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整、浆、穿] 聚乙烯醇(PVA)的上浆性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4 21: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聚乙烯醇又称PVA,是聚醋酸乙烯通过甲醇钠作用,在甲醇中进行醇解而制得的产物。
* X7 T  Z2 O: v$ m. ?2 p+ j醇解产物有完全醇解型和部分醇解型等几种类型。前者称完全醇解PVA,后者称部分醇解PVA,完全醇解PVA的大分子侧基中只有羟基(—OH),而部分醇解PVA的大分子侧基中既有羟基(—OH),又有醋酸根(—CH3COO)。醇解度是指聚乙烯醇大分子中,乙烯醇单元占整个单元的摩尔分数比(mol/mol)%。完全醇解PVA和部分醇解PVA的醇解度不同。完全醇解PVA的醇解度为(98±1)%;部分醇解PVA的醇解度为(88±1)%。
; n* P& m! o- _' L( Q+ r制造维纶的聚乙烯醇称纺丝级聚乙烯醇,其醇解度在99.8%以上。浆料级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87%~99%。聚合度为500~2000。但是,目前受PVA的生产限制,浆纱中使用的部分醇解PVA的聚合度为500~1200,完全醇解PVA的聚合度为1700,如完全醇解PVA1799的聚合度为1700,醇解度为99%。, q4 @, y" ?' |  f6 y! M9 c
1.PVA的一般性质 
( g2 x0 v- ~  h! T& KPVA为无味、无臭、白色或淡黄色颗粒。成品有粉末状、片状或絮状,相对密度在1.21~1.34之间。% V3 T+ T+ c" m0 u/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志文 于 2015-7-14 22:02 编辑 7 T( }' w3 O5 F( B

0 r2 z+ C/ f% F; _/ }; R6 J2.PVA的上浆性能 , x5 [) c/ K6 M! O/ W: ~& j
(1)水溶性。完全醇解PVA分子中尽管含有较多羟基,但大分子之间通过羟基已形成较强的氢键缔合,以致对水分子的结合能力很弱,水溶性很差。在65~75℃热水中不溶解,仅能吸湿及少量膨胀。在沸水中和在高速搅拌(1000r/min)的作用下,部分氢键被拆散,“游离”羟基数增加,水溶性提高,经长时间(1~2h)后充分溶解。部分醇解PVA的分子中有适量的醋酸根基团存在,醋酸根基团占有较大的空间体积,使羟基之间的氢键缔合力削弱,在热水中能被拆散,表现为良好的水溶性。部分醇解PVA在40~50℃温度水中经保温搅拌能完全溶解。/ }+ F% T* ^- Z, x
(2)黏度。PVA浆液的黏度和浓度关系在定温条件下接近成正比;在定浓条件下,黏度和温度关系接近于反比。浆液黏度还与PVA醇解度有着密切联系,图所示为两者的关系曲线。曲线表明:当醇解度为87%时,PVA溶液的黏度最小。/ t4 q: |! r. m. p0 \' S$ A  d3 t, F# C  z
完全醇解PVA的溶液黏度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最终可成凝胶状。部分醇解PVA的溶液黏度则比较稳定,时间延续对黏度影响很小。PVA的黏度还与聚合度有关,聚合度越高,黏度越大。PVA浆液在弱酸、弱碱中黏度比较稳定,在强酸中则被水解,黏度下降。
4 S0 O6 J. k* b5 `' a
醇解度与黏度关系(浓度4%、温度25℃).png
醇解度与黏度关系(浓度4%、温度25℃)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2: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 }0 x% S0 Z) u* e, U9 Q
(3)粘附性。不同醇解度的PVA浆液对不同纤维的粘附性存在差异。完全醇解PVA对亲水性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及亲和力,部分醇解PVA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性则不及完全醇解PVA。由于大分子中疏水性醋酸根的作用,部分醇解PVA对疏水性纤维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而完全醇解PVA则很差,尤其是对疏水性强的涤纶纤维,如图所示。
. N3 }6 W% Y! P, Z# t4 e# C
PVA对聚酯薄膜的粘附强度.png
PVA对聚酯薄膜的粘附强度

5 n" w* Q, i: N' }9 W. @& k: c+ F; _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2: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4)成膜性。PVA浆膜弹性好,断裂强度高,断裂伸长大,耐磨性好。其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及耐屈曲强度均较原淀粉、变性淀粉、CMC等浆料好。PVA聚合度越高,浆膜强度越高。由于大分子中羟基的作用,PVA浆膜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能,吸湿性随醇解度、聚合度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对湿度65%以上的空气中能吸收水分,使浆膜柔韧,充分发挥其优良的力学机械性能。PVA浆液在静止时,由于水分的蒸发,液面有结皮现象,浆纱时易产生浆斑,使织造时经纱断头增加。由于PVA浆膜的内聚力大于浆膜与经纱之间的粘附力,分纱时易破坏经纱表面的浆膜完整性,使毛羽增加。
. i" l* ^3 X9 G' g$ g# ^( a现将CMC、PVA和淀粉的浆膜性能列于表,以作比较。
1 o2 ]+ E* K( c. V* i+ i2 g+ H# ^: L
/ w- Z1 H5 `% I8 X, v
 不同黏着剂的浆膜性能3 W) K9 Q, h; Y& i0 c5 `# W
黏着剂
  
  
断裂强度(N/mm2)
  
  
断裂伸长率(%)
  
  
耐磨次数(次)
  
  
耐屈曲次数(次)
  
  
CMC
  
  
32.05
  
  
11.8
  
  
100
  
  
680
  
  
PVA(1799)
  
  
42.24
  
  
165.1
  
  
937
  
  
10000
  
  
玉米淀粉
  
  
47.82
  
  
4.0
  
  
63
  
  
341
  
  
小麦淀粉
  
  
34.50
  
  
3.2
  
  
61
  
  
185
[/tr]
- L7 t; g0 ?) s6 [5 t4 @7 _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S7 s3 ~* Y2 N1 G* e
(5)混溶性。聚乙烯醇浆料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在与其他浆料(如合成浆料等)混用时,能良好均匀地混合,混合液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分层脱混现象。但与等量的天然淀粉混合时很易分层,使用时应十分注意。
8 _2 v! |7 C& N8 H# N1 o; s* k(6)其他性能。由于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力学机械性能,因此是理想的被覆材料。但是,PVA浆膜弹性好,断裂强度高,断裂伸长大,因此浆纱分纱性较差,在干浆纱分绞时分纱阻力大,浆膜容易撕裂,毛羽增加。为此,在PVA浆液中往往混入部分浆膜强度较低的黏着剂(如CMC、玉米淀粉、变性淀粉等),以改善干浆纱的分纱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2 A& @3 o/ d+ Y0 b# X* ^
3.变性聚乙烯醇 
4 Y5 w2 p* Z5 D( g0 _+ t聚乙烯醇调浆时浆液易起泡、浆液易结皮、浆膜分纱性差是其主要缺点。为克服这些缺点,可以对聚乙烯醇进行变性处理。比较成熟的变性方法有PVA丙烯酸酰胺共聚变性、PVA内酯化变性、PVA磺化变性及PVA接枝变性。变性聚乙烯醇浆料在40~50℃温水中保温搅拌1h可溶,溶液均匀,与其他黏着剂混溶性强,浆液不会结皮,在调制和上浆过程中不易起泡。变性聚乙烯醇浆料适宜于低温(85℃以内)上浆,并且黏度稳定。浆膜机械强度减小,分纱性良好,浆膜完整、光滑,而且退浆方便。
; {8 w, P0 n7 B  f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1 11:0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