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综合] 减少、降低成纱棉结杂质的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5 21: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合理配棉
& B& g" o9 W' b( {5 h* S' ?(1)由于原棉含杂直接影响成纱含杂,所以在开清棉机组开清点较少、设备开清能力有限时,为了降低成纱结杂,应选配含杂率较低的原棉。配棉时,含杂率差异应控制在1%~2%,同时还应严加控制乙类杂质或在加工中采取相应措施。一般细特纱控制软籽表皮等疵点不超过0.5%,中特纱不超过1%,以免影响成纱结杂。
6 y) R8 Q4 U1 I(2)原棉成熟度系数与成纱棉结数几乎成直线相关,因此合理配棉,控制成熟度系数,从而控制原棉长度、线密度、短绒及有害疵点等各种指标很重要。在配棉时,同一唛头中原棉成熟度系数差异应控制在0.15。, K, K7 W1 ?2 N2 Q( W6 J" C( [
(3)短绒不但影响条干、强力,而且是形成棉结的主要原因,在配棉中也要合理控制。此外,轧工、产地等也应合理配用,并保持相对稳定。
6 E# g- H6 C5 c3 w; m# C(4)原棉长度、线密度:配棉时,选用原棉并非越细越长越好,而是应恰如其分地选配原棉的长度和线密度。一般纺纱线密度越细,所配原棉品级越好,长度越长,线密度越细。随纺纱线密度增大,原棉品级降低、长度减短,线密度加粗。同一配棉方案中,各唛头间原棉品级差异控制在1~2级,纤维线密度差异控制在1.25~2tex,长度差异控制在2~4mm,最好在1~2mm。  Q! z# b. U* b7 `7 ^: k7 H5 u: \
(5)原棉回潮率:一般原棉回潮率最好控制在8%~9%,回潮率过高的原棉应预先松包,让它自然蒸发或日晒。回潮率超过10%时,需经烘棉预处理后再使用。
6 i: ^9 N1 H# B, p  s(6)回花和再用棉使用:充分利用回花及再用棉可节约用棉和降低成本,但其用量需根据纺纱线密度、品种、质量要求调整,避免过多使用而影响成纱质量。
) y3 `8 z+ q8 y; t8 w) Y+ |: f. T6 `/ c0 f$ b2 A.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21: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 E- G, `0 ^5 K% Q) m6 S1 U2.合理设计清梳工艺
1 ^8 z# ]) y! p  k" v! ?棉网棉结杂质粒数,基本决定了成纱棉结杂质粒数,如何减少棉网结杂数、提高梳棉机的分梳效果对控制成纱结杂是非常关键的。然而,梳棉机分梳除杂作用好坏,除与梳棉本身机械状态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还依赖棉卷质量的好坏。合理的清梳工艺,对减少成纱结杂数关系极大。
) P2 _7 e* I3 K' x& b: {1 e(1)开清棉工艺8 {0 x9 I  Y% [9 Z% L2 h4 @+ r
开清棉各打手产生的棉结,以三翼打手最多,豪猪打手其次,三翼梳针打手最少。因此,在采用细档或极细档纤维纺纱时,不能使用三翼刀片打手及豪猪打手,可使用轴流开棉机、棉箱开棉机、六滚筒开棉机及两只三翼梳针打手。使用六滚筒开棉机时应使用最低档速度,三翼梳针打手也要降低速度。
' `3 J+ `4 ]  \(2)合理分配清、梳落棉,提高棉卷结构质量" f  ]/ }: y5 X, L
合理分配落棉就是指什么杂质、疵点在哪个部位下落最有利。一般较大且易分离排除的杂质在清花中落即早落为好,以免打击破碎;黏附力较大带纤维杂质,若在它和纤维分离时落下,就必然带走好纤维,增加用棉量,带纤维杂质在梳棉机上排除最为有利。清梳落棉分配应根据原棉含杂情况而定,原棉含大杂多,清棉应多落,原棉含小杂或带纤维杂质多,应加强梳棉机除杂和落棉。一般情况下棉卷含杂率控制在1%左右,清棉机除杂效率(对原棉含杂)控制在40%~60%。清棉产生棉束的主要原因是棉箱机械斜帘或打手返花和翻滚,其次是打手尘棒间隔距不当以及通道不光滑搓揉而成。实践证明,为了减少棉束产生,清花设备采用“五光二准一通二灵敏”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五光”即棉流通道和开松打击部件的角钉、梳针、刀片、尘棒要光洁;“二准”是指打手刀片至尘棒之间隔距和打手至剥棉刀隔距要准;“一通”是指前后气流畅通;“二灵敏”是指摇栅、水银开关及电气控制要灵敏。9 u8 O' }1 ]  c" P6 h/ `
(3)梳棉工艺
# G( X2 @9 P6 d% H①刺辊转速与棉结关系:研究表明,刺辊转速分别为750r/min、850r/min、950r/min时,棉网中棉结分别为53粒/g、86粒/g、97粒/g,可见刺辊高速化带来棉网棉结增加。实践证明,当刺辊转速超过950r/min时,棉结大量增加。
4 s8 H3 T* S0 @8 E. L8 B②道夫转速与棉结关系:当锡林转速为206r/min、刺辊转速为750r/min、道夫转速以单产表示(18.2kg/台·h、27.3kg/台·h、36?4kg/台·h)时,分别对0.118tex、0.165tex、0.176tex三种线密度的棉纤维进行试验。结果证明:纤维线密度细,生成棉结多;道夫速度高,生成棉结多。
: S. F5 ~0 _6 g9 R- t③锡林和盖板隔距与棉结关系:实践证明,锡林和盖板隔距大,棉结多。" o+ j, I0 B, p) Y4 V5 c
④刺辊和锡林速比与棉结关系:试验证明,当刺辊与锡林线速比为1∶1.1时,纤维从刺辊向锡林转移很困难,纤维随刺辊转回来,把刺辊轧煞,同时,发现缩小线速比,棉结大量增加。当刺辊和锡林速度比控制在1∶1.94时,棉结少且转移好。高产梳棉机推荐刺辊和锡林线速度比为1∶2.28和1∶2.55。
" ]; g/ h$ ?/ U⑤道夫转移率与棉结关系:纤维由锡林转移到道夫上时,纤维粗则转移率可大,纤维细转移率要低。涤纶粗细均匀且比棉纤维粗,转移率可大;棉纤维细且线密度不均匀,需要充分进行分梳,转移率不能太大。
  l" \8 r$ T/ Y0 ]⑥高产梳棉机锡林漏底必须改进:弹性针布梳棉机锡林漏底的尘棒是长三角形,这种漏底用在高产梳棉机上,当锡林高速回转时,漏底气流产生横向流动,使锡林上棉层容易搓成棉结,所以为适应高速,锡林漏底尘格必须改为短三角形,以减少棉结产生。
) [6 p+ J: @' \% E⑦增加预梳理装置:一般梳棉机产量达到20kg/台·h或以上时,梳理能力已饱和了,为此要采取开清棉精细抓棉,充分开松,以梳代打,使棉块达到4~5mg/块;或者在梳棉机上增加预分梳措施,增加分梳辊或分梳板,主要是刺辊下分梳板、锡林后罩板区分梳板及锡林前罩板区分梳板,以提高梳理质量,降低棉结杂质。5 ^& B$ k+ N) E3 B
⑧减少揉搓形成的新棉结:梳棉机上新棉结形成主要是由返花、绕花及纤维揉搓而产生。当锡林和道夫、锡林和盖板间隔距过大且针布又较钝时,纤维受到过分揉搓形成大量棉结;刺辊向锡林、锡林向道夫转移不良,刺辊返花,锡林绕花也会形成大量棉结;针布轧伤,如毛刺、倒齿、油渍锈斑及光洁度差等易绕花,致使棉结生成。所以,合理配置工艺、提高针布平整度和锐度、提高设备完好率,对减少新棉结产生都很重要。& m3 Z% f, s" t( p

9 j# V+ T5 y  E' j0 R1 p6 p% o, j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21: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 u1 G: ~' g/ S' M" @. f, C3.严格控制生条短绒率
) R9 T5 x7 \6 S7 [严格控制生条短绒率,可减少棉结的产生。研究表明,短绒(16mm以下)形成棉结的数量与棉结总数的比例为60%~70%,因此要减少棉结就必须对各工序,特别是清梳工序的短绒产生严加控制。梳理工序是各工序中短绒增加最多的工序,从原棉到细纱各工序短绒增加的总量中,梳棉工序占61%。因此,对梳棉工序短绒的产生应加以控制,一方面是在梳理过程中减少纤维的损伤、断裂;另一方面是增加短绒的排除。一般应做到生条短绒率比棉卷短绒率的增加控制在4%以下。% |4 W. S- ^& i2 B& [, V
4.加强温湿度管理9 X- g" o! c. \9 G3 d& W( J
实践和科学实验证明,当原棉回潮率超过11%、棉卷回潮率超过8.5%时,将使除杂困难、棉结增加。特别是原棉等级低、成熟度差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为此应使清棉和梳棉工序有较低的相对湿度,使纤维处于连续放湿状态,以控制清梳半制品的回潮率。这样可使纤维间抱合力减少,保持良好的弹性和刚性,有利于开松、除杂、分梳及转移,减少黏连和扭结,降低棉结、杂质粒数,提高棉卷和生条结构质量。一般清棉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棉卷回潮率控制在6.5%~7%;梳棉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生条回潮率控制在6.5%左右。* x9 ]' S8 F0 ^. e# v
5.清梳除杂合理分工
, I9 ]/ J. f3 X* M普梳优级纱29tex每克含棉结、杂质粒数为65粒/g,其中棉结为20~21粒/g,杂质为40~44粒/g,合计为60~65粒/g。要达到以上目标,清棉总除杂效率应在60%以上,棉卷含杂率应在0.5%以下;梳棉除杂效率应在85%~95%,生条含杂率应在0.05%~0.04%。
: V* n. D: g7 I& @. q% W清梳除杂合理分配的任务,就是提高开清棉联合机和梳棉机的除杂效率,使生条含杂率控制在0.05%以下,保证纺出优质纱。
1 F2 P* `3 B' _( i8 w' Y4 I9 N" K(1)提高开清棉联合机的总除杂效率
% m' N% J1 d3 F试验研究证明,国产传统老设备与现代新型清梳联设备的除杂效率有明显的差异。在原棉含杂同为2.77%的条件下,老设备生产的棉卷含杂率为1.8%,而现代新设备为1.0%,老设备生产的生条含杂率为0.31%,而新设备仅为0.05%。因此采用性能优良的新设备,除杂效率可大大提高。; X: x5 n# Y. h' a
(2)提高梳棉机除杂效率+ p9 K+ y  w2 [3 E1 |2 D
①使用80°工作角的刺辊金属针布,纺化纤则为90°。
; o3 E# z: i  n1 @9 L& N- n②选用好的除尘刀及调整好除尘刀位置。' r) x6 [: G2 n9 n- O4 C5 y& _: U' N
③提高盖板针布的锐度。1 u: E9 l' w( l3 g# x5 d6 M
④在盖板后部装除杂清洁装置(如特吕茨施勒尔DK715型梳棉机上安装了一组webclean除杂梳理装置,使生条中残留含杂减少30%)。6 ^% ^: t# B7 c, @. m' P# I2 \' ]
⑤增加预分梳元件,提高除杂效率。
7 T+ B! J. l% m- J5 ^8 n9 _$ d⑥强化三吸装置,使气流通畅,利于转移。
& N/ }7 k/ C* s⑦盖板踵趾差从0.9mm改为0.56mm,利于分梳除杂。6 O& n  g% v2 a. c/ m0 b% I$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1 13:2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