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的选择: S6 z0 ]( H0 e, H$ ?3 ]
(1)粗纺毛织物使用的原料种类:粗纺毛织物使用原料范围极为广泛,所有棉、毛、丝、麻、化纤等纺织纤维,几乎都能供粗纺应用。更突出的是粗纺毛织物不仅使用新原料,还可利用再生纤维(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回丝、落毛、下脚以及旧织物回弹毛等),从而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 i) M0 S0 w0 ~(2)选择原料的依据:确定粗梳混料成分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4 X) n9 G& c% m' M① 根据织物的风格特征和品质要求。
' T8 c |/ J: ]; V+ K U② 根据经纬纱的不同要求。* c) X# [1 ^2 N
③ 满足加工工艺过程顺利进行。- l6 m% H" i' u$ G) x3 m) m
④ 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要降低成本。7 Q) a% H3 a+ A4 K: j- P, x- Z
(3)混料设计:粗纺产品混用的原料比较复杂。混合原料的各种成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原料损耗不一、染色牢度不一、对酸碱的反应不一及缩绒性能不一等因素,使纤维排列和组成发生变化,使成品的原料成分和色泽也随之变化。( [) N9 @/ T4 q0 Q# ~% R# j
① 混合原料在梳毛加工过程中消耗量大,各种原料损耗不一。一般是短毛大于长毛,粗毛大于细毛,羊毛大于化纤等。后道过程的落毛情况大体也如此,使混料成分和色泽发生变化。/ \8 R: e. w+ n- B. l
② 混合原料成分不同,粗细不同,其缩绒性也不同。洗缩整理以后,较细的纤维沿纱的轴向收缩形成纱芯,部分较粗的却横向扩展、浮于表面,成品外观色泽也随之变化。* u) h) x7 u1 O2 f. L5 C
③ 羊毛与化学纤维混纺,因其缩绒性能有明显差别,洗缩后羊毛毡化抱合暴露于织物表面,化纤被羊毛覆盖,在织物内层,因此成品色泽起变化。
; D; W7 a# I- U1 A; d④ 混合原料中,各种纤维因其染色牢度不一,对酸碱及高温反应不一,产生“落色”与“沾色”,影响成品色泽。4 E3 R; l' ?2 W5 F" c7 n
⑤ 起毛产品中的长纤维容易被拉向织物表面覆盖底色,而短纤维经多次起毛,容易脱落;立绒织物受横切面折光影响,其成品色泽与混料小样也迥然不同。
9 P5 A8 H! J7 A6 ]# w7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