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磕磕碰碰在所难免,缝针拆线更是人生里常见的经历。在万物皆可智能一下的互联网社会,将缝线智能化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日前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研究者还真的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缝线,它能够监测伤口的愈合情况,并将数据发送到医生端,而不仅是普通的皮外伤,器官甚至是骨植入物都可以用同样的原理进行监测。 ) ^8 S, `: k- M* G& U/ @! w0 W在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杂志上,科学家们解释了这款缝线的原理。它是由棉花和合成纤维织物组成的,缝线为可以导电的材料组成,棉花上有导电油墨,而缝线因为接触了皮肤组织,结合其它材料,科学家们便可以利用涂层的缝线检测到皮肤所受的压力、温度、pH值、血糖水平等。而通过这些数据,医生就可以远程判断伤口的恢复情况了,数据支持移动端或PC端传输。/ K# [1 d% }8 r. f! t9 p  o/ x
 Patrick Collins/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F  G/ r, m9 i
 论文第一作者Pooria Mostafalu认为,线具有价格低廉、轻薄灵活的特点,而且可以通过它能传导液体的特性连接组织。! [0 L) v0 L; S$ V) l3 s
 目前为止,可植入装置通常是二维的,即使是扁平的形状也需要专门处理,并且造价不菲。
 % p# B0 Z! h7 ?( j$ L: o4 b4 U, Q
 Tufts / 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w. _& M; R" @5 C; u" m5 p3 q$ P
 塔夫茨大学的纳米实验室主任Sameer Sonkusale表示,“这种基于缝线的设备可以用于外科植入、智能绷带进行监测、或做成织物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检测。”
 ) i. c# C% w% ~) I8 r1 T, s  虽然这款缝线离量产还有一定距离,但至少从科技含量上看,它已经在普通纺线的基础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了。(环球网)8 ?- Q6 I3 q' |* b# W
 
 % F; i5 U. l7 _" i# n9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