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配棉( y' t' l4 }0 C2 K
(1)由于原棉含杂直接影响成纱含杂,所以在开清棉机组开清点较少、设备开清能力有限时,为了降低成纱结杂,应选配含杂率较低的原棉。配棉时,含杂率差异应控制在1%~2%,同时还应严加控制乙类杂质或在加工中采取相应措施。一般细特纱控制软籽表皮等疵点不超过0.5%,中特纱不超过1%,以免影响成纱结杂。1 f9 R2 _4 o% V6 b ~, w3 B7 z' B
(2)原棉成熟度系数与成纱棉结数几乎成直线相关,因此合理配棉,控制成熟度系数,从而控制原棉长度、线密度、短绒及有害疵点等各种指标很重要。在配棉时,同一唛头中原棉成熟度系数差异应控制在0.15。
0 D7 W! i0 E3 s2 C(3)短绒不但影响条干、强力,而且是形成棉结的主要原因,在配棉中也要合理控制。此外,轧工、产地等也应合理配用,并保持相对稳定。
9 V+ o8 T( a% b(4)原棉长度、线密度:配棉时,选用原棉并非越细越长越好,而是应恰如其分地选配原棉的长度和线密度。一般纺纱线密度越细,所配原棉品级越好,长度越长,线密度越细。随纺纱线密度增大,原棉品级降低、长度减短,线密度加粗。同一配棉方案中,各唛头间原棉品级差异控制在1~2级,纤维线密度差异控制在1.25~2tex,长度差异控制在2~4mm,最好在1~2mm。
2 ^6 X0 g; Z1 i* w2 T' a(5)原棉回潮率:一般原棉回潮率最好控制在8%~9%,回潮率过高的原棉应预先松包,让它自然蒸发或日晒。回潮率超过10%时,需经烘棉预处理后再使用。4 q5 B, g* D; v u7 @2 S
(6)回花和再用棉使用:充分利用回花及再用棉可节约用棉和降低成本,但其用量需根据纺纱线密度、品种、质量要求调整,避免过多使用而影响成纱质量。6 n/ r, t. J! @" h. L% ~1 ]1 U
7 c/ y6 x- b7 O; m9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