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 国家工业遗产:菱湖丝厂(湖州浙丝二厂有限公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1 15: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菱湖丝厂由民族资本家章荣初等于1946年创建,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企业。从建成之日起,菱湖丝厂便是我国缫丝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国内外同行培养了几代数以万计的缫丝能手,被业内称为“师傅厂”。它的建成改变了当地以家庭手工缫丝为主的产业局面,形成了机械化缫丝主导的产业新格局,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长江三角洲蚕桑养殖的发展。它是全国仅存的当代丝绸工业生产系统。* d; N% {* Y) j

/ \- C& D9 |# J" Z- G  E) M1 P+ A
4_488097_db2de458ef59550.jpg

& S# n, t* Q7 j+ [; n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我国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17年12月22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菱湖丝厂(现湖州浙丝二厂有限公司)在列。
* A" T8 r) z+ C: a' g) I8 y( ^
! e, w; ^; v. N- V+ [! [. E2 Q" E
菱湖丝厂1.jpg
菱湖丝厂2.jpg
菱湖丝厂外景

$ j3 I! A; u6 Z. I, e% s$ n. Q遗产项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北至湖滨路,西至人民北路,东至菱湖敬老院,南至志成弄、莫乃弄。核心物项包括:码头、茧仓库、50吨水塔及配套水池、烟囱、锅炉房、立缫机2台、复整车间厂房、复摇机8组、黑板机2台、灯光检验设备、宿舍3幢、招待所、医务所、广播室、大礼堂、园林景观、徐家花园及厂志等。菱湖丝厂遗存的生产系统、生活系统、文体教育系统和厂容厂貌,展示了我国丝绸行业不同时期的典型特征。
/ d; i( {6 s: q
: N, ?8 B. _% f! m0 _
菱湖丝厂女工.jpg
正在缫丝的女工
; T, W: |* k5 f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历尽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华大地山河凋敝、百废待兴。于是章荣初先生发起成立吴兴县菱湖区建设协会,在菱湖地区恢复植桑养蚕。
! ?6 [8 N. o3 N7 M, [
4 _# |8 g+ s* V& i2 F5 J
爱国实业家章荣初.jpg
爱国实业家章荣初

' ^" N8 |6 U# Z7 F0 {7 Q$ n. ?1946年10月,菱湖缫丝厂开始筹备,两年之后建成投产。工厂占地55亩,员工1009人,月产白厂丝12.5吨,厂房、设备、配套设施和规模在国内均属一流。后因战争影响,工厂开工后不久便停工。$ a- r1 B$ S; ~; @
7 w* l" S5 Y: H7 a9 ]" [
菱湖丝厂车间.jpg
菱湖丝厂车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15: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后,在人民政府支持下,工厂于1950年3月28日复工。后来,工厂积极相应政府号召。1951年3月起公私合营,1952年9月转为地方国营。. Y3 G+ w! }4 j/ h% H
解放初期的菱湖丝厂.jpg
解放初期的菱湖丝厂
  @& W/ F* M9 H. T- a
鼎盛时期的菱湖丝厂工人曾多达2000多人,为菱湖小镇和周边乡村甚至是外地百姓人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有一家三代都在丝厂就业的,有夫妻、母女、父子同在丝厂上班的。
9 p1 @. e2 p+ H" l: J* V1 l4 i5 f; U! n
菱湖丝厂一个时期还成为了全国同行业的标杆,全国各地的缫丝企业甚至连国外的丝企友人都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T5 l# E$ G( ]4 N7 Q$ e  `

- u6 l9 n2 X+ ~4 E6 R菱湖丝厂有自己的招待所幼儿园,有图书馆阅览室,有自己的广播站,还有自己的医务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菱湖丝厂的医务室有住院区和疗养区,住院区医疗设备齐全,疗养区假山凉亭九曲回廊环境优雅舒适。这些都被列入菱湖丝厂国家工业遗产项目,令人遗憾的是幼儿园已荒废,其它如广播站医务室等也已成昨日黄花。/ \2 D0 i- U2 z8 z& E
: B4 X) i8 E/ l0 c6 p9 D
当年,对于菱湖小镇和附近周边乡村的年轻姑娘们来说,能进入菱湖丝厂做工被视为是莫大的幸运和荣耀。
) ~" X7 a, F. |" G  ?$ Y4 F+ `
) t2 V( h. X- E% q) g+ c5 w那时候,晚上11点钟左右,丝厂夜班工人下班,菱湖北栅头这条寂静的小街就会喧闹好一阵子,银铃般的嘻笑说话声,匆匆而过的脚步声,不时回响在安澜桥畔和北栅头的夜空。
( p' m8 W6 v4 v) O- u
+ h. M6 R  ?( w7 E* Z+ ^周末,那些外地和农村被招进丝厂工作的年轻女工们,穿得花花绿绿三三二二结伴走出厂门去镇上逛逛走走,大街上小巷里,这些个充满着青春活力,洋溢着勃勃生气幸福欢乐的丝厂姐妹就像一群舞动的彩蝶,引得路人纷纷回头注目。她们就是水乡小镇菱湖曾经的“芳华”。这些“芳华”后来有很多成了菱湖的媳妇。你想,菱湖那时可是江南水乡富蔗一方的一个丝绸工业小镇,曾经的吴兴县府所在地,湖州三大镇菱湖、南浔、双林,菱湖是龙头老大,人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水红菱的家乡,蚕宝宝的摇篮”。而菱湖的小伙子们更是艳福不浅,家门口放着这么一个大的丝厂,又有这么多的美丽“芳华”。当年菱湖的小伙子们找对象讨老婆首选目标就是丝厂的“芳华”,大厂子条件好工资高,更不要说“芳华”们是一个比一个年轻漂亮。7 a' P6 I6 e# ?& ^1 u0 c, T/ F

$ s0 s9 y( k# f; P改革开放后,企业设立了国产自动缫培训中心,为国内数十家缫丝厂培训了大量的操作工,促进了国产设备的推广使用。
5 ~. t  v: s% \% o& c0 `
9 G5 {  E9 a+ T/ M3 T4 n20世纪90年代,整个丝绸行业陷入困境,菱湖丝厂难逃改制。2003年2月,菱湖丝厂被丝绸之路集团整体收购,收购方丝绸之路集团的董事长凌兰芳曾是菱湖丝厂的职工。改制后,丝绸之路集团在广西设立了蚕丝基地,在菱湖丝厂旁边建起了纺织厂,使用最新的无梭织机,更换了新的缫丝设备。这家丝厂算是从倒闭的边缘被拉了起来。并购之后的菱湖丝厂狠抓生产品质,主打高端市场,在生丝出口品质和数量上仍然保持全国领先。" J. P7 }' Z# ?* l3 x
% ?; F* p2 e/ B
国外客商前来考察菱湖丝厂.jpg
国外客商前来考察
) ~. d2 \$ Z/ p1 a4 \' M* C4 f3 }
今天,菱湖镇上很多家庭他们的父母辈乃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曾在菱湖丝厂留下过他们青春的靓影,都见证过菱湖丝厂的荣盛兴衰。他们同样是菱湖丝厂留存下来的最为宝贵的“国家工业遗产”。, |5 X, w; p7 m/ f/ Q: `5 F

4 B: c+ ^) ~4 `* m4 d1 y近年来,菱湖丝厂历经了多重变革,但仍然保持着全国生丝出口的好品质和高产量,始终是我国缫丝行业领军企业,为丝绸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企业所属的丝绸之路集团正结合“丝绸小镇”建设,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和资金投入,通过现代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手段,进一步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工业遗产。; I  [: N$ e  W# H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15: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遗产掠影
% @3 j# t* b7 m: ?; B: }
老水塔/ {: {6 }* @  N8 z7 H( d; l# C' j6 |1 ]

/ J% M3 b; V+ n9 z+ Y* r菱湖丝厂建厂时配套建设了供水系统,包括50吨水塔和100吨水池。经过岁月磨蚀,只有水塔和水池保存至今。现如今,矗立厂内的老水塔已经爬满爬山虎,静静地向世人讲述工厂60多年的发展历史。* V7 a% E+ C1 i% {8 }8 u

% p8 A# `& b; X6 ], {图片
; L; x2 W1 w7 o8 b- _* ~+ I( T- M8 b7 b" s/ m+ Q, ?- v% s2 T
图片0 r5 P! K" q; I9 p  m) s0 O1 `! L
3 j3 b  b0 f% ]
办公楼+ l! q9 d1 `) D* m2 d' A2 R. x
图片
$ p+ o7 |# o2 m: }. q$ K图片
, ?/ L$ s% ]2 R" ]2 s
4 V+ s; B6 H2 O' M% h2 n爬满爬山虎的老水塔、宿舍楼
0 N9 S! I/ O. ^# \% ?
2 n! v" o& p& ?* ~1 t" e7 S大礼堂
- d) y5 B7 u$ ?9 a' L0 K3 a; A" v: n8 Q* j" }0 p% N- S. }
大跃进时期菱湖丝厂建成了员工大礼堂,供员工开会和开展娱乐活动。大礼堂建筑面积3100平米,为“青砖木梁木椽子洋瓦石灰粉墙”结构的砖木房屋。3100多平米的空间全凭木梁椽结构支撑,没有一根柱子,是经典的中式木结大跨度作品。! j- \( f6 M+ Q2 `

! a( I; H; _3 B2 Q7 m) l  o) r0 Y8 F图片
7 O3 Q8 O5 @8 d大礼堂现景(局部)% F  g4 z( z* W" {
; v" Y* ^& Z9 U) q- g9 h
老车间
( O' K7 ^0 p" l& Y) H8 a: j7 h; I& r# f0 U/ I
图片
9 H$ x- f7 _* l( U7 _* T) ^( ~( s$ @6 }8 Q% t( K
图片
  e" \$ ~' j# k8 t
6 F2 s) \. r7 w% ^6 |图片
7 w7 s8 U2 \8 D# Q0 u! ?4 ~% u) R5 k3 Z8 P1 S0 S1 b5 ?
图片8 x. ^, y# f& i# j

% W$ o+ y: Y. u' Z, b8 o图片
! P& `$ G" w, n# b8 j: n
1 G# p0 [& M6 c/ X0 Q图片" u5 E1 D$ \- B2 B
" J/ x9 B; @: m' A
图片. ^2 n* G, O) o0 Y

; g* i/ |4 l3 `: ?. L增添新设备的生产车间
+ M  k" `& y0 R( A# o( h! q* L" M- U% P1 S
立缫机
' p  R2 N- t# B1 c0 _) W- q" |4 I9 B
' u* `0 m, ^& H缫丝机起源于中国。在中国的养蚕、制丝技术传到国外以后,法国结合蒸汽和机械技术,发明了直缫坐缫机。后经日本改良和创新变成立缫机重新传回中国。该立缫机相对于传统工艺效率成倍增加,丝条质量更加均匀。该机器的外传及引入真实再现了人类技术革新和改进的过程。
: N+ A" ~- \4 f: w4 O* G9 F4 |% G7 C3 m6 d8 c9 {! ^
图片8 R) C9 `8 ~2 U) s1 g
菱湖丝厂立缫机
" L! d5 Q- w2 d$ T/ V1 O
3 U& L  p, I1 `" }# W1 g老厂区内徐家花园
; N5 M( H$ g2 {; Y/ B# w* b# n5 b6 X
图片9 x+ y' ]+ V  y  L, }# W" r9 L, m' {
: W' ?( D6 h, p/ R
图片
8 `4 |* ^+ v8 v) ~7 D, |1 @0 d1 [% v
图片2 u% c2 M1 X7 R2 D& f

) A) C4 }# J- ^  d+ d大事记6 S: F# p$ a# T7 V( W7 E

3 O- _& d3 M1 k) x7 x7 ?; ]1. 1945年11月,章荣初先生发起成立吴兴县菱湖区建设协会。& c# r! y" C5 |" D
7 c9 w( }: G: a' ^, |
2. 1946年10月,“菱湖缫丝股份有限公司菱湖缫丝厂”(简称“菱湖缫丝厂”)正式筹建。' a9 B7 ^! `) b$ `, B4 |# o  x
% f2 u' L! Y/ f$ E* G3 n3 D8 @
3. 1947年6月,开始动工营建厂房。
8 K/ V  P. X1 b/ u# g  H) S( F# J* M% w4 G+ e5 V0 n
4. 1948年6月, 正式开工生产。8 q8 o, `8 \( i# s( v+ d  G& U8 V

) U5 F7 H5 s7 q$ m9 N" z. G; _5. 1948年12月,受物价上涨影响,工厂停产。
3 e9 C3 |% A1 X$ {# c2 T6 T1 T$ P& E3 w  H( B. ~. q; `6 \+ [
6. 1950年3月,在人民政府支持下,工厂恢复生产。3 E. p- B0 U3 Y5 m' Y; N; j
% v! [8 e& [3 w- V; q# @
7. 1951年3月,工厂实行公私合营。5 d4 Z  ^$ F& V

2 W7 V5 g, \! N( R. r2 A8. 1952年9月,工厂转为地方国营,改名“地方国营浙江制丝二厂”(简称“浙丝二厂”)。, c/ b  H) @* l) O$ h

! B' y  U3 m2 u" @; `9. 2001年,工厂第一轮改制。
' [( o5 U6 g/ z( J
0 g8 b( j  A* |5 U9 J10. 2003年,工厂被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收购。
4 n5 B% J' A( E' ^8 {, C
3 C) k% N6 h; A(南浔时报、国家工业遗产、老高等综合)& x% I8 K) p# W" l

( j; B! a  t( [4 c6 s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4-30 12:14 , Processed in 0.453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