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因为大手笔投资互联网金融一度“不务正业”的服装企业报喜鸟在2015年7月宣布重回服装主业,并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C2B私人定制产业链。但转型一年之际,报喜鸟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近亿元,这是报喜鸟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业内认为,众多服装企业扎堆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私人定制服务,但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看似高端的“私人定制”最终会变成“标准化定制”。 业绩首亏近亿元1 h7 B: M: {& _
国内高档男装品牌报喜鸟日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出现自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其中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跌幅高达0.97亿元,同比上年同期暴跌229.6%。除了净利润下滑,公司营收同比下跌7.9%,减少到9.25亿元。与此同时,扣非净利润跌幅高达1.38亿元,同比下降366.3%。主营毛利率为53.64%,也比去年同期下降5.15%。% q q( m0 V: ?4 H, S
北京商报记者查阅财报发现,上半财年,报喜鸟旗下只有HAZZYS品牌毛利率微弱提升,包括主品牌报喜鸟在内,其余品牌均走下坡是毛利率下跌主因。& l" ]# W% E/ [! K) c! D
对此,报喜鸟分析称,宏观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见识渐广、消费观念转变及互联网经济冲击力大等不利影响造成公司零售终端压力巨大,收入下降。# `6 J/ ^5 E2 L9 G; E3 f9 E
据了解,虽然报喜鸟净利出现首次亏损,但是业绩下滑从2013年就已经出现。2013年,报喜鸟归母公司净利润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6.35%;2014年归母公司净利润达1.3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6%;2015年归母公司净利润同样下跌至1.08亿元,同比降19.55%。
6 y/ O5 \8 v; T5 d6 J$ h3 @7 h7 t 半年关闭近百家店
# ]+ j3 b% ?5 d' s" b) c% e 除了服装零售行业大环境不好、电商竞争愈演愈烈等外部不良因素,报喜鸟终端零售持续疲软也与内部多品牌经营欠佳有关系。" \8 w$ e& |6 {1 _5 h0 s& z- ~
最新财报显示,报喜鸟上半年总店数为1232家,相较年初减少88家。除了母品牌报喜鸟线下门店数量减少3.5%至763家,较上年关店28家,收入4.25亿元,同比降20.97%外,旗下子品牌法兰诗顿门店66家,较上年关店25家,数量降27.5%,收入下滑9.36%;圣捷罗店数为74家,较上年关店57家,数量降43.5%,收入下滑57.47%;欧爵店数为27家,较上年关店2家,数量降6.9%,收入下降30.88%。通过计算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报喜鸟公司1个主品牌和4个子品牌在半年内共计关闭112家店。6 F& J3 c$ [- x- K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电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传统服装品牌的零售模式依然比较落后,难以适应当下O2O时代的步伐。一些大型服饰零售商在全国各地有成百甚至上千的实体店,这种模式在前几年的跑马圈地中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却在电商时代成为了企业的负担。这直接导致企业选择关闭盈利能力差的店铺,以求缓解实体店的压力。" @ \8 w* g k8 B
多元化策略恐落空: J& _$ S1 S! o: F2 @
2015年初,因品牌经营困境催化了一场报喜鸟的多元化转型。公司加大全品类私人定制业务,并同时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副业,旨在通过智能化改造助力品牌效率提升。
" Z4 G7 C1 L/ X4 D) t 公开资料显示,报喜鸟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发展1000家智能裁缝创业平台、1000家婚庆定制合作项目,同时通过上海宝鸟工厂对接1000家全球私人定制店,实现公司多元化全品类O2O加C2B的经营模式。
) q) ]4 n- |! W) ~9 A 对此,报喜鸟创始人兼董事长吴志泽曾公开向媒体表示,公司看好定制业务,预计2018年业务销售额占比达到生产规模的50%。9 K- h: b" v1 v1 Z+ N- L$ [$ U
然而,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截至2016年上半年,报喜鸟私人定制业务虽然有所提升,但收入仅由2015年的占比15%-16%提升至20%,未达预期。) I# m D0 f) i1 H5 q# U5 d1 M
服鞋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则认为,本身服装定制业务针对团购市场较多,零售定制则相对较少。报喜鸟多元化转变时间长、见效少,“炒概念”的成分大于务实的成分。成衣定制业务不仅存在生产周期长的明显弱势,且定制属于小众市场,做好这一业务需要企业更多的专注与投入。3 g4 L2 U' j) R4 Z/ ?
(北京商报)7 E* G* n0 D5 i `; t6 w) e& f6 i
|
|