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及葛、大麻织物,在古代总称为布,在很长时期内,是人民大众的主要衣着原料。两宋时期,麻织品生产遍及南方各地,其中尤以广西最为发达,所产柳布、象布等远近驰名。金人生产的麻织细布,也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衣料。当时麻织品的品种也是很多的,如绍兴十一年,户部裁定市舶司发运至都城(行在所临安)的服物材料就有大布、番青斑布、白熟布、袴布、鞋面布、青花番布、粗黑小布、单青番棋盘小布、番头布、海南青花布、袜面布、小布、青苎布、粗小布、白细布、白苎布、生苎布、海南白布、毛施布、海南棋盘布。有些著名的麻织品种如郯县强口布、诸暨山后布等还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提高了质量。山后布就是在纺绩过程中将麻纱加以强拈而后织成的,精巧纤密,经久耐用。又如“綀子”是一种精细的苎麻布,虽然秦汉之前就已经有了,但在宋代得到更大的发展。周去非《岭外代答》提到:“邕州左右江溪洞,地产苎麻,洁白细薄而长。土人择其尤细者为綀子。暑衣之,轻凉离汗者也。汉高祖有天下,令贾人无得衣綀。则其可贵,自汉而然。有花纹者为花綀,一端四丈余。卷而入之小竹筒,尚有余地,以染真红,尤易著色。厥价不廉,稍细者一端十余缗也。” 这一时期葛布生产已趋于衰落,但在技术处理上仍有值得称道之处。如《格物粗谈》卷下提到:“葛布年久色黑,将葛布洗湿,入烘笼内铺著,用硫黄熏之即色白。”说明当时已掌握用硫黄熏、蒸的漂白技术。 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毛纺织业更为发达。唐代已从西域传入山羊。唐宋时期的拔羢褐,揩面如丝帛滑腻,是珍贵的羊绒制品。此外如泾州(今甘肃泾川)“虽小儿皆能撚茸毛为线,织方胜花”,“一匹重只十四两”。连小孩都能用茸毛织成这样轻薄和精美的织品,说明当地毛纺织工艺是非常普及和高明的。毛纺织业在西夏是比较普遍的家庭副业,主要产品有氆氇、毛褐、毡、毯等。马可·波罗曾盛赞他所见到的驼毛毡:“城中制造驼毛毡不少,是为世界最丽之毡,亦有白毡,为世界最良之毡,盖以白骆驼毛制之也。所制甚多,商人以之运售契丹及世界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