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马与纺织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5 15: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纺织705 于 2014-3-15 15:49 编辑
7 C3 s. H3 Z( c" N' I* c/ `/ h# r: P0 H$ w. U: }7 E$ Y
        马是常见的动物,人们在说马的数量时,常说“一匹马、两匹马”等,而不说“一头马、两头马”,或“一只马、两只马”。人们也不说“一匹牛、两匹牛”等。“匹”已约定俗成地被认为是马的量词、计量单位。那么,为什么马要用匹做量词、计量单位呢?
( U0 o+ E% [- }, g    用“匹”来计量马最早见于《尚书文侯之命》:“马四匹。”《尚书》是虞夏商周四代的皇室档总集,时间跨度约二千年(从五帝时代的帝尧到秦始皇以前),是第一部用文字记载的上古史。可见,用“匹”来计量马的历史十分悠久。此外,《周易》也出现过“马匹”一词:“月几望,马匹亡。”这里“匹”是马的配偶之意。
% r0 H; A2 ~2 W$ R0 a/ z( L3 J      其实在古代,“匹”作为一个计量单位,仅用于计量布、帛等纺织品,如“匹练”指一匹白绢,“匹帛”和“匹段”泛指纺织品。四丈为一匹。大家所熟知的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名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就说明了“匹”是纺织品的计量单位。% n) M  ~! \) m! ~: @( d
      但为何把“马匹”作为马的总称,孔子对自己的学生颜回详细解释过。据《韩诗外传》记载,一天,孔子和颜回一起出游,登上鲁国境内的泰山后,师生二人向东南方向眺望。古代没有今天的空气污染,因此空气的透明度非常好,可极目千里。
/ ~( F* C8 m5 H1 l9 E: z       孔子问颜回有没有看到苏州的阊门。阊门是苏州古城的西门。颜回远眺了一会儿,回答道:“看到了!看到了!”孔子又问道:“门外有什么东西?”颜回答道:“门外有一匹练,前面有一束生蓝。”练是洁白的熟绢,生蓝是草料。孔子听了哈哈大笑:“那不是一匹练,那是一匹白马在吃草呢!”孔子继而问道:“你知道为什么用匹来计量马吗?”颜回自然不知道。于是,孔子解释道:“在阳光下,马的影子有一匹那么长,也就是长达四丈,故此称马为马匹。”' ^+ e0 ~8 ^: r! U
      解释完之后,孔子用手挡住了颜回的眼睛,不让他再瞪大眼睛远眺。下山后,颜回的头发都白了,牙齿也脱落了,不久就一病而死。原来孔子是圣人,精力强壮,颜回当然比不上老师,勉强眺望那么远,时间长了精力就承担不了,因此才会力竭而亡。
5 v# P  Q* J7 v+ l1 _% d       虽然故事有些夸张,不过“马匹”的称呼却沿用了下来。
0 h$ H/ L$ k. [6 H       除了孔子的解释外,东汉时期还有其它解释。如良马和君子都需要由具备慧眼之人“相”过之后才能确定,可见良马可以和君子匹敌,故称“马匹”;再如因马在深夜奔驰,能看到眼前四丈的距离,故称“一匹”;还有死马的价格是一匹帛,所以称“一匹马”。  3 D, ]6 s7 w" n5 ~( u) b' I. H4 [
        此外,春秋时期,诸侯之间馈赠的礼物通常都是“乘马”和“束帛”,“乘马”是四匹马,“束帛”是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帛的计量单位是一匹四丈,正好与乘马的数量相等,因此就用匹来计量马了。
9 O+ h) q+ S% c$ J不管怎么说,马用匹做计量单位,它还是与纺织有关系的。1 V3 z& C/ M% {" W, ^3 l
       如果你还有兴趣,也可以查查空调的功率用匹计算,也是从这个故事引申来的。+ e4 j. S" l. m$ P8 P$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7:3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