/?2,则:
, X$ [0 l7 j- S$ x0 Wq=tФ
. b4 j7 l- t V9 \1 O9 [+ l/ e; x2 g! s, o! a8 w5 n2 l
? " v: n- ^. Y$ F @' D- x$ S
外层纤维对纱心的压力分解 由上式可知,当l对纱条存在包围角时,纤维对纱条便有向心压力,包围角越大,向心压力越大。由于向心压力的存在,使外层纤维向内层挤压,增加了纱条的紧密度和纤维间的摩擦力,从而改变了纱条的结构形态及其力学性能,这就是真捻成纱的实质。向心压力q反映了加捻程度的大小。在图中,r为纱条半径,β为捻回角,ρ为螺旋线的曲率半径,可以推导出向心压力与捻回角的关系为:4 E$ }4 v3 W* R. C& `2 d K
q=tθsinβ % E3 p0 ~1 O3 X& K
式中:t,θ———常量。5 s# r# U; W4 b
由于0<β<π2,故q与β成正比。可见,捻回角的大小能够代表纱线加捻程度的大小,且它对成纱的结构形态和物理机械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