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机具] 罗织机:古代罗组织织物织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7 2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o6 t9 U( K( J
罗织机
# r; M$ {% I$ L0 }

( Q. [  @8 f9 ~0 G0 n
由于罗织物是靠互不平行的经纱相互有规律地绞转后,与纬纱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所以罗织机与其他一般织机最大的差别就是它的开口机构。
  p8 {* H; e6 @8 x! y
商周时代的罗主要是二经相绞的素罗,因此它所用的绞经开口机构比较简单,只有一片绞综和一片地综。织造时,以两根纱为一组;奇数经纱为地经,偶数经纱为绞经,一根纬纱按竹刀的位置织入,即每隔一梭起绞一次。

3 P/ p! e4 `' j; S
秦汉以后,又出现了三经绞罗,四经绞罗以及罗纹地上起花的花罗。它们织造时所用的绞经开口机构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
. t7 ]6 w  S! x7 Z, m
三经绞罗是以三根经线为一组,一根绞经,二根地经。
& p7 e& P3 F& T  v4 M) E( }" q
四经绞罗是以四根经纱为一组;两根绞经,两根地经。四根纬纱为一循环。织造时需要用两组绞综(20)。第一梭,是绞经综A提起时织入,绞经综B不动。第二梭是按竹刀位置织入。第三梭是在绞经综B提起时织入,绞经综A不动。第四梭再从竹刀位置织入。依次反复。

+ V9 l+ [* w1 W% x
织四经花罗时,地纹部分和素织相同,花纹部分另加绞综。第一梭绞经综AB同时起动。第二梭按竹刀位置织入。第三梭同第一梭。依次反复。织花罗、绞综的片数,视花纹需要确定。
$ M1 g3 x- _6 R3 k  ~% C$ \) D: F+ l2 g
二经素罗或花罗的织造,可在一般带筘的织机或花机上经加挂绞综,并把带筘织机或花机上的筘和撞杆(叠助木)的分量减轻后进行。古代有关这种罗织机的资料很少,现仅见于元人薛景石所著的《梓人遗制》中。值得庆幸的是,《梓人遗制》所载甚详,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这种罗织机的具体形制,还简明地讲述了各种机件的制作方法,装配尺寸和安装部位,使我们今天得以了解它的全貌。

+ j4 A5 i# q' q8 l' d
二经绞罗织造示意图.jpg
- G$ a0 e& Z0 {' ~; }+ h0 h3 n, N
二经绞罗织造示意图
" @. N8 X' l( G2 A( n* w
四经绞罗织造示意图.jpg

1 Z5 Q# q! ^8 P0 g3 y5 i8 f
四经绞罗织造示意图
' t5 o! B2 T$ W$ X4 Q
薛书所记罗织机是由机身(机架)、豁丝木、“鸦儿”(操纵综片的悬臂)、大泛扇子(综片)、卷轴、“滕子”(经轴、原图只画一根,可能有两根经轴,因绞经消耗不多,不便与地经同缠于一轴)、脚竹(脚踏传动杆,原书未记)等主要机件组成。这种罗机没有竹筘,也没有梭子,用斫〔zhuo酌〕刀投纾兼打纬。斫刀长二尺八寸,背部有三直槽,其内装纾子,旁有小孔,可以引纬。这种罗织机由于一直沿用打纬刀打纬,不采用竹筘,织造时效率较低,因而在明以后和四经绞罗一起逐渐失传了。
明以后织罗是在带筘织机上进行的,其开口装置虽基本上和前文所讲织两经绞罗时差不多,但因罗织物的组织设计有了进步,又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如五梭罗、七梭罗等。在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就有关于这些罗织法的记载:“凡罗,中空小路,以透风凉。其消息全在软综(绞综)之中,衮头两扇打综,一软一硬。凡五梭、三梭、最后七梭之后,踏起软综,自然纠转诸经,空路不粘。……就丝绸机上织时,两梭轻,一梭重。空出稀路者,名曰秋罗。”
' M7 D/ N; J2 N, d5 O. F'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2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ubh 于 2014-7-19 20:52 编辑
; d1 U7 d0 T; v" n) {/ j: w- o, E: n$ B
罗机专织绞经织物,在普通织机上使用特殊的起绞装置就成了罗机。它的起源可上溯至商代。可分为两种,一种专织无固定绞组的罗,一种专织有固定绞组的罗。
  罗机与其它织机相比,其特别之处还在于它的打纬工具仍然用古老的打纬刀,而非用筘打纬,这是由罗织物的组织结构所致。
  如果罗需要提花,除用挑花织制之外,也可在罗机上装上提花装置。从实物来看,唐代之前的罗多用多综式提花装置,而唐以后则多用束综提花装置。
5 a+ |7 Z$ f3 [9 Y9 y3 F
罗机1.jpg
罗机的结构
苏州丝绸博物馆的罗机.jpg
苏州丝绸博物馆复原的罗织机
南宋《耕织图》中的提花罗机.jpg
南宋《耕织图》中的提花罗机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9 12:4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