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丝粗精纺] 绢纺粗纱机的主要工艺参数作用及其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4 11: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荣昌 于 2015-7-4 11:06 编辑 ( ]8 I. Y: O! m% C" w

/ Q; c2 c* `' u3 A1.针辊式粗纱机
% p) V5 S0 z0 O* r6 }* a(1)牵伸倍数。由于针辊的回转运动,牵伸不匀较大,因此其牵伸倍数只能限制在较低的水平。粗纱机喂入定量较小且纤维结构较好,其牵伸倍数一般为8~12倍。
6 e6 _8 o! d0 a8 `: G% P(2)前隔距和吃针排数。参数设计原则同延绞机。由于喂入粗纱机的条子结构好、定量轻,因此前隔距比延绞小,吃针排数较延绞机多。
3 n- Q: V; E7 J9 ]3 e* I2 u9 y' Q; H(3)粗纱捻系数。粗纱加捻的目的和捻系数选择的原则同精梳毛纺的。对绢纺而言,粗纱捻系数的选择,主要以纤维长度为主要依据,再根据其他因素增减。圆梳制绵纺制的各种粗纱捻系数αm的范围见表。7 t. I/ e$ D( \$ g* T

% \0 ^# l9 E" Y/ U5 q" u* g+ t* K
粗纱捻系数范围
0 R3 }+ b" O9 L4 X8 _. J; P
粗纱品种
  
  
公制捻系数(αm)
  
  
tex制捻系数(αt)
  
  
桑蚕丝
  
  
高支绢丝粗纱
  
  
12~15
  
  
37.92~47.4
  
  
中支绢丝粗纱
  
  
14~17
  
  
44.24~53.72
  
  
低支绢丝粗纱
  
  
16~19
  
  
50.56~60.04
  
  
柞蚕丝
  
  
中支绢丝粗纱
  
  
15~19
  
  
47.4~60.04
  
  
低支绢丝粗纱
  
  
17~21
  
  
53.72~66.36
[/tr]
当制绵采用精梳工艺时,其纤维长度一般和圆梳Ⅰ号精绵相近,但因绵粒多,纤维伸直度差,粗纱捻系数可比圆梳Ⅰ号精绵的粗纱捻系数略高。对精梳制绵而言,纺细特绢丝和中粗特绢丝的原料质量虽有一定的差异,但精梳制绵绵条的纤维长度差异不太大,因而粗纱捻系数的差异也不大。由此可见,细特绢丝用的粗纱捻系数比圆梳粗纱稍微高一些,而中粗特绢丝则比圆梳粗纱低。
0 f) B* y+ q- k1 C9 T(4)粗纱张力。为了粗纱的顺利卷绕和获得松紧适度的卷装,粗纱的卷装速度必须略大于前罗拉输出速度,从而产生相应的卷绕张力。粗纱张力伸长率一般控制在1.5% ~3%。锭翼口绕1/4圈,压掌处绕1~2圈。
( T( l4 b5 m1 N0 N6 J4 b
! y$ z4 T) E+ x6 N: [2 {3 H+ e9 j'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11: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 S1 o( Z5 C5 o" y4 I( y( L
2.皮圈式粗纱机( g8 i, o% h8 _3 I4 s5 q) ~
(1)牵伸倍数。皮圈牵伸机构对纤维的控制能力较好,在喂入绵条状态良好的情况下,牵伸倍数可达10~20倍,皮圈式粗纺机上常用10~12倍。. l* Q6 w9 ~7 w  @
(2)原始隔距。是影响皮圈牵伸摩擦力界强度的最敏感的工艺参数之一,对粗纱均匀度的影响较大,原始隔距的大小一般随粗纱定量的大小而定。) V, x$ S& X% I% y5 m+ O: t0 X
(3)隔距。分前、中罗拉之间的隔距和中、后罗拉之间的隔距,前、中罗拉之间是主牵伸区,其隔距大小与无控制区大小有关。前、中罗拉之间的隔距小,则无控制区小,对纤维的控制强,但牵伸力大,易出硬块。通常根据所纺纤维的长度来确定。一般为110~130mm。中、后罗拉间的隔距以小为宜,增加对纤维的控制。
: o+ J! l' Y6 p- J. J2 P(4)中胶辊的开槽深度。中胶辊上开槽使中上下罗拉之间形成一个柔软而富有弹性的钳口,在须条上产生强度适中、纵向和横向较为均匀的摩擦力界。通常槽深1~2mm、槽宽30~40mm。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7-1 14:1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