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5 h! A7 N4 `
百年帽饰,[英] 苏西·霍普金斯 著、马辛路、钟跃崎 译,PDF。帽饰文化,电子目录,36M。
2 N; r% Q& M6 B. D千载而下,人类创造的灿烂文明宛如一搏亘古积淀意 味 幽 深 的香醇。面对大千世界,时尚纷纷,以一人之渺小,难尽览无余。不如翻开历史的长卷,撷取一段百年帽史的兴衰沉浮。 ' J; K& h) s. @) G
本书是英国帽史专家苏西·霍普金斯的潜心之作。面对浩瀚纷繁的帽饰发展历史,书中以每十年为界,伴以优雅流畅的笔法,将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从明艳动人的羽饰帽到朴素简单的贝雷帽,从轻盈娇美的圆帽到古拙粗犷的牛仔帽,从法国巴黎的帽饰作坊到英国为皇室制帽的名家,从经典传统的名师夏奈尔到毁誉参半的斯基亚帕雷利⋯⋯书中细细评说着那些设计巨孽、演艺明星、超级名模以及历史风云人物等与帽饰的不解情缘,更不乏各种鲜为人知的插曲与典故,并将一些常见帽种的历史渊源逐一道出。 4 E$ J( V' `4 n& v5 p
山不可以无泉,花不可以无色,本书所上演的精彩绝伦的帽饰文化发展的大幕 之 后 ,是20世纪战争与和平、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篇章。作者以一个世纪的变革与沉浮为引线,描绘出帽饰发展历程中的各个层面,从而构成了本书独特的魅力和参考价值。 " k) G4 p2 @% w5 E8 _0 a: f
由于水平有限,错误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4 C+ E/ x- z$ f) Q9 N+ `/ C
目录
' j* {" _/ ]" \4 ]前言 10 / ~, A) c4 ^% l4 Z
帽子:保护头部、表示身份抑或显现虚荣? 10 , R0 I7 t" x9 B, e! b* x! O9 _5 b
1900~1910 世纪之初 13 # N: }/ O, p" _0 I
富于幻想的帽子 15 ' J. G+ J) i1 `8 i) F& X0 p
女权运动者和蓝袜社 18
' S1 H6 k: b' c4 Y+ S 《时尚》 18 * M6 k" b% j% D; J# E( E
一项新型运动:驾驶汽车 22
r0 I, T j; c 亚历山德拉皇后 16
0 g* i; a$ \1 {7 _! e4 m% o 保罗·普瓦雷 19
% f% H# r0 f# |" i/ R 圆帽 23
& l/ w, W8 M/ e5 e: \1910~1920 沧桑巨变 25
% g f) u) K; n1 p. U, D" R8 @ 战争中的女性 27
; i8 Z; u5 |; q' q% L 体育运动中的女性 29 3 p9 e9 U7 E1 {, T
最早的钟形帽 29 . i0 I) c, O( a; B. ~; p* L$ @0 z
纽约:美国时装中心 31 , F; i+ Z9 R2 q$ B; U
玛丽·璧克馥 28 ; ^: W" _/ A: v! g4 {! s
戴安娜·库珀女士 30
2 b* J8 `* R& u6 ]0 q: w 加布丽埃勒·夏奈尔 33 ) q: q, ^! R, g
高顶大礼帽 35 & ]8 u [2 `7 ?. f% F- o
1920~1930 痴情帽事 37
T1 z- k6 {! B' z/ ` 女帽业、纽约和哈蒂·卡内基 49 1 Z* Q0 O7 U5 Q, Y% O8 r9 \
格洛丽亚·史璜生 40
; Q) X- f' l6 @( V3 Q2 \ 让·帕图 43 ' m- c/ d+ Z% P B8 x2 \3 F8 X
让娜·朗万 47 2 |4 t9 _; m, D/ f. b T+ q
圆顶硬礼帽 51
/ [8 L5 J8 D3 E* ~) ~4 @1930~1940 回归冷静 53
2 V0 M0 i$ k- P 帽子为20世纪30年代的服装增添意趣 58 + B( G2 D' y) O: R8 b0 l' N
美国时装设计的兴起 60
, ~* p' r( w. }% d! c8 \ 格蕾塔·嘉宝 56 0 i$ g6 W+ M5 N3 I1 ^
克劳德·圣·西尔 57 ( d7 z4 |4 j; _
莉莉·达歇 59 / ~: S* M: J. \& S e- ]4 ]& W
埃尔莎·斯基亚帕雷利 61 5 c0 N6 ]5 k7 @% _
软呢帽 65 ! p* t% Y: u% f: g
1940~1950 兵燹战火百废待兴 67
3 h* w2 x( b9 h* b& r' s- W 战争时期的装束 67
( a: r# x& _# q( X* W' \% L 帽子照亮战时阴影 72 + M+ l* |, b/ U; ~$ p# P9 J0 c
《时尚》评说 78 ) Z3 M7 D) k( j5 G( |3 M* O9 q
电影世界 78
' a% S% b; Y" V4 `2 s 卢顿与英国草帽业 81 ) ~! N% ?9 Z" z
草编学校 81
* U% t7 V3 y- S9 v 梅·韦斯特 70
! ^3 U6 d) \' D* X 英格丽·褒曼 70 4 j+ a5 I0 Z# x* I
马琳·黛德丽 73 * e4 T# T: F, c5 O2 E- E
阿黛尔·利斯特 75
, u# ]1 H) Y5 g' B3 i 克里斯汀·迪奥 79
% h& L& V$ H' b2 H" N+ X: S3 b 贝雷帽 83
& L/ X1 D0 S& `1950~1960 黄金岁月 85 3 t4 w0 D& _1 S# I( e* q( I* t J
“新外观”的怀旧之情 85 2 y' w$ i F5 ^8 m6 k
服务于淑女外观的帽子和手套 89
3 A- r: R3 Z8 o+ C/ Y 比比帽:夜晚使用的轻盈帽型 93
. l/ i( N$ \! ] 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佳帽良马,济济一堂 93 7 }( l. t6 \1 P% P( J% a
奥黛丽·赫本 87 A' P2 E1 I( `' N8 U! u8 |. g9 }
波莱特 91
& t1 r3 u' ]6 I" }% Z 奥格·塔鲁普 95
* v2 e) \' m& J0 t 平顶硬草帽 97 0 p# K+ p J, n. b. x. o0 m7 D3 U
1960~1970 青春希望 音乐 99 & U1 P8 T7 k. q5 [! D) L, Q
多姿多彩、放任自流的60年代 99
* B! K& R) E4 ? l) d 男性设计师 104 1 w% H0 ] A7 q* ^; u
米歇尔公司的秘密 104 / o8 h# f9 l+ O3 v4 J
拉·圣·卡特琳 106 : k4 D4 u& s, `8 c7 r
奥托·卢卡斯 101 ) l/ k/ {. E3 [9 {1 y- t$ z
曼哈顿的约翰先生 103
1 Z* K' p- t& v5 u/ Y 杰奎琳·肯尼迪 107
0 Q4 i, C# p7 M& z. O% L, ~' x 卡特琳娜·德诺芙 108 h' ? ]* U% u. e2 X6 M
1970~1980 觉醒幻灭太平情愫 111
9 |/ d$ {1 h! D# G 时尚消亡——风格万岁! 111 & O' {& i O# ~8 Z5 G) i. ~3 H
垂式帽子和层式外观 115
5 O& w! R3 [3 P* `4 t9 C 三世纪的传统 115 ! R2 w3 K* y5 ~4 m
格雷厄姆·史密斯 113
4 K" Y N, }& u' S* a 让-夏尔·布罗索 117
7 {* c+ p$ Q) J& s8 n# J& B 弗雷德里克·福克斯 121
6 O% Q- y; T' A' @* r6 B8 X 巴拿马帽 123 ( j: c4 F$ l# \0 k
1980~1990 彰显富贵纵情消费 125 L( T# K6 o8 L+ ], V' G) Q
从朋克装到女装男性化 125
" L: J2 Z7 B. r" w1 s" y# H 生活在物质世界里 125
7 O9 I+ H. W) o3 @8 m/ t7 E 绅士制帽者 127 , Y" P& U' N8 M) r& r$ }2 W5 \
戴安娜王妃 128 & A. d" T. `2 [% b
菲利普·萨默威尔 129 ( O% ` _( y( u; `9 s' _
戴维·希林 133 . m+ W# m9 y1 q6 p
斯蒂芬·琼斯 135 ! q. D& g2 H% e2 m. I, n
牛仔帽 137 - l9 g$ s( F. t% u% ^; B0 x
1990~2000 花团锦簇解语盛事 139 9 Y$ e8 _+ ^9 M3 {2 }
博采众家之长的时装 139
! v7 `! N R9 t- J7 B 戴帽的场合 139
4 ?1 h3 `* q' }2 q% e* a! ` 痴迷帽子的城市 143
7 e( s( h$ d8 h 纽约的女帽业 143 $ [$ I9 L$ g2 u: x9 j ^! K2 L4 f# g
伦敦的制帽者 144 # F) ^. r& r) D; J& x) B# o
柔性外观 148
% L6 O6 A8 K; O& k$ a! ^ 女帽业年轻的先行者 153 1 ~( s! \! K# I5 k8 X
比利时与荷兰的女帽设计师 155
7 ~9 _- ?- t. B, e* T3 Y 巴黎的帽子 155 1 p7 h+ ^6 [8 @2 Q4 c! D( E6 u
帽子的传统遗产 156
8 O: T8 x( ~( C 超级名模 141
; {/ U" B, S+ E& P! M! b3 Z4 | 帽子步入广告业 145 # g4 H ]8 d$ ~3 |( T
埃里克·贾维茨 149 / [ G7 m) `5 j* z9 m! Z# Z
帕特里夏·安德伍德 151 ! R8 y! e4 W. P! I! z
菲利普·特里西 159
& b5 p1 e) I. x2 R5 _! B' e( |8 j帽名注释 161 m6 V& Z: Z6 A- f
译者注释 161 版权页 163
8 a: ^5 l* @8 C$ i [' t4 l/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