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络筒、电清] 络筒工艺参数设计和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7 20: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络筒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张力装置形式和张力盘加压重量的选择,清纱装置形式及清纱缝隙大小的选择(或剪切区的确定),筒子卷绕密度和络筒速度的选择以及确定结头类型及打结要求等。6 _) {: W- M+ y5 K4 h; `8 m
一、设计要点
/ Z4 p, C! c! c$ J4 `, m3 C合理地设置张力,防止过大的张力损伤纱条质量;尽可能地去除杂质(尤其是大杂);合理选择络筒速度,尽可能地减少对纱条的摩擦,降低条干、毛羽质量的恶化。
: X! i% N  l1 V- O: T' S! b二、工艺参数设计
2 l+ b! c" N9 m% I# C" G7 \8 O1.络筒速度+ E9 P1 C# u* R% H/ J
络筒速度直接影响到络筒机的产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络筒速度高,时间效率一般要下降,使得络筒机的实际产量反而不高。为保证在一定的络筒速度情况下,机器能达到较高的时间效率,对于纱线强力较低或纱线条干不匀的情况,络筒速度应选取得低些,如同样线密度的毛纱络筒速度较毛涤混纺纱和棉纱低;当纱线的纤维易产生摩擦静电而导致毛羽增加时,应适当降低络筒速度,如同样线密度的化纤纯纺纱络筒速度应较纯棉纱低些。2 e0 B2 m: k" |# N* l
络筒速度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考虑络筒机的机型。自动络筒机材质好、设计合理、制造精度高,它所适应的络筒速度一般达1000m/min以上,而普通络筒机(如1332MD型络筒机)的络筒速度一般只能达到约600m/min。
2 i8 Q& R: p) C) n; Q8 }$ y2.络筒张力
# M0 C5 D7 t3 W  ?7 m, G6 U( V络筒张力一般根据卷绕密度进行调节,同时应保持筒子成形良好,通常为单纱强力的8%~12%。2 c8 b/ q2 z. w; k: }* Z5 m

. z8 Y% c0 ], m% Q8 M7 ^. X; t3 y6 X0 C$ O" g8 _* h8 ~,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20: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3.清纱设定值9 y4 ]) n; M. h8 d9 i
采用电子清纱装置时,可根据后道工序和织物外观质量的要求,将各类纱疵的形态按截面变化率和纱疵所占的长度进行分类,清纱限度的设定是通过数字拨盘设定的,具体方法与电子清纱装置的型号有关。
6 o  Z2 \' L4 Z" b* n( U机械式清纱装置的清纱功能和效果都较差,只适应对清纱要求不高的纱线品种,仅在一些普通络筒机上应用,上机时按纱线直径来调整纱线通过的缝隙尺寸。确定清纱缝隙的大小,还应考虑络筒速度的快慢。络筒速度快时,清纱缝隙也应大些。5 Q) N& `9 _: Y7 n& k
4.筒子卷绕密度
' {2 ?$ V; p2 r. g筒子卷绕密度应按筒子的后道用途、所络筒纱的种类加以确定。染色用筒子的卷绕密度较小,约为0.35g/cm3;其他用途筒子的卷绕密度较大,约为0.42g/cm3。适宜的卷绕密度,有利于筒子成形良好,且不损伤纱线的弹性。" u, T3 z& b+ o7 R7 U+ q2 q
络筒张力对筒子卷绕密度有直接的影响,张力越大,筒子卷绕密度越大,因此实际生产中通过调整络筒张力来改变卷绕密度。
! `% N0 u, N$ A" `# H9 ]5.卷绕长度
& k* N/ b( ]: l$ _& P" [/ K有些情形下,要求筒子上卷绕的纱线应达到规定的长度。如在整经工序中,集体换筒的机型要求筒纱长度与整经长度相匹配,这个筒纱长度可通过工艺计算得到。在络筒机上,则要根据工艺规定绕纱长度进行定长。
: `9 B' Q/ H# n' ^9 @3 @自动络筒机上采用电子定长装置,对定长值的设定极为简便,且定长精度较高。在实际生产中,随纱的线密度、筒子锥角与防叠参数的不同,实际长度与设定长度不会完全相同,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修正系数,经修正后的络筒长度与设定长度的差异较小,一般不超过2%。普通络筒机上一般没有专设定长装置,只能以控制卷绕直径的办法进行间接定长,其精度较差。
* P9 Q5 q4 j5 Y' c6 y) 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2 00:2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