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机电仪] 纺纱机械(第2版),毛立民,裴泽光,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6 15: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纺纱机械,毛立民,裴泽光,PDF,2012年。高清版。( j4 e8 T: ]( z% {3 I" q3 l

4 m* C/ O% Y. j# Z! i内容提要% r& j7 ^  P, C3 L9 p$ I9 [
本书介绍了纺纱机械的类型、机构组成、工艺理论与工作原理,分析了它们的工作性能及应用特点,还介绍了近年纺纱机械的新装备和新技术,特别是机电一体化在纺纱机械上的应用技术。
3 w8 X$ h, }/ Q" P  ?( _1 V: E本书可作为有关大专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纺织企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参考书。
! S+ g9 C' D8 |
$ _: `2 @: ^5 ~8 c$ g目录: ]% X! K, Y& g/ S/ A
第一章  纤维原料及纱 1; g9 }( A1 q/ j
第一节  纤维原料 1
; I1 @; N$ B7 P7 ]; b一、纺织纤维的种类及必备性能 1
9 a6 h8 @  A. X7 N( i% w1 S6 r二、纤维性状简介 3- C/ Z: U; t. P# f3 A/ O
第二节  纱 58 i. L0 v% e5 V. ?8 A: C! Z; R7 \
一、纱的分类 5
- O* M- F3 O3 N  C# @3 d5 U7 b二、纱的线密度(细度) 89 b0 b2 O" Y/ b+ }" K" x9 A0 x
三、纱的捻度 89 J, Z2 Z) @- [0 q6 B6 y
四、纱的强度 11
! t" x/ L$ V& b) {9 F+ @五、纱质量评定 11
. g+ l0 G( V" p2 J" G第三节  短纤纱的纺制 12
) Y5 {6 S" E) a" Q一、原料的混和 121 A0 j- K  U: @
二、短纤纱的纺纱系统 14
4 P, W0 ^+ W6 H4 {9 k4 H# Z第二章  开清棉机械 17
7 o  U; Y% u* R3 ]* d$ e1 d第一节  概述 17# u! M: M* u4 ^7 j
一、开清棉机械的任务 17
8 w" \; p& V. i) l4 E4 v  t% B二、开清棉机械类型及联合机组成 17
7 ?4 R" T4 w) h; ?1 [" _. ?/ K三、联合机的作用 184 `1 r& w$ Y% F
四、开清棉工艺质量要求 18  ]' G8 l$ x# U  L
第二节  抓棉机 18
1 u8 y4 ]& L3 J4 c  `. M一、环行式自动抓棉机 19
5 E, H1 [8 n1 g. F" m二、往复抓棉机 21+ L: G( v: B6 h# W! p6 o# [. F6 P8 f
第三节  混棉机 22
# q1 D' K) T. \1 T" @5 U; X一、自动混棉机 22' Y0 J% F8 y& m; g9 t
二、多仓混棉机 24
* q! q$ s! A% `) |第四节  开棉机 27# m& X; }$ i* N# ?! A! P
一、六辊筒开棉机 27) l9 f1 T$ ]8 F
二、轴流式开棉机 29, h, v4 W" H+ R' N4 _' y. p! f
三、豪猪式开棉机 30$ L9 m, G5 ~' C
第五节  清棉机 33! M- T  \8 E; c
一、制卷机组 33$ [6 D7 `% _# f
二、制丛机组 43
, A' |2 t5 |; l1 J% Z6 @5 d第六节  凝棉器、配棉器和除金属杂质装置 45
: O4 @' ]6 {: R# r* `一、凝棉器 45* C# m7 L2 f" Z$ e
二、配棉器 461 C( l1 ^! q* o1 a1 s
三、除金属杂物装置 47! A7 f: p$ ~  ?3 j4 U  Z
四、重物分离器 47& O2 L. A. v: B% T( O3 {' z* `
第三章  梳棉机 499 a5 X1 _: I" b3 f9 l
第一节  概述 49
% _4 ?0 o3 x7 X' q( l+ r/ k一、梳棉机的任务 49
& R: s8 S! {. |$ G) ]' }2 m, Z二、梳棉机的工艺流程 492 c/ @1 n6 t$ y  v
第二节  喂棉箱 50
% [3 B  }, C( P. p一、梳棉机的连续喂给系统 50% ^: K; b; r4 |/ y5 z8 H3 {* }7 J
二、喂棉箱 51: W. }0 R2 `0 D9 g% l! R9 m1 ?
第三节  给棉和刺辊部分 53
( g- `) Y, H1 ~9 Q) G) W0 [- Y; T" W一、给棉罗拉和给棉板 54
8 R$ ~# ^0 M2 {6 v* Z6 `二、刺辊 574 N8 c5 q$ [6 R$ |5 w& G0 F
三、辅助梳理装置 59
& ~. S7 A" ~( a" K6 N第四节  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 61
5 D6 F; F* S, X! H3 h8 o9 ^% \7 r一、针面间的基本作用原理 61' m8 A: F: c  m, z
二、锡林 62
# R3 e' y& a0 \/ r$ X三、盖板 63- X' {4 x7 H( q$ @) \
四、道夫 65
- @4 m( |' V3 j五、前、后罩板和大漏底 66
3 t3 K1 D( A& }4 ]+ b: x7 ]( t六、梳理针布 66- _" H5 e% A' V2 J, q
第五节  剥棉和圈条部分 68+ U- k$ @  G6 T1 Y  ]2 g! l
一、三罗拉剥棉装置 68+ c* ~; z6 a/ }2 v
二、圈条器 70
: m# {( [+ T0 X/ P三、梳并联合机 71
4 R& ~1 b  \  O6 d' V5 J3 q第六节  自调匀整装置 72
2 f& r* R; y4 Z  }8 X1 J一、自调匀整装置的组成 72/ [2 y$ X# y/ o; Z& K3 X
二、自调匀整装置的分类 72
+ H' k3 \( D  ]三、检测装置 75
& A. q" I' u2 j第七节  梳棉机传动及工艺计算 767 o6 x2 g8 w/ m/ F3 X9 s
一、传动 763 M; Z3 C0 F6 b' U
二、工艺计算 76( `; U# N1 T0 W1 A( N4 Y0 B
第四章  精梳机 80
+ w0 ]! Z& C( n( Y第一节  概述 80; N" R9 u8 ?, ^+ u/ x  k) @, b
一、精梳机的任务 80; Q8 L/ X  m' e& l
二、精梳机的工艺流程 81
& E. o; T$ m0 F三、精梳机的工作顺序及运动配合 82* M; M& x( p" Z& Z* B
第二节  精梳前准备机械 84( E$ g8 p9 H# j/ p! D
一、精梳准备的任务 848 X% M! R) C/ d0 J3 m: Q4 p  h
二、精梳准备机械 84
% L! D- [+ Y6 \第三节  给棉钳持部分 87! U# y( y7 l, a
一、承卷罗拉 87: s: }3 }* |6 i. c: V, ^
二、给棉罗拉 88
+ O6 O0 |, f9 J% ~3 i9 H2 u三、精梳落棉理论 89& z9 i6 l7 t9 x: t. t3 {
四、钳板机构 91
( m! [3 S7 P; ]; z  p9 c第四节  梳理部分 95' z' m. O% }$ ?1 h5 M; @
一、锡林 95
2 e8 W+ D- L3 d二、顶梳 96
+ W9 m; U3 I% t, J3 ^三、影响梳理工作的主要因素 97
5 i8 b0 W0 B, b4 K第五节  分离接合部分 98; H1 |9 f5 k4 w/ K! P
一、纤维丛的分离接合 98
) a8 _* S+ `5 f5 F2 N& F/ n2 N4 G2 u二、分离罗拉传动机构 99
: y: x8 }4 @; w  [4 w9 S2 l, H( ]- J三、分离罗拉运动分析 100
5 o4 b1 G4 R8 B' m+ {7 H# K# v四、分离丛形状 101
  i4 A! w" S" u* i. P五、分离罗拉顺转定时 102
. P* u! i* q" `, X, n6 T% |第六节  其他部分 102% x% S  G2 Z, Q, D0 l. J0 w
一、落棉排杂机构 102
9 Y: v' Y0 [0 J, w9 I( w二、车面输出部分 104
* [) G& l5 L" k# I$ f' v/ f) a三、牵伸装置 105
  Q2 `/ u2 W& o3 `0 ?3 K四、圈条器 1068 Q0 U) i; _# f1 t' t6 L; n
五、棉卷自动运输系统 106. v/ ^5 `" l) V/ ~1 U5 V
第七节  精梳机传动及工艺计算 1079 Q9 v' q* Q, ^& j. x' f4 H: x$ e
一、传动 107
4 ^0 p' b3 S( S  N二、工艺计算 109
5 ~% V, o0 ^' G, v第五章  并条机 112- ^' G. d  r) y7 p
第一节  概述 112, J$ Z6 k, F% [: u) G& v
一、并条机的任务 112; `/ w4 s3 n, h2 l; b; p
二、并条机工艺过程 112: z8 A2 P! l0 z: o2 u1 \( l
三、并合作用 113
4 Q  ^, P6 J  s3 [3 C5 L; r2 ~- g) g第二节  罗拉牵伸基本原理 1133 d; ?! B4 K# f9 c5 W: c- P, M
一、牵伸的一般概念 113
# m$ O( `7 B5 T" c7 p0 F# o二、牵伸的基本理论 114: s# N' u2 Z* G% t! T8 ~9 b
三、牵伸过程中纤维的分离及伸直平行作用 117
  `# J% ~) W" v4 _四、牵伸过程造成的条干不匀 118( u; W- m+ ^! k8 o1 F- N
第三节  并条机的牵伸机构 1192 n4 M( U' O% j7 T, `5 \
一、并条机牵伸机构的主要元件 119
+ ?. s: v# J5 K7 q, Z0 H3 x$ f二、并条机的牵伸形式 120
4 l  O3 W2 i( J& n( W三、牵伸装置的加压机构 122
7 o  f, E! t4 g" x$ D5 v四、牵伸装置的工艺参数 125# j3 h% |2 w4 Y/ }
五、牵伸装置的吸风系统 125+ B+ i% b$ k/ c) r' z2 U2 W5 g% W
第四节  并条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 127
# o) y. @' |; F! P2 P8 t3 ?一、并条机传动路线的制订 127
- |- y$ F# T6 Z二、FA302型并条机工艺计算 130  O) n6 e9 D7 J# z, L8 v
第六章  粗纱机 131
- Y+ ]1 b( \* R0 `: H  |8 w# H第一节  概述 131
1 O9 ^) j  V0 l! ^0 \一、粗纱机的任务 131
+ w4 ]+ u9 J4 o1 R0 W二、粗纱机的工艺流程 131: p2 }( a. n" |7 Z; ]* Y! y
三、现代粗纱机的发展方向 131
. I2 X( {8 S( J第二节  喂入机构和牵伸机构 132
4 N8 Z$ s8 {, B一、喂入机构 132. z8 Y- z9 }5 g/ p) s, x2 S
二、牵伸机构 133& ]  H  m8 L9 }2 y
第三节  加捻机构 137& K5 }0 y' h2 j& s
一、粗纱机的加捻过程 137
5 Z; y/ H) m1 M# z二、粗纱机的加捻机构 140
5 a. o3 E4 ]! o' ~; y3 }0 m/ G第四节  卷绕机构 142$ `7 N( e3 n, v' G5 ~
一、粗纱卷绕运动基本规律 1429 Y6 h% M1 W9 Z
二、有锥轮粗纱机的卷绕机构 143
) ]9 f1 M- s/ }4 m三、无锥轮粗纱机的卷绕机构 1500 e; E7 I* T3 u* ?$ Y$ e
第五节  辅助机构 152. o8 A  }- I! c- W5 h
一、自动监测装置 152
9 z( @% y! f0 h) ]4 ?- n二、清洁装置 153
" ~1 N9 @- Z2 }* A# z9 p三、落纱装置 154
1 M, y# {6 _. ]) D" F2 I+ p四、粗细联输运系统 1566 C; y# T' [3 {$ d+ ~
第六节  粗纱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 156" d/ E3 i; Y# q" B0 D  o
一、FA401型粗纱机(有锥轮粗纱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 156  o6 V; B0 e- w3 z1 A% H
二、FA491型粗纱机(无锥轮粗纱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 1603 x% j8 n0 R& L& v+ @  s1 |
第七章  细纱机 163
0 w3 j% ]' a* z& M# b第一节  概述 163
( H8 `$ ?1 [4 e% L$ R2 }: b: p一、细纱机在纺织厂的地位及其工艺作用 163
9 F) r. E' H- K& q$ c( l二、细纱机的工艺概况 163
' \) ], a9 h, C! j第二节  细纱机的喂入机构和牵伸机构 165
: b" k$ S( r4 W6 e/ P一、喂入机构 165
& C" ?7 l7 k; d4 T二、牵伸机构 166
" z. l0 s" E! o8 g; `8 Q9 k第三节  细纱机的加捻卷绕机构 181
1 V4 ]3 v" E' L9 H) ]. ?一、加捻卷绕过程 181
! l( I, ^+ u( P# L9 Z二、加捻卷绕元件 182' W/ ~: U+ E4 @* S0 A% @
三、纺纱气圈和纱张力 1912 q1 A/ _. l% ]  S1 R( z
四、锭子变速控制机构 193& z$ j( _' i* S4 p  ~: c& V
第四节  细纱机成形机构 195
7 ?, P$ X& A) r, ~; |一、管纱成形和卷绕过程 195+ b5 n; m' w$ l
二、成形机构 197
+ h6 m7 f$ Q0 Q! Q三、集体落纱装置 203
4 C3 N$ c1 K# T4 t: l第五节  细纱机机电一体化控制 210: t1 |0 B; j/ u. g. s2 b
一、细纱机机电一体化状况 210
' y! Z: U: \8 c$ r二、细络联技术 2121 U7 _  p9 y% D5 p6 M' Q5 E
三、细纱断头在线检测 2124 q; z+ b. Q1 _: n# V" w1 O8 o; r7 h
第六节  细纱机新功能 213
# u/ F) P( S9 N3 w0 K' G  P一、滑溜牵伸工艺 213
( D+ b4 z% a* `: E# \+ t( t) {3 e+ ~0 I二、包缠纱纺纱技术 213! S( Q" s5 z: K) m& C! H
三、竹节纱纺纱技术 214
! }  h; |% `( e四、赛络纱纺纱技术 214* ^3 L- f3 b- A
五、紧密纺纱技术 215$ c6 U( R( Z5 h$ i* }* x% D) z
第七节  细纱机的传动与工艺计算 219
. G: x) g. a! n, N6 y一、传动 219$ C5 T  ]& S3 z6 {
二、工艺计算 219( T" ?/ j* F2 K+ x6 E2 x

. P9 V0 J/ H+ S8 m5 @6 e第八章  络筒机 223$ x. |' g" H; {- \, \4 D1 x
第一节  概述 223
) H; C% q# J" l7 `( y4 _& ?一、络筒的作用 223
/ n* V9 _0 y# W" {4 ~& a- v- e二、络筒机类型及其工艺过程 2240 [4 R4 Y7 y; U* L& X0 C  l
第二节  络筒机卷绕原理 226/ K! }: I, J$ X; _: z3 x/ y5 l6 _+ m
一、卷绕形式 226
# l+ S2 q5 |8 @8 C! Z! F二、卷绕原理 227
+ c; R% A# _5 x; Q; l三、络筒主要工艺参数 2300 Q  m' P8 B  Y# v' B: m8 G
第三节  络筒机卷绕机构 232! C4 k  p9 j7 B" f: Z; b% N8 c
一、卷取机构 232
  }- h) }- ~2 y# C二、导纱机构 232
6 t# q# X) g3 a0 s/ F第四节  络筒机张力装置 235$ S$ r' E' u8 o$ {
一、张力装置形式 235
' {* J, Z. z7 ]% L$ {二、退绕张力的构成和变化 237# Y0 c% ~, V1 D
三、张力均匀控制装置 238: V. Z' P; E( ^5 O3 U! \
第五节  络筒机清纱装置 243) a7 V6 D7 y' e1 ?# ~* O  D6 c- C
一、机械式清纱器 243
! A# b, }8 K& f1 [& j) p二、电子清纱器 244) Z# a6 f5 `& c- T
第六节  络筒机捻接装置 248
! _' X7 O4 k( m一、空气捻接器 248; P$ [, Q3 [. k* g& C2 t  |2 P
二、机械式捻接器 2513 m: e+ n. B! e* g
第七节  络筒机防叠装置 252' p! K2 L: {& J
一、无触点式间歇开关防叠装置 253
2 @" ^- d) o* V/ X  V, |1 l9 ?二、机械式防叠装置 253
% @1 k/ B0 b3 ]5 h6 c8 M1 |三、单电动机变频传动防叠装置 2551 Z# b3 S8 [( g" F( c' F
四、无刷直流电动机变速防叠装置 256
+ ~. H& Q5 U' {5 |6 n0 D五、槽筒防叠装置 256
- z- B3 B$ K. v8 b3 {) Y* a2 H: `7 J第八节  全自动络筒机 257
1 M7 c+ r" j3 p0 {; A% n5 H一、络筒机工艺过程和主要技术特征 257
# |  b9 K/ \- ^+ _二、多电机分部传动技术 259
5 c3 w7 t; @$ s7 @三、自动换管装置 260
4 z  K) j/ b4 a8 P四、在线检测技术 261# @; W5 i- {4 L7 y3 \. R2 x
五、细络联技术 2624 S6 w4 R) O# x% D, F$ F
六、智能化及电控监测系统 2636 B1 s2 o: k/ Q$ n
七、节能节纱系统 264
# Z) A6 v0 O4 d, ^% g" l2 A八、电子定长装置 264  W+ _  @( J( x9 c+ G! L& i/ ~" f8 |! n
第九节  络筒机发展趋势 2656 I& Y( V# s6 t' @" H; i
一、单锭化 2655 H  e. K: V" ^+ `  l; Z. x- a! c
二、高速化、高质量、大卷装 265
4 @9 z' i& u* f* y/ a3 F# g/ a三、智能化 2655 ]6 |9 W+ ]$ Z: d8 t' a- p3 A! ?& R: w
四、全自动化和连续化 266% c. p( y) |5 o9 |8 q
五、通用化 266" L4 j1 f) [( H
第九章  并纱机与捻线机 267
5 J1 A# w/ y, A5 n. a! N# h第一节  概述 2676 n% {+ g* d4 q# g
一、后加工设备的任务 2674 L9 Q) C5 B+ v3 s: R6 m1 j9 L4 V
二、后加工的工艺流程 2671 ]* K' Y2 D1 K0 [5 E$ i( T& s/ e
第二节  并纱机 268
! ~4 ^0 |  a, t8 a2 g一、并纱机的任务 2681 S& \7 ^- C) d3 H' e. B9 W' x4 C
二、国产并纱机 268/ q% V7 S! e: |7 ^+ T0 @2 |
三、新型并纱机 2701 B, O1 |, N" c% U1 H& i
第三节  捻线机 274( U: H7 m1 `+ }
一、捻线机的任务 274
  W0 B# x8 a  P$ C3 ~$ u二、环锭捻线机 274
) i( `3 ?4 j) @. e9 I$ H6 r三、倍捻捻线机 278
* q9 L) z5 f) n四、花式捻线机 281
- ~7 M- g9 P5 E' {$ }第十章  转杯纺纱机 285
0 d6 `7 m' |! g) w- |' t第一节  概述 2853 R2 N3 k" U' e
第二节  纺纱原理 287
) i* s' f0 Z0 _) ]% }1 w% L第三节  主要机构及作用 288
5 t9 c; s( W- O& U6 v' k一、给棉机构 288
6 q5 T5 [$ M' n8 b" }& ^3 S* |* T& Q二、分梳、除杂机构 289
+ V8 e5 A* g8 U' N- Q) m0 ~三、凝聚加捻机构 291; r& g& ~: o6 ~! \. v9 E
四、卷绕成型机构 297
  o6 O3 j& Y2 ^5 E五、接头及接头机构 297
6 r  D! I- }4 U5 y2 w! R参考文献 300+ [0 @& F4 Y/ V; ^4 P; H5 u0 W* M$ S
- e2 e: C" I# S0 Z) \6 Q3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4 15:4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